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敏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化,以及國家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步伐和企業(yè)對專業(yè)人才需求不斷擴大,高等職業(yè)教育進入歷史最好時期。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遵循高職人才培養(yǎng)特點,凸顯英語的實踐性和實用性。隨著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教師更加注重知識的實用性,課堂所學與學生專業(yè)息息相關(guān),側(cè)重鍛煉和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但是,由于實踐性的強化,學生在文化知識方面的掌握顯得尤為薄弱。教師在背景文化導入或歐美文化與中國文化對比時,學生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寥寥無幾。筆者認為,在提高學生實踐性的同時,傳遞文化知識也不可忽略。
高等職業(yè)院校英語教學時間短,以四川護理職業(yè)學院作為例子,英語教學采取的是公共英語和專業(yè)英語相結(jié)合的兩學年制模式。大學一年級學生進行公共英語基礎課程學習,大學二年級學生結(jié)合自身專業(yè)選修行業(yè)英語。無論是公共英語課程還是專業(yè)英語課程,考核方式都是實踐考核與考試考核相結(jié)合,即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基本詞匯、語法掌握能力,過分強調(diào)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但當英語課堂教學涉及文化知識和跨文化交際時,學生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語言學習背后承載的文化傳遞,在英語課堂相對處于被忽略的位置。盡管近幾年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模式有所轉(zhuǎn)變,但高職的英語課堂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仍然將主要精力用于語言知識的講解,詞匯的延伸。學生進入大學,也以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為目標,加之很多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并不會積極主動擴展文化和跨文化知識的學習。盡管社會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強,但各行各業(yè)也逐漸強調(diào)人的綜合與全面發(fā)展。以四川護理職業(yè)學院學生為例,將來工作崗位,除了要求過硬的專業(yè)知識,也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跨文化知識??缥幕o理需要依賴護理對象三觀、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不同等采用個性化的護理方式,以滿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病人健康需求的活動。
護理畢業(yè)生就業(yè)市場的競爭,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zhì)的綜合競爭。在對護理學生培養(yǎng)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全面提高,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以四川護理職業(yè)學院為例,在培養(yǎng)一般護理畢業(yè)生的同時,發(fā)展學院特色,積極開展海外就業(yè)項目班招生,如中日項目、中德項目。而這樣具備雙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護理畢業(yè)生越來越受用人單位的青睞,而學生也能通過海外就業(yè),學習先進專業(yè)知識,不斷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承載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行為與習慣,所含文化底蘊極其豐富,只有了解該國語言才有可能成功進行跨文化交際。而英語是國際語言,護理學院學生只有具備一定英語水平,并通過課堂文化知識的學習,了解異國他鄉(xiāng)文化、風俗禁忌,才能更好勝任崗位工作。但“語法習得和文化習得往往是兩回事,沒有必要的聯(lián)系”。這要求英語教師走出純粹傳遞詞匯、語法、句法及篇章這樣的枯燥和極端誤區(qū)。在語言的講解中,有意識地傳遞中西文化和思維的差異,更好幫助學生學習英語語言,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增強學生就業(yè)競爭力。
語言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文化教學,之所以強調(diào)文化教學是因為“文化教學始終存在與外語學習的背后”。課堂教學上,教師側(cè)重于語言溝通能力的提升,而忽視語言背后承載的文化背景知識,反而更容易造成溝通障礙。以中英思維差異而言,思維的差異,導致了語言表達的不同。學生不了解英式思維和文化,在進行語句理解或者溝通交流時,會以中式思維為基準進行考慮,進而出現(xiàn)中式英語的現(xiàn)象。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許多文章背后都傳遞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政治等背景。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職業(yè)教育規(guī)劃教材《實用綜合英語-綜合教程1》Unit 2 The First American Music為例,就向?qū)W生展示了美國音樂的發(fā)展歷史,期間不斷穿插著美國本土和其他國家的人對音樂的融合,而同時又向?qū)W生講述了宗教對音樂的影響。因此,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知識是基礎,而文化背景知識引入也不可忽略,學生只有在了解不同文化差異的前提之下,才能提高自身的英語交際能力,使得跨文化交際活動非常順暢地進行下去。學生將來在工作場所接觸外籍患者時,跨文化知識在英語課堂奠定的基礎將非常有用。教師在教學課堂有意識引入文化背景知識,也會使得原本枯燥的純語言講解課堂變得有趣、生動。從宏觀悟透語言的本質(zhì),將語言深入到文化,學生就自然學會用外語思考,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英語課堂教學中,語言與文化互相促進,學生不再覺得語言類課程僅僅是對單詞的死記硬背和機械性模仿,文化背景的形象說明,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又可以最終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語言與文化相輔相成,英語的學習不能人為割裂兩者關(guān)系。教師進行模塊化教學,尤其是文章閱讀時,應該在課前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向?qū)W生介紹語言背后所涉及到的文化。有意識的文化背景知識補充,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會讓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習得相關(guān)的文化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雖有時會有意識地進行文化背景知識引入,但教師文化知識講解更多地傾向于西方文化或他國文化。但語言交流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其所要傳遞的文化知識,不僅有跨文化知識,中國文化也不容忽視。學生在課堂了解西方文化知識的同時,也需時刻謹記,中國文化也需要進行輸出,也有義務讓他國了解并尊重中國文化,只有雙方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跨文化才會成功。同樣以《實用綜合英語-綜合教程1》Unit 2 Text A:The First American Music為例,教師新課的導入,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搜集相關(guān)外國音樂、樂器和宗教背景文化。同時,教師進行相關(guān)場景模式,如果你是位海外交流音樂學者,你會如何進行文化溝通與交流?學生在溝通交流之中自然而然會充當文化使者的角色,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音樂類型、樂器和宗教時,有效輸出我國文化。中西文化相遇,碰撞出火花,啟發(fā)學生就文化的異同積極主動思考,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永斫夂臀?,既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又提升了學生文化知識素養(yǎng)。隨著信息化課堂教學的大量使用,教師可將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延伸至信息化教學平臺。以學院使用的“學習通”信息化平臺為例,教師不僅可以將基本課堂知識上傳,以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進一步學習。同時也可上傳大量視頻、音頻、圖片,結(jié)合這些多媒體,教師可將學習任務設為分級完成,學生每完成一個等級獲得相應學分,真正做到線上與線下雙重互補。這樣的線上教學,既可充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也可相應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又豐富英語課堂教學,真正做到讓學生在語言的世界里,享受文化的大餐,做個文化底蘊豐富之人。護理作為未來的服務行業(yè),既要求極高的專業(yè)性,也要從業(yè)者的愛心與耐心,愛心與耐心的體現(xiàn)就需要從業(yè)者全方位考慮患者文化差異,做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
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不能忽視溝通交流中的文化知識,一旦文化缺少,交流也并將真正無疾而終。正如微笑是世界最好通行證一樣,語言的溝通,實質(zhì)是文化之間的碰撞,只有文化的相互理解與尊重,溝通也必將暢通無阻。英語課堂“單憑詞匯、語法的學習是不足以形成真正的語言交際能力;同樣單單了解文化知識也不足以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課堂教學在進行詞匯、語法、篇章結(jié)構(gòu)等技能講解時,也不忘向?qū)W生傳授文化知識,今后學生在處理文化差異時,也能輕松化解。學生在進行外籍病人護理或異國工作時,也能輕松避免文化沖擊,真正做到白衣天使般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