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雙雙
如今,子宮頸病變、子宮肌瘤以及肌腺癥等疾病在臨床中婦科愈加常見,其中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是治療上述疾病的重要手段[1]。目前,臨床中為進一步增強手術效果,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改善圍術期與術后康復管理水平對于提高預后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2]。近幾年,加速康復外科(ERAS)在臨床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其具有降低手術創(chuàng)傷,緩解手術應激反應以及促進術后康復等優(yōu)點[3]。本研究選擇86例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觀察ERAS的臨床價值?,F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3例。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知曉同意。其中,對照組中,年齡36~58歲,平均年齡(44.8±2.3)歲;疾病:11例子宮頸病變、15例子宮內膜病變、8例子宮肌瘤、9例子宮腺肌癥;觀察組中,年齡35~59歲,平均年齡(44.9±2.4)歲;疾?。?0例子宮頸病變、17例子宮內膜病變、8例子宮肌瘤、8例子宮腺肌癥。入選標準:(1)符合相關診斷標準者;(2)無器質性疾病者;(3)無生育需求者;(4)同意本次研究者。排除標準:(1)伴有盆腔腫瘤疾病者;(2)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者;(3)伴有肝肺功能不全者;(4)伴有出血性疾病者;(5)伴有嚴重貧血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行加速康復外科處理:(1)術前宣教干預:科室應注意與時俱進,首先利用微信平臺對患者給予ERAS 宣教?;颊呷朐汉?,臨床醫(yī)師應主動與患者交流,向其仔細介紹 ERAS 治療方案,同時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以緩解其焦慮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2)術前飲食干預:術前1天,囑咐患者正常進食;術前6小時,告知患者停止進食;術前1~2小時,給予口服富安麥芽糊精飲品;(3)腸道準備干預:術前1天,服用180 g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2 L溫水;(4)術前預防用藥干預:術前半小時,靜注50 mg凱芬以預防疼痛;皮下穿刺切口分別注射10 mL 0.25%羅哌卡因;(5)體溫護理干預:注意保持室溫20~25℃,同時術中利用棉毯保溫,且輸注以及腹腔沖洗所需溶液應適度加溫,從而避免低溫所致的應激反應;(6)尿管干預:術后6~24小時,將尿管拔除,以避免尿道不良刺激;(7)術后進食干預:待患者清醒后,囑咐患者適量飲水;術后12小時,建議患者進食流食,若未發(fā)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則可于術后1天恢復普通飲食;(8)術后鎮(zhèn)痛干預:術后,將患者送至普通病房后,則應靜注100 mg凱芬止疼,并通過病情程度以決定是否利用止疼泵鎮(zhèn)痛;(9)術后預防血栓干預:術后1天,皮下注射0.4 mL速碧林以避免血栓出現;(10)術后排氣干預:服用促排氣合劑;(11)下床活動干預:拔除尿管后,臨床醫(yī)師應積極鼓勵患者及時下床訓練。
表1 兩組手術效果分析(±s)
表1 兩組手術效果分析(±s)
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43 43--13.08±1.53 22.87±3.69 7.895 0.01 2.94±0.52 6.05±1.34 9.547 0.01 3.95±0.54 6.18±1.26 8.336 0.01 1.22±0.12 1.64±0.15 6.142 0.01
對照組行傳統(tǒng)圍手術期干預:(1)常規(guī)入院宣傳教育;(2)告知患者服用軟食;術前1天,進流食;術前12小時,則應禁食禁飲;(3)手術前1天,服用配制好的10%甘露醇溶液,并給予灌腸準備;(4)術前半小時,靜注250 mL甲硝唑;但不強調術前鎮(zhèn)痛及預防血栓干預;(5)不使用棉毯等保溫措施;(6)術后24~48小時將尿管拔除;(7)待患者排氣后,囑咐患者少量進食;待其排便后,可行普通飲食;(8)患者自愿下床活動。
(1)平均手術時間;(2)術中出血量;(3)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4)術后鎮(zhèn)痛效果:采用NRS評分量表,分為0 ~ 10分,分數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重;(5)術后并發(fā)癥;(6)平均住院日;(7)平均住院費用。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分別為(64.08±5.35)min、(35.44±3.28)mL;對照組分別為(66.98±5.50)min、(36.11±3.30)mL;兩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鎮(zhèn)痛評分、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等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出現1例發(fā)熱、1例下肢靜脈血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65%(2/43);對照組出現3例發(fā)熱、2例下肢靜脈血栓、5例惡心嘔吐,發(fā)生率為23.26%(10/4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98,P<0.05)。
目前,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在臨床中應用越來越廣泛[4]。該術式具有創(chuàng)傷性小,恢復速度快以及術后感染發(fā)生率等優(yōu)點,因此在臨床中越來越廣泛[5]。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促進術后快速康復成為人們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6]。加速康復外科(ERAS) 是臨床中的新型干預模式,其對于加快術后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模式主要通過預防鎮(zhèn)痛、預防腸梗阻、體溫監(jiān)測以及早期恢復營養(yǎng)等方式進行干預[7]。該模式有利于降低手術應激反應,緩解疼痛程度,大大減少了住院時間[8]。術后疼痛能夠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質量,其不僅延緩了患者下床活動時間,另外還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不利于術后恢復[9]。本研究發(fā)現,觀察組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鎮(zhèn)痛評分、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P<0.05),提示ERAS 理念有利于促進患者術后病情的快速恢復,并降低了患者的經濟壓力。且ERAS 于防治兩個方面對疼痛給予干預,重視手術前后的預防性鎮(zhèn)痛措施,全方位地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及不適癥狀,增強了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加快了術后康復速度[10]。積極鼓勵患者及時下床活動有利于加快身體機能的快速恢復,并大大降低了肺部感染、壓瘡等并發(fā)癥的出現[11]。大量臨床數據表明[12]:ERAS模式不僅提高了圍手術期安全性,同時還可降低30%住院時間,有效促進了醫(y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