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垚垚
【摘 要】
高職語文教育是高職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高職語文作文教學更是重中之重。高職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從“三有”方面進行引導,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本文主要從選材,材料的組織以及表達語言的方法三個方面幫助學生體會語文學習的方法,分析提高高職學生學習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
高職 作文教學 選擇素材 組織材料 語言表達
學生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除了大量的閱讀之外,教師還要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給予恰當?shù)膸椭椭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鍛煉學生組織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漸幫助高職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一、選材言之有物
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例如韓愈、柳宗元等提出反對駢文的觀點,強調(diào)“以文明道”。在高職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應該充分吸收文學史發(fā)展進程中的經(jīng)驗教訓,選擇合適恰當?shù)牟牧稀YN切的材料是一篇佳作的基礎,學生在選擇恰當?shù)牟牧虾罂梢愿玫慕Y合主題進行發(fā)揮。但是,高職學生由于文學積累量不足等因素往往不能很好的選擇和運用材料,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構思作文,積累素材。
1.引導學生注重生活的積累
語文作文的素材應該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生活就像一本書,人們可以從中汲取到各種各樣的知識。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努力培養(yǎng)高職學生觀察生活,體會生活的能力;努力幫助學生建立起作文寫作與生活之間的橋梁。另一方面,高職學生的作文教學不能僅僅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了幫助同學們更高好的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完全以把課堂搬進平時的生活中,在作文教學的同時開展一些體驗生活的活動,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積累素材。高職學生應該在平時的生活中積極觀察,捕捉生活中有意義的片段并加以思考,運用到有關的寫作中,這樣學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從而為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生活的積累可以是多方面的,點點滴滴的小事都可以成為學生寫作過程中的重要素材。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素材的重要性,注重生活中素材的積累。
2.引導學生注重閱讀的積累
閱讀作為寫作素材的一大來源,應該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教師應該提倡高職的學生大量閱讀經(jīng)典書籍并思考有關的的行文思路和寫作手法,同時積累一些人物素材。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經(jīng)典作品深刻的內(nèi)涵,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經(jīng)典文學名著中,學生可以了解到各類的描寫手法和寫作技巧,在經(jīng)過教師的指導后可以嘗試把素材應用在短片習作中與同學討論分析。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可以是原文中經(jīng)典的對話、語句,也可以是學生自己的思考記錄,在日后的寫作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參考自己的讀書筆記,從而寫出優(yōu)秀的習作。
3.引導學生學會剪裁生活素材
生活素材容易發(fā)現(xiàn)和積累,但是也具有瑣碎、易忘的特點。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積累生活素材的同時做好分類和思考,根據(jù)恰當?shù)那榫斑M行選擇。有的生活素材并不完全適用于寫作,學生則應摘取適用的部分作為素材。在根據(jù)寫作主題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素材選擇和創(chuàng)新意識,不能完全照搬,應該結合給定的寫作主題作出適當?shù)母摹Mㄟ^適當?shù)牟眉羯钏夭模瑢W生可以把平時生活中的體驗更好的運用于寫作當中,從而寫出更好的文章。
二、組材言之有序
提高高職學生的作文能力需要在很多方面下功夫,除了幫助學生做好生活素材的積累之外,在寫作過程中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怎樣把現(xiàn)有的素材通過恰當?shù)恼?、調(diào)整順序從而使文章更連貫自然,在確立寫作主題之后,除了寫作素材的構思之外,還應該形成基本的寫作思路,注重文章層次性。
1.引導學生注重謀篇布局
好的謀篇布局可以把作者的寫作思路清晰地呈現(xiàn)給讀者,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層次感”。在高職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層次感,尤其注重開頭和結尾的寫作。古人所謂“鳳頭”“豹尾”,足見開頭和結尾對一篇文章的巨大作用。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建立文章的整體意識,學生的習作應該符合基本的邏輯規(guī)律,同時也應該注意段落之間的過度和銜接,從而使文章更加流暢。教師在指導高職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時,應該強調(diào)審題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應該圍繞著主題展開,中心應該明確突出,層次應該清晰分明,這樣才會寫出一篇好的習作。
2.引導學生把握文體特征
一篇文章,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文體。在寫作之前,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認識清楚所寫文章的文體特點,例如議論文就應該具有清晰的條理;而記敘文應該在交代事情的同時結合多種敘述方法展開文章。不同的文體具有不一樣的文體特征,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在大量閱讀學習的基礎上體會各類文章的文體特征,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加以重視和引導。
3.引導學生遵循句段邏輯關系
一篇好的習作應該符合基本的邏輯關系,不應在邏輯上前后矛盾。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起基本的邏輯關系并應用于寫作過程中。邏輯關系十分重要,因為正確的邏輯關系可以建立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凸顯文章的整體性;語段之間的搭配組合,詞組之間的前后呼應都是一種邏輯關系,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寫作中的邏輯關系給予足夠的重視,好的邏輯關系可以使文章的寫作更加流暢順利。
4.引導學生合理引用經(jīng)典名句
在教師指導高職學生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十分重要。如何使寫作語言更加具有說服力,恰當?shù)囊媒?jīng)典名句可以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經(jīng)典名句的引用可以使文章更具有文采,使讀者更好的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合理的引用經(jīng)典名句可以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使文章更加充實。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可以應用于寫作中的經(jīng)典名句并給出具體的應用情景,高職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自己通過書籍報刊等積累一些經(jīng)典名句作為寫作的素材,一篇好的學生習作一定離不開經(jīng)典名句的引用。
【參考文獻】
【1】余文森.有關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教育時報,2006(9)
【2】李春蘭.用快速作文法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J】.黑龍江教育,2010(1)
【3】李艷輝.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教學交流·理論版,2010(4)
【4】朱成祥.語文有效性教學的前提【J】.中國教師,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