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
有人說,哲學過時了,盡研究些沒用的東西,是窩在書齋中的書呆子玩的游戲。事實果真如此嗎?美國作家麗貝卡·戈爾茨坦便試著將柏拉圖拖到我們這個使用著谷歌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看看二千四百歲的柏拉圖所提的問題是不是真的過時了,沒用了,還是依然有效。擺在眼前的這本《谷歌時代的柏拉圖》里就包含了許多這樣的問題。二千四百歲的柏拉圖在谷歌總部,在紐約92街閑逛,上有線新聞,最后,他還做了個CT,以檢查自己的大腦。問題很多,涉及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下面就將對我刺激尤深者羅列一二。
柏拉圖在《申辯篇》中讓蘇格拉底說出了“未經(jīng)檢視的人生不值得去過”。
而蘇格拉底又是副什么形象呢?
蘇格拉底喜歡赤著腳,穿著一件不太干凈的希頓古裝,在雅典的公民大會會場上四處亂逛,反復問一些含義不甚明確的問題,招來了一群圍觀者,而他自己則像一個雜耍辯證法的街頭藝人,或者說城里的哲學游擊隊員,回擊著每個交給他的答案。(《開場白》)
你的人生檢視過了嗎?
在柏拉圖看來,哲學應該有什么作用呢?答案是,讓我們更加強烈地認識自我,認識世界,認識我們在世界中的位置。(《一個男人走進討論廳》)
這么說還是有點籠統(tǒng),泛泛而談,能不能再具體點?
希臘戲劇充滿了狂暴,但在哲學作品中,某種程度上也有一種沉靜的狂暴。哲學思考如果不能狂暴地摧毀一個人的定式思維,那它根本就算不上是哲學思考。柏拉圖自己就一直在一篇篇對話中不斷地破壞著他的定式思維。(同前)
定式思維?我有定式思維嗎?我現(xiàn)在的思維是不是定式思維?一個人的思維一旦形成定式,那他今后的思維就會十分省力,循著故轍前行而已。而與此同時,明天、下個月、下一年、下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他的思維注定不會冒出什么火花來,因為其已經(jīng)形成了定式思維,僵化掉了,無新鮮東西進入,也就難以產(chǎn)生思想的火花出來。如此一來,就注定不會發(fā)生像春秋時蘧伯玉的“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事了。
真、善、美是人類不懈追求之目標。當然說起“善”,人們也理所當然地認為它指的就是人類的善了。然而不然,作者特意提醒道:
要注意的是,我們這里談到的善并非特指人類的善。也就是說,世界并非為了我們的利益而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同前)
讀到這里,馬上就想起了楊朔的《荔枝蜜》來,你看他在文中這樣深情地寫道:
我的心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啊!
在這里,我只想問問作者:你根據(jù)什么,說可愛的小蜜蜂“不是為自己,而是在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呢?蜜蜂之釀蜜,只能是為滿足自己之需求,人類的割蜜行徑,在蜜蜂眼中,與強盜無異。這一點,美國作家巴勒斯在《蜜蜂贊歌》中表現(xiàn)得尤為真實。
柏拉圖與媒體陪同謝麗爾來到谷歌總部,當謝麗爾催促柏拉圖動身去禮堂時,柏拉圖說:
我們?nèi)齻€難道不能在觀眾面前繼續(xù)聊嗎?他問我。就像以前那樣,蘇格拉底在廣場上和公民討論,一群人圍在邊上聽。這樣比我在聽眾面前說教,更接近于哲學真正的精神啊。沒有人能在這種被動的狀態(tài)下學到什么有用的東西。但如果我們能繼續(xù)剛才的對話,那我們主動思考帶來的活躍的對話,會更有機會吸引他人參與進來。(《柏拉圖在谷歌總部》)
“沒有人能在這種被動的狀態(tài)下學到什么有用的東西”?假如此話當真的話,以此來衡量我們的大、中、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又有多少人能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呢?我回顧自己的學校生活,的確,凡是我處在被動狀態(tài)下的學習,固然可以強迫自己很快將要學的東西學會并應付考試,然而,用不了多久,我就又把這些東西統(tǒng)統(tǒng)還給了老師。
是好人創(chuàng)造了好的城邦,還是好的城邦造就了好人?這是一個十分現(xiàn)實的問題。而在《理想國》中,柏拉圖闡明了二者之間的關系:
美好的城邦是由好人創(chuàng)造的,且他的道德品質(zhì)會完好無損;而好的城邦反過來又會培養(yǎng)出同樣的好人,他們的道德品質(zhì)也沒有受到腐蝕。(《雅典衛(wèi)城的陰影》)
在希臘人眼中,雅典無疑是座美好城邦,正如伯里克利在《葬禮演說》中所言:
一言以蔽之,我們的城邦是全希臘的學校,我們每個人都表現(xiàn)得獨立自主,多才多藝,風度翩翩,在各方面的行動中都能勝任。這不是為了今天的場合而進行的自我吹噓,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這個城邦就證明了這一點,因為我們正是靠著這樣的品質(zhì)才讓它變得如此強大。只有雅典,在遇到考驗時證明了她比自己的名聲還更加偉大……我們不需要荷馬或者其他人來歌頌我們的強大,那只會帶來一時的愉悅,而且事實也會證明他對我們所作所為的歌頌,遠遠不足以反映真相。因為我們用自己的果敢讓每一片陸地和海洋向我們敞開了大門;我們用我們的挫折與我們的成就,在世界上每一處地方都留下了永恒的明證。(同前)
也就是說,是一個個獨立自主、多才多藝、風度翩翩的雅典公民創(chuàng)造了雅典這座美好的城邦,而雅典反過來又成為整個希臘的學校。偉哉雅典!偉哉雅典的公民!
當然,與雅典美好的城邦相對應者,便是豬的城邦,“在豬的城邦里,只有生活必需品得到了滿足,而且人們很滿足于無所事事地閑待著,保持這種心滿意足的狀態(tài),但他們沒有任何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動力,到達文明的下一個階段”,“這仍然是一個豬的城邦,沒有畫家、詩人,或者偉大的音樂家、科學家、哲學家,所有的發(fā)展進步都沒有”(《柏拉圖在92街Y》)。
此外,柏拉圖還談到了公共知識分子,“我們的公共知識分子必須去奮力追求什么是真、什么是善和如何依照二者更好地安排我們的人生。我們對美的理解在引領我們獲得真理的過程中具有無可估量的意義,理由很簡單,因為真理即美”(同前)。
而柏拉圖眼中的朋友和我們理解的似乎也不太一樣,他在有線新聞上與主持人麥考伊有過對話:
柏拉圖:我認為挑戰(zhàn)你應該是你最珍視的朋友要做的事。
……
麥考伊:所以,我是該相信,你覺得試著駁斥你的人才是你的朋友?
柏拉圖:當然,如果我說錯什么的時候,除非我聽到了對方能提出最有說服力的駁斥,不然我無法肯定我說錯了。我希望我自己也能做個不錯的朋友,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報答對方。
……
柏拉圖:我受到駁斥比我駁斥別人更加使我感到高興,因為我認為這樣做有很大好處,使自己擺脫錯誤比使他人擺脫錯誤是一種更大的恩惠。(《高爾吉亞篇》)
我有這樣的朋友嗎?我不由地問自己。
另外,書中還探討了同性戀問題、選擇的問題等,限于篇幅,不一一摘抄了,感興趣的朋友自可去閱讀全書??傊?,書雖然讀完了,但上述問題卻并未得到圓滿解答。這些問題將會伴隨著我,時時刻刻地追問我,不斷地刺激我,令我不敢有絲毫之懈怠與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