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英
(花山文藝出版社,河北 石家莊 050061)
隨著新聞出版“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圖書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出版社要想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立穩(wěn)腳跟,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培養(yǎng)出一批頭腦機敏,思想敏銳,具有較高理論素養(yǎng)又具有實務操作經驗,既懂出版規(guī)律又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復合型編輯人才。復合型編輯與傳統(tǒng)編輯有很大的差異,因為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中國出版業(yè)一直以來都屬于事業(yè)單位,雖然出版社轉企后,這種狀況改善了很多,但是有些合作出版的圖書,出版社的編輯還是只注重書稿的編輯加工整理,而忽視了對組織策劃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的培養(yǎng),其結果造成很多編輯整日坐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故步自封。傳統(tǒng)編輯往往缺乏捕捉市場信息的能力,不懂得如何策劃一個好選題。也提不出對圖書裝幀設計的獨到見解,使得圖書的面孔千篇一律,吸引不了讀者的眼球。還不懂得控制圖書的成本,致使成本過高,圖書定價大大超出讀者的承受能力,造成圖書積壓。更不懂得如何宣傳營銷,使自己圖書的特色凸現(xiàn)在讀者面前,勾起讀者購買的欲望。因此,改革傳統(tǒng)編輯已迫在眉睫。那么,復合型編輯除具備傳統(tǒng)編輯的組稿加工整理職能以外,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選題策劃就是圍繞選題開展的信息采集、思考、論證、組合等編輯勞動。選題策劃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切后續(xù)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1]這一點無論對于傳統(tǒng)出版還是新時代出版來說都是一樣的。選題策劃類似于企業(yè)研發(fā),是整個出版工作的起點,是出版社的核心工作。有良好直覺的編輯是出版社的寶貴資源,是出版社提高市場競爭并最終取得發(fā)展的人力保證。編輯只有注重策劃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策劃出新穎的、原創(chuàng)的、高品位的、受大眾歡迎的選題。優(yōu)秀的策劃編輯不光要具有淵博的知識還要善于捕捉市場信息,了解讀者的需要,還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從圖書市場中挖掘選題,把握不同讀者的需要。只有這樣,你出版的圖書才能適合市場的需求。
(1)圖書的設計也就是圖書的整體設計,包括圖書外部裝幀設計和內文版式設計。圖書能設計好不光美觀而且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加大圖書的銷售。圖書外部裝幀設計,包括圖書開本的選擇,圖書結構樣式的確定以及圖書封面、護封、環(huán)襯、主書名頁、插頁等的美術設計;圖書的內文版式設計包括字體、字號的選擇、天頭、地腳、版心的確定、文字的排版方式以及圖文在版面上的排式等。懂得圖書整體裝幀設計的編輯就會充分利用書名、版式、目錄、開本、封面、封底、用色、字號等讀者眼球比較容易注意到的地方,充分調動圖書作為商品的各個元素,使書名的設計獨特且符合時尚,封面的顏色必須是鮮亮的,與周圍的書有明顯區(qū)別的,能在第一時間吸引住讀者眼球的,使讀者產生購買的欲望。目錄的設計必須一目了然,方便于讀者的檢索。開本必須根據圖書的內容、性質,選擇相應的開本形式(如口袋書多采用小型開本,便于讀者隨身攜帶,而圖文書則采用中大型開本)。內文版式設計,要以圖書的性質、內容、讀者對象為依據,使圖書的版式與圖書的外部裝幀相統(tǒng)一,讀者閱讀起來方便了也增加了圖書的美感度。書籍的裝幀設計要立足于市場需求、契合讀者的審美和消費心理。總之,書籍裝幀是形式和內容的有機結合,形成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贏得讀者和滿足市場需求。
(2)成本價格。圖書的價格是讀者購買圖書考慮的重要因素,價格過高會影響讀者的購買,影響銷售數(shù)量。編輯在定價時,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比如封面、正文以及工藝,這些決定圖書品質,也決定圖書的成本。編輯必須控制成本。其次編輯還要考慮圖書的稿費或者版稅、排版費等等。
有些人認為校對不過是找?guī)讉€錯字。其實不然,現(xiàn)代校對是圖書流程中編輯后、印制前最后一道質量把關工序,其責任是將各種差錯消滅在圖書印刷之前,因此在圖書出版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電子書稿已代替了手寫書稿,校對工作從“校異同”轉為“校是非”,從事的是文字編輯的工作。隨著中國出版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編校合一”已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這就要求編輯不僅會組稿、編稿,而且要會校對。從近幾年新聞出版總署對全國圖書的編校質量抽查來看,結果不容樂觀。如果一個編輯不懂校對,很難適應未來發(fā)展的需要。如果編輯出版的圖書達不到質量要求,又何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因此,編輯應虛心向校對人員學習,掌握“三校一讀”制度及校對方法,熟悉校對的各種符號及操作程序,充分利用計算機校對軟件,實現(xiàn)“人機結合”校對,以確保圖書的校對質量。
關于印制作為編輯要掌握紙張的常用規(guī)格尺寸,裝幀材料(書殼材料、封面面料、環(huán)襯材料等),用紙的計量,圖書的裝訂樣式四個方面。只有了解和熟悉這四個方面,編輯才能有的放矢,選擇恰當?shù)姆饷嬗眉垼鶕D書的用紙量,推算出圖書的成本,做到心里有數(shù),尤其計算印張的時候,印張計算中出現(xiàn)的小數(shù),一般進到0.25、0.50或0.75。這可使不足一印張的零頁成雙數(shù)狀態(tài)(16開以下)便于印刷裝訂。
伴隨著圖書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圖書營銷越來越受到出版社的重視。但是,國內出版社一般以部門為中心,分編輯部和發(fā)行科。編輯部和發(fā)行科各自為戰(zhàn),不能以產品為中心,不能做到相輔相成。因此,對編輯提出一個更高的要求,就是編輯不光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而且要會營銷手段。編輯在圖書銷售過程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因為作為一個圖書的整體設計者,營銷工作都是從選題策劃開始,在市場調研、選題確定、聯(lián)系作者時就要充分體現(xiàn)營銷意識。編輯要經常與銷售人員溝通圖書銷售信息,了解圖書在各大賣場的銷售情況,通過銷售人員、自己調查,收集圖書的市場銷售情況。編輯要向銷售人員分析圖書的賣點、優(yōu)勢,此書對讀者有什么益處,與同類出版物相比較的優(yōu)勢在哪里等信息。編輯還應注意做好網絡營銷工作。傳統(tǒng)銷售手段+網絡營銷才能極大地推動圖書的銷售工作。同時圖書產品能及時推向市場,也很重要。
本文從選題策劃、圖書設計、校對、印制、營銷方面淺談了一個復合型的編輯人才。在“互聯(lián)網+”的背景下,出版界需要大量的復合型編輯。然而,我國出版社的編輯還停留在“傳統(tǒng)編輯”的層面,明顯不能與時俱進。因此每一位編輯必須從現(xiàn)在做起,迅速掌握復合型編輯所必備的技能以及較強的政治責任心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才能在未來出版業(yè)的大潮中立穩(wěn)腳跟,打造優(yōu)質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