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松
任何時候,“喜歡”“迷戀”都不能成為“打擾”的理由,而這種“打擾”既包括公共秩序,也包括他人隱私。
近日有媒體報道,在一架即將從香港起飛前往韓國仁川的國際航班上,四名中國乘客以“有急事”為由要求下飛機。為此,機上三百六十多名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檢,飛機也因此延誤1個多小時。
經(jīng)調(diào)查,這四人是韓國某偶像組合的粉絲。在得知自己的偶像當天乘坐該航班后,他們分別購買了兩張頭等艙、一張商務艙和經(jīng)濟艙機票。待他們在頭等艙如愿近距離接觸偶像后,便向機組人員提出下飛機,被機組人員多次勸阻無效。據(jù)悉,四名粉絲應該是利用了韓國航空公司“當天購票當天退,零手續(xù)費”的規(guī)則。
飯圈常說“粉絲行為,愛豆買單”,但是這次為這四名粉絲買單的,顯然不只是他們的“愛豆”,更有航空公司和機上的三百六十多名乘客。
僅僅為了“近距離接觸偶像”,上飛機后又要求下飛機、近乎全額退票的操作,導致的后果不僅是機上三百六十多名乘客被耽誤的時間成本,還有航空公司延誤飛機的經(jīng)濟成本,而一經(jīng)輿論發(fā)酵,被追的明星或許也面臨尷尬的境地。
娛樂工業(yè)包裝的明星,在臺上才藝超群,在臺下精致可人,收獲粉絲的喜愛乃至追捧都無可厚非。但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置公共秩序于不顧,視他人利益如無物,鉆規(guī)則的空子,這四名粉絲的行為再次為“腦殘粉”這一名詞增加了新注腳。
說到底,追星應理性,不蹉跎自己的人生,也不打擾他人的生活。而當這種“打擾”越過群己權(quán)界、損害公共利益時,該依法追責就應依法追責——這也是追星從私人癖好問題變?yōu)閿_亂公共秩序后的應有代價。
評點:偶像的意義是讓我們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瘋狂、失智。畸形追星,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