和曉燕 云南紅河廣播電視臺
民生新聞是近年開始發(fā)展的新聞形式,因為它更多的是關注老百姓的真實生活,所以該節(jié)目頗受人們喜愛。節(jié)目的很多題材都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通過記錄生活來反映社會現(xiàn)狀和遇到的困難,并通過節(jié)目的形式來幫助人們解決問題,這就增加了百姓與政府之間的溝通。通過準確的詞語及犀利的觀點來評述新聞要點,所以民生節(jié)目對于采編人員和團隊建設的素質都比較高,希望通過高素質團隊來制作出更優(yōu)質的民生類新聞節(jié)目,更好的為百姓服務。
因為民生節(jié)目性質比較特殊,他們更多的是關注基層人們的生活、受教育情況及環(huán)境等問題,但是在實際的調查中,因為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新聞內容經常會與事實不符。因此,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從實地出發(fā),進行廣泛的調查和訪談,要善于觀察被采訪者的言行舉止和身體語言,從中找出一些具有真實性的信息,進行客觀性的報道[1]。
新聞的標準是要對新聞內容保持絕對的真實性,但因為在實際采訪過程中會受到一些情況的干擾,經常存在受訪者謊報虛假信息等情況,導致很多新聞內容并不屬實,致使民生新聞的真實性難以實現(xiàn)。所以,很多新聞采編人員為了更好地突出新聞真實性,經常會對新聞進行編排,編排的內容都是在真實性允許的范圍內,遵循客觀性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2]。
新聞媒體工作具有引導輿論導向的作用,所以新聞要具有重要意義和正能量。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具備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質,與時俱進,深刻了解我國的政治方針和法律法規(guī),要站在黨的角度來維護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梢哉f,政治道德素質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所以作為新聞采編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3]。
民生新聞的獨特性決定了新聞采編人員要具備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因為在進行新聞采訪時,經常會遇到一些不平等事件,而這時則需要采編人員通過強大的心理素質來客觀看待新聞事件,并真實的展現(xiàn)。如果新聞采編人員過于感性或主觀性過強,將會在采訪過程中帶入感情色彩,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加入進去,影響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一個好的新聞節(jié)目不僅要有好的新聞題材,還要有專業(yè)的團隊來進行制作。新聞采編人員采訪的新聞都需要經過處理才能夠進行播報,因此,團隊需要有明確的分工,各司其職,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為了民生新聞具有高效性,需要激發(fā)出新聞采編人員的潛能,所以可以制定競爭機制。例如,定期可以舉辦新聞采編質量評比活動,管理人員可以先制定新聞主題,采編人員根據主題來挖掘新聞內容,然后對新聞進行整理、編輯、潤色,最終由管理人員投票選舉最佳采編人員,并給予獎勵。通過這種競爭方式,可以激發(fā)新聞采編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明確自身能力的不足,為后續(xù)的民生新聞采編工作奠定基礎[4]。
很多時候,在采編人員提供新聞內容后,編輯人員沒有及時進行整理、編輯,導致新聞無法及時報導,這說明,團隊的執(zhí)行能力直接影響了工作效率。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管理人員需要加強管理,對新聞的編輯工作進行分工,使團隊的工作人員可以明確自身職能和工作重點。例如,很多工作人員的執(zhí)行力與工作積極性有一定的聯(lián)系,所以管理人員可以定期對表現(xiàn)好的員工進行獎勵,以此作為鼓勵,也激發(fā)了其他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其次,管理人員還需要了解員工擅長的領域及員工的心理,要讓他們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5]。
綜上所述,目前廣受喜愛的電視民生新聞主要的特點是具有真實性和客觀性,它通過對基層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來反映社會現(xiàn)狀,增加了百姓與政府的溝通渠道,切實解決百姓問題。因為民生新聞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所以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避免將自己的觀點加入新聞中,影響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