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淼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新聞傳媒中心,山東 濟南 250101)
在21世紀這個信息技術(shù)高度發(fā)達的時代,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及網(wǎng)絡化程度越來越高,新媒體理念的提出并在人們?nèi)粘I钪械膽脦Ыo傳統(tǒng)的電視新聞很大的沖擊及挑戰(zhàn),面對這樣巨大的挑戰(zhàn),電視記者在新聞采訪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提升采訪技巧及提問方式是電視記者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新媒體有著時效性與交互性的特點能夠有效吸引觀眾,而電視新聞只有將采訪工作完成得更加細致全面,使得新聞的質(zhì)量與可觀看性得到顯著的提升,能夠為觀眾提供及時準確的新聞內(nèi)容,才能在與新媒體的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記者在確定受訪者后,應及時收集受訪者的相關(guān)信息,以做到充分了解受訪者的相關(guān)情況,掌握受訪者的性格特點,從而根據(jù)受訪者的性格特點采取適當?shù)奶釂柗绞綄κ茉L者進行采訪提問,進而使得采訪更有效率,受訪者愿意提取出有價值的線索。
記者應該是善于傾聽的傾聽者。記者在聽取受訪者回答采訪時提出的問題時,應認真仔細地傾聽受訪者的回答,以通過受訪者的回答獲取新聞線索,與此同時,記者認真傾聽的態(tài)度能夠有效提高受訪者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使得受訪者能夠主動說出新聞線索,有利于電視新聞的評論與報道,使得新聞更具有完整性。
作為記者學會換位思考是很重要的,記者必須充分了解受訪者接受采訪的背景,對受訪者進行換位思考,思考什么樣的問題會對受訪者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在采訪中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能夠幫助記者在采訪受訪者時更有針對性,從而避免受訪者產(chǎn)生厭煩心理。
電視采訪中最常見的就是開門見山式的提問方式,這種提問方式通常是記者直接向受訪者提問,其一般是直截了當?shù)?,能夠?jié)省許多時間,但這種提問方式速度較快,記者不適合使用委婉的提問技巧。除此之外,深入挖掘新聞對記者來說是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記者有時需要采取更迂回的方式進行提問。對于一些不善表達,不想說話的受訪者,記者可以采取這種提問方式。記者可提出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循序漸進地增加問題的深度,這種提問方式雖然會花費較多的時間,但可以獲得許多真實深入的新聞。所以說,作為一名電視記者,應根據(jù)受訪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問方式。
目前,電視新聞正由于新欄目、新電臺等的不斷崛起而面臨著巨大的競爭。當前電視記者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發(fā)掘更具有報道價值的新聞素材。對新聞記者來說,新聞素材的獲取是極其重要且具有極大挑戰(zhàn)性的,這就需要記者在日常生活中就培養(yǎng)自身的新聞敏感度,從而擴大自身的交流圈,增多獲取信息的途徑。比如說記者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巨大資源庫對新聞素材進行相應發(fā)掘與選取。
在電視新聞采訪過程中,記者應根據(jù)不同的現(xiàn)場環(huán)境與新聞素質(zhì)選取適當?shù)男侣劜稍L方式進行采訪。在進行采訪前,記者需要對新聞進行一定預判,最終是選擇攝影、錄音同步進行還是只進行錄音或是對受訪者進行一定的圖像與聲音處理。比如電視記者在采訪非法售賣煙酒、涉毒、涉賭等新聞內(nèi)容時應選取相對隱蔽的采訪方式,應選取針孔攝像頭等隱蔽的采訪工具或采取只錄音不錄像的采訪形式等進行采訪,這樣不僅能夠保證自身的人身安全,還能保證采訪工作的有效進行,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應注意對采訪細節(jié)進行相應把控,從而使得采訪過程融洽順利。而記者對采訪中細節(jié)的把控主要體現(xiàn)在其對電視新聞采訪的提問環(huán)節(jié),記者的提問應時刻圍繞新聞主題,對談話的大方向有一定的掌控,同時在提問中時刻注意受訪者的情緒變化及肢體語言,從而時刻把握受訪者的情緒,營造良好的采訪氛圍,進而獲得有效的新聞信息。
綜上所述,電視新聞采訪的顯著特性就是能夠?qū)狳c事件第一時間傳遞給觀眾,雖然現(xiàn)今新聞采訪工作中各種先進技術(shù)的應用能夠為新聞采訪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新聞采訪工作中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也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在新聞采訪工作中應重視提高新聞記者的專業(yè)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記者在采訪前應積極準備,采訪中注意細節(jié),提高自身應對突發(fā)情況的能力,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進而提高電視新聞的真實性與時效性。此外,電視新聞采訪工作應時刻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從而能夠?qū)ι鐣?、生活中的動態(tài)準確及時地進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