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剛
從江縣東朗鎮(zhèn)孔明小學 貴州黔東南 557400
前個星期五,我到東朗鎮(zhèn)中心小學校參加業(yè)務(wù)培訓學習,走在這片土地上,望著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12年前張芳茂老師在東朗公社各個大隊小學教書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友奪村小學,教書走訪學生家長聯(lián)系村組干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斷浮現(xiàn)出張芳茂老師誠摯坦蕩,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積蓄多年的懷念之情,如潮水般的起伏涌動,久久不能平復。
張芳茂在父母艱辛培育下,于1963年7月初中畢業(yè)。他帶著所學的知識和滿腔的熱情,奉獻給了自己可愛的家鄉(xiāng)。在大小隊中他起了帶頭的模范作用,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1974年9月東朗公社黨講大隊緊缺老師,而他是本公社的畢業(yè)生之一,領(lǐng)導去他家商談,希望他擔任代課教師。那時正值吃大鍋飯,父母不同意他去教書,他說:“育人是一種崇高的事業(yè),為什么大家這樣苦,就是沒文化?!庇谑撬闳淮饝?yīng)了邀請,開始了艱辛的從教生涯。
黨講大隊是東朗公社最偏僻的山寨,那時他目睹了3排2間一層裝蓋簡陋的校舍,擔任獨人一校,教一二年級復試工作。任務(wù)重,群眾思想落后是工作難做的地方;他毫不怨言,即說:“這樣的思想這樣的環(huán)境就靠我們?nèi)ジ脑臁!彼?jīng)一番的動員工作,群眾紛紛獻料投勞,把學校整理翻新,他還在校內(nèi)張貼文教標語,白天堅持上課,晚上備課批改作業(yè),就這樣幾年如一日,在黨講大隊干了三年。
由于積極肯干,贏得了人民的信任,取得了鄰近大隊群眾的青睞;1997年9月邀請他到加民公社擺啊大隊小學,該校也是3排2間一層,也那么簡陋;他又以哪種創(chuàng)造條件為教育著想的精神,得到了群眾的支持,隨后嶄新的校舍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這兒也是獨人一校,教一二年級復試班,該校入學率低,輟學現(xiàn)象嚴重;他就利用晚上的時間,挨家挨戶與家長宣講讀書的好處,并向家長說:“莊稼誤一季,孩子誤一生”的道理。由于他深入農(nóng)戶,與群眾的感情濃厚,學生入學率猛增了。雖然條件艱苦,家庭極端困窘,他對工作始終負責,教育教學成績出色,深受群眾的好評,就這樣在擺啊大隊一干就13年。
因工作的需要,1990年9月他調(diào)到了黨都大隊小學,這回他離家最遠了。雙親勸他:“當代課老師工資低,又沒有前途,莫干了,在家做農(nóng)禾照顧老小?!笨伤麤]說什么,帶著行李離開了年近70的雙親,離開了妻子和孩子;來到35里遠的山村,他每周翻山越嶺到校上課,不斷地擠出時間鉆研教材,提高教學水平和業(yè)務(wù)能力。他也惦念家中的事務(wù),看著他日趨消瘦的身軀,親人勸他不去教書了,可是他即說:“我要讓孩子多學點知識?!?/p>
領(lǐng)導考慮到他的年紀與家庭問題,1991年9月把他調(diào)到了東朗公社附近的玉高小學,雖然走教,為了按時上課,他每天早起,不管晴雨天,他總是一如既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玉高小學一呆就4年。
為了搞好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1995年9月組織上把他調(diào)進了東朗鄉(xiāng)友奪小學,這距他家4公里,雖然他走教,不管雨雪天,從不見他遲到過,他中等身材,常穿著整齊干凈樸素的傳統(tǒng)服裝走上講臺,給人的印象就是純粹的山村代課教師。他嚴管嚴教學生,大刀闊斧地整頓學生紀律,特別是1996年5月1日晚,他連夜追蹤巡邏,抓獲3名學生賭頭,在大會公開亮相,示教學生;使校風校貌大有好轉(zhuǎn)。他平時還注重學生衛(wèi)生和體育鍛煉;為學校辦很多好事,與同事向上級追求資金買得一所民房作為學校,爭得資金指標請一名代課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他以黨的事業(yè)為重,不顧家庭的拮據(jù),月薪那么低,在友奪一干就5年。
由于組織又有了新的安排,2000年9月把他調(diào)進了苗谷小學,他雖然有兒女,都當家分業(yè)了,這次張老師離家又遠些,留下了年近80的雙親和妻子在家務(wù)農(nóng)。每當人們路過他村時,經(jīng)常看見他老人,妻子,在田間地角忙碌的身影,人們從內(nèi)心想到,老人年紀大了,該享受清福的時候了,應(yīng)早早休息。而張老師不顧這些,他心里是以育人為重,全身投入教育工作。
張老師從教工作以來,一直輾轉(zhuǎn)在外村寨教書育人,大多數(shù)獨人一校教復試班,任務(wù)非常艱苦,就這樣寒來暑去,度過了30年的教書生涯。他雖然沒有輝煌的教學成績,沒有卓越的貢獻,但他積極肯干,任勞任怨;是千千萬萬的一位普通的小學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當談到代轉(zhuǎn)公時,張老師用悄瘦而蒼白的手,拂拭著黑白參雜的頭發(fā),眼睛濕潤了。他盼望能得到黨和政府的關(guān)懷,盼望代轉(zhuǎn)公的機遇,使他能夠安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為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多的貢獻。
我在張芳茂老師身邊工作4年,我親身感受著芳茂老師密切聯(lián)系學生家長和村組干,關(guān)心學生疾苦的優(yōu)良作風和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親眼目睹他為黨的教育事業(yè)和學生的利益,夜以繼日地投入教育工作中忘我情景。當年他的諄諄教誨我銘記在心,他的言傳身教使我不敢有懈怠,他的行事風格對我后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2005年的下半年,芳茂同志因身體原因不在擔任教學工作了,7月5日我與同事李金忠到他家看望,和他親切交談,與我倆輕輕握手,他考慮到自己的病情惡果而潸然淚下,便哽咽地說:“要是好來我們還做伴,要是不好就這回了……”9月16日他猝然去世,噩耗傳來,我黯然神傷,久久不能平靜。芳茂去世后,我望著他的遺像,他遠望的目光,堅毅的神情總給我力量,給我激勵,使我更加勤奮工作,為教育服務(wù)。
再回東朗,撫今追昔,追憶芳茂,寫下了這篇文章,以寄托我對他深深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