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住進這樣的房子里,能擁有兩個蔬菜大棚的分紅權,不用背井離鄉(xiāng),就能在家門口的合作社打工掙錢……貴州省畢節(jié)大方縣鳳山鄉(xiāng)村民郭光華說,如今覺得日子像是做夢一樣在變,畢節(jié)當地很多村民對此都深有體會。這是畢節(jié)大方縣鳳山鄉(xiāng)的扶貧搬遷安置點:恒大幸福二村。這樣的村,恒大集團在畢節(jié)建了50個。
兩個農民背著簍子從村子走到通車的馬路邊,需要步行一個多小時。烏蒙山區(qū)是我國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集中連片特困區(qū)之一,畢節(jié)市是烏蒙山區(qū)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2015年年底貧困人口115.45萬。
三年前,恒大集團無償捐贈110億元,派出2108名扶貧工作人員開啟對貴州省畢節(jié)市的精準扶貧。其中,無償捐贈30億元,到2018年年底幫扶大方縣18萬貧困人口全部穩(wěn)定脫貧。如今,一幢幢農民新居在烏蒙山區(qū)拔地而起。到目前為止,整個畢節(jié)市已搬遷10.7萬人。
三年間,恒大的扶貧隊員與大方縣的扶貧干部一起在荒地上開拓,幫助畢節(jié)打造蔬菜瓜果基地和肉牛養(yǎng)殖基地,形成“龍頭企業(yè)+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幫扶模式,實現“供、產、銷”一體化經營。搬入新居后,每家會得到兩個大棚的分紅權,這從根本上解決了當地人擔憂的生計問題。
搬入新居后的王龍翔和饒貴云終于結束了聚少離多的夫妻生活。為了養(yǎng)活四個孩子,王龍翔夫婦以前常外出打工,還經常不在一個城市。自從家門口建了蔬菜大棚后,他倆不再出去打工,一個月就能掙到4000多塊錢。以前因為沒有資金和技術,當地農民只能靠在地里種洋芋和高梁來養(yǎng)家糊口,更多的年輕人則只能選擇外出打工,與家人長期分離。
王龍翔和饒貴云的床頭,除了老房子的舊照,還有一張不久前補拍的婚紗照。王龍翔說,看著這照片,只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
面對鏡頭,彭四英不知道把手往哪兒放好!就像他搬入新居后,不知道電視機的遙控器怎么使用一樣。新居里不僅配好了床和柜子,還有電視。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客廳的墻上,貼著花紙作為裝飾。彭四英說,這是女兒弄的,她太喜歡這個新家了。老照片里,他那曾經家徒四壁的家,猶如一個流浪漢的臨時住所。
蔡道富和王梅帶著三個孩子在蔬菜大棚里照了這張合影。相比新房子,蔡道富更看重這片大棚。他說,自己和妻子終于可以不用出遠門,就可以找到工作賺錢了。
墻上的老照片是蔡道富一家在老房子里拍的,那還是大前年的暑假。蔡道富以前在浙江打工,和妻兒們聚少離多。他一直非常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郭光華是種地的一把好手。自從有了蔬菜大棚,他覺得自己終于可以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了。
墻上的老照片展示了這幾年郭光華一家變化的每一步。如今,孩子們在外面都有了工作,自己也終于擁有安享晚年的幸福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