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萍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師范附屬小學,福建三明 365400)
隨著學校省級語文課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促進小學生學會學習的策略研究(JYYB_2017157)》實驗工作的全面展開,我們欣喜地看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越來越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方式, 它像一股春風為語文課堂帶來了無限的活力, 改變了以往簡單、機械的問答式教學的枯燥、乏味,讓學生興趣盎然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效率大大提高,課堂變得生動、有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那么,如何在日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呢? 這是我們在課題實驗研究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語文學習任務,經過親自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點是: 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思路, 學生在討論交流中要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學會傾聽;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交流,學會交流;嘗試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學會協(xié)作;努力讓每個人體驗成功的自信,并從中反思小結自己的學習行為,學會分享。 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新課標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發(fā)揮主導性,當好“導演”;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當好“演員”。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獲取新知的機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快樂。
2.1.1 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遵循“組際同質,組內異質,同質結對,異質幫扶”的基本原則劃分學習小組。 比如,根據(jù)學生的成績、 能力、性格、愛好等因素進行合理分組;按每小組4 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各小組按好、中、差比例組合,形成組內異質;組際間的學習水平相對均衡,爭取組際同質,為語文課堂學習創(chuàng)設公平、公正的競賽環(huán)境;組織學生在班級中營造比學趕超,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讓優(yōu)等生示范引領,讓中等生得到發(fā)揮,讓學困生得到鍛煉。
2.1.2 個性化的小組文化建設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小組長。 學習小組確立后,關鍵要選擇能示范引領、勇于擔當?shù)膶W生擔任小組長。小組長是學習小組中的靈魂人物, 在合作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期初,通過專題培訓組長,教給管理方法,讓組長明確各自職責,例如,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分配學習任務; 督促和檢查組員學習任務完成情況;組織組員積極進行交流學習等。在課堂教學中要捕捉機會樹立組長的威信,讓他們成為同伴學習的榜樣。
其次,進行個性化的小組文化建設。一是組織小組成員商討確定積極向上、新穎別致的組名,制定有特色的組訓、組規(guī)、口號、組徽、組歌等,并制作成小組文化標識牌,形成個性化小組文化。比如,筆者班上有“智慧小組”“創(chuàng)新小組”“團結小組”“勇敢小組”等,以此打造小組團隊凝聚力、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二是引導學生共同商討,從自學、討論、展示、作業(yè)完成、自主學習的紀律及學習的目標達成等方面制定出約定俗成的小組公約。三是培訓組員,分工明確,職責分明:如“主持人”要穿針引線地主持小組匯報的開場、過渡、小結,根據(jù)組員的學習能力,合理分配匯報任務;組員要落落大方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彬彬有禮地引導全班同學補充見解、大膽質疑;“記錄員”要記錄組員學習狀態(tài)和結果;“督導員”要檢查組員作業(yè)完成情況……
“獨立思考”是學生有效合作學習的基礎,學生在明確合作學習任務的前提下, 先結合課文內容獨立思考,帶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再參與小組合作學習討論,這樣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良好習慣, 又能保證讓每一位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比如,教學《鄉(xiāng)下人家》鮮花輪綻圖時,當展示小組交流完自己喜歡的語句后,組長引導大家互動交流:對于這句話,你還有不同的理解或疑問嗎? 有的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馬上追問:“句中為什么說它們依著時令, 順序開放, 樸素中帶著華麗呢? ”筆者贊許地點頭說:“你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能抓住句中的一組反義詞進行提問?!碑攲W生體驗到被人認可的成就感,學習興致自然高漲。 這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感染到每一位學生, 他們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交流是合作學習中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通過交流而展現(xiàn)自我, 也使得學生個體思考通過交流成為集體智慧。 筆者要求學生遵循這幾個要點規(guī)范交流:(1)學會傾聽,不隨意插嘴,知道“學會傾聽是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2)學會質疑,針對別人的發(fā)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進行有理有據(jù)的思辨。 (3)謙虛有禮,坦然接受他人的意見,真誠表達自己的想法。(4)學會主持、組織小組學習,能根據(jù)他人的觀點,有條理地互動補充。 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隨時進行調控,從而引導學生有序交流,共同進步。
雖然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任務都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完成。
(1)結合教學的重難點,選擇有利于產生爭論的,有價值的內容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在學生對課文有疑難困惑之處,巧捉契機開展合作學習。比如,在教學《桃花心木》一課時,引導學生理解“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這個句子蘊含的道理,筆者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討論交流“聯(lián)系課文內容思考:在桃花心木成長過程中的,它的“不確定”指什么?而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的“不確定”指的又是什么?通過聯(lián)系課文內容交流討論,對句意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要有探究價值,并具有開放性。 比如,在教學《鄉(xiāng)下人家》一課時,在學習文章的中心句“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睍r,學生質疑:“為什么說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呢?”筆者設計了開放性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①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讀課文1~4 自然段, 選擇一幅你們認為最美的鄉(xiāng)村風景圖認真讀一讀。 用“——”畫出認為寫得美的語句, 結合具體的語句想想自己喜歡的理由,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它的美,并做好簡單批注。②在小組內交流體會或提出疑問,并做好小組匯報的準備。 ”學生先自主獨學;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觀點;然后在全班交流時,他們能緊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運用想象畫面, 聯(lián)系關鍵詞等方法從語句的寫法和內容等方面談體會,或互動質疑,進而突破了該課的教學重難點。這樣開放性問題的設計,不但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還大大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新課標指出課堂教學中要采用多元評價來調動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一句真誠的評價帶給學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有時同伴互評可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 有時組際互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有時教師評價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比如,當發(fā)現(xiàn)某小組有不足的地方時, 教師提出建議:“假如你們能……那就更好了。 ”這樣的評價讓學生容易接受,同時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還可以請學生自我評價,從方法收獲、知識疑問、 合作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比如,在教學《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課時,當小組在匯報體現(xiàn)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偉人的胸懷的語句時,他是這樣自評的:“我剛才在朗讀時,主要抓住了“整整一天、一支又一支、原封不動”等關鍵詞,邊讀邊想象畫面,讀出毛主席對兒子的不舍……請大家對我的朗讀多提一些意見。 ”這樣發(fā)自內心的邀請,會激發(fā)其他學生交流評價的欲望。
為了發(fā)揮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 還可采用一系列競爭方法。 比如,利用班級學習欄,張榜公布各小組的學習情況,以星期為單位進行積分評比,每月評選出最佳小組進行表揚激勵, 每月讓學生無記名投票選出最佳組長、最佳組員。 帶動全班同學向優(yōu)秀組長、優(yōu)秀組員看齊, 通過對比找出自己的不足, 完善小組合作形式。同時做好家校配合工作,鼓勵家長給予獲獎學生獎勵,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幸福,從而更認真地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
綜上所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不斷地嘗試,筆者發(fā)現(xiàn)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既有利于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又有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還能增進同學間的合作和友誼。在語文教學中,只要我們不斷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我們的語文課堂就一定會彰顯獨特的魅力!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