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廷華
社會的進步,讓這世上的事變得千奇百怪,常令人贊嘆不已。最近我有了一個新“家”,且三天兩頭往那邊跑,從這個“房間”竄到那個“房間”,有時一天要去幾趟。這個家的名字叫“豐巢智能柜”。
這個“家”就在我們小區(qū)的廣場樹蔭下。當(dāng)時我看到幾個小伙子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地施工,他們不用攪拌水泥黃沙,也不需一塊塊砌磚頭,將一輛卡車拖來的鋼板、鐵皮、隔板、螺絲螺帽、網(wǎng)絡(luò)線,像小孩搭積木似的組裝而成,一兩天就搞定了。頂部還裝了個弧形的防雨水搭子,蠻像模像樣的。
親臨這個“家”,是一條短信發(fā)來的通知,叫我去取快件。以往取快件,我都是到家門口的“驛站”取,和那兒的店老板都很熟悉。
這會兒我站在一人多高的豐巢快遞柜前,面對著這個嶄新的龐然大物,一時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前后左右徘徊著,打量著這個陌生的“家”,想著如何進入這個“家門”。因為前不久,我們小區(qū)出新,給每家每戶發(fā)過幾個門禁卡,小卡往一個儀器上一貼,樓道的門就自動開了。莫不是這個新家也有此規(guī)矩?正躊躇著,眼睛一亮,看到一則豐巢智能柜貼出的使用說明。于是,我按圖索驥,開始操作。
當(dāng)我對著條形碼輕輕一掃,智能柜屏幕就“唰”地顯示出彩屏,跳出取件、寄件、其他業(yè)務(wù)等幾行文字。我心想我是來取件的,就老老實實撳了一下取件欄,接著屏幕提示我輸入取件碼。我老眼昏花,這時睜大眼睛,小心翼翼地將短信上的阿拉伯?dāng)?shù)字一個一個輸進去,生怕按錯了號碼。當(dāng)最后一個數(shù)字輸入時,奇跡出現(xiàn)了,智能柜的一扇門神奇般的“啪”地打開,一本厚厚的、大大的郵件靜靜地躺在“房間”里。我取出一看,外包裝貼有某雜志社的落款,我心里明白這是該社寄來的樣刊。
“心有靈犀一點通”,一回生二回熟,這以后我常從這個“家”中,取走報刊社寄來的一份份樣報樣刊或遠方朋友惠贈的一本本書籍,不再那么手足無措。只是“房間”不是固定的,或東或西,或上或下。每次去取快件,心里都有一種滿滿的欣喜和自信,這個“家”給予我的是一份份精神食糧,吃下肚,消化了,變成激勵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我不經(jīng)意間在電話中和一位友人談起這個新“家”,他一時沒反應(yīng)過來,我詳細一說,電話里傳來了“呵呵”的笑聲:“我們小區(qū)也有啊,就在我樓下不遠的桂花樹下。我開始也像你一樣,老虎吃天,不知如何下手。后來請教一位年輕人,他手把手教會了我?!彪娫捴袀鱽淼男β暩鼤忱柿?,那是一種接受新事物后的喜悅。
這個“家”,它不屬于哪個人,是燦燦陽光藍天下,人人都共享的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