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軼塵
是以德報怨的高尚寬容與光輝,還是以直報怨的坦蕩直接和快意?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個讓人糾結的選擇:兩種選擇、兩種態(tài)度、兩種人生。然而這又不算個問題,因為只需遵從本心即可。正所謂:報怨莫違心,以直真文明。
以德報怨,何如?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我們以德報怨時,似乎應該得到古人所謂“投桃報李”的結果??墒寝r(nóng)夫和蛇的故事,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不都是很打臉“以德報怨”的典型事例嗎?無原則的,不分對象的“以德報怨”,有時簡直是對于為惡者的姑息縱容,甚至使自己陷入危險之中!所以,“以德報怨”還是且行且謹慎吧!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闭嬲娜嗜酥臼?,“以直報怨”方為真性情。 別有用心的外媒記者向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提問:中方對臺灣“總統(tǒng)”明天訪問斯威士蘭有何回應?華春瑩立刻回應:我必須要糾正你,你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說的應是臺灣地區(qū)領導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這是客觀事實,也是基本常識,更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面對公然挑釁,唯有“以直報怨”!華春瑩“懟”出了我們中國人的骨氣和硬氣!我為她點贊!
什么才是真正的以直報怨?是以牙還牙嗎?是以暴制暴嗎?都不是。“直:公正、正直。以直報怨就是以公道對待自己怨恨的人?!闭绾聞潘伤f,一個真正文明的社會能約束人的只有法律。法律其實行形式之一即以直報怨。因此,郝勁松不惜耗時費力,為一張發(fā)票上法庭。龍應臺更是怒寫《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一文,怒批委曲求全、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國人。還有李敖之女李文為弄清小區(qū)水管背后的貪贓,寧愿自己付出千元代價,只為找回公正公平,找回真相。這些正直之人士,大費周章所求何物?所求之物就是法制下的文明中華。由此可見,“以直報怨”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生活方式推動文明社會進步,功不可沒。
以直報怨是對自己權利的保護,是對自己底線的堅守。以直報怨是對他人的尊重,是對公平平等的維護。于己于人,甚至于國,以直報怨都是最好的選擇。在當今風云變幻的世界里,中國恰恰是用以直報怨的態(tài)度和方式,才讓國人擺脫了被帝國主義欺凌的悲慘命運,才使中國屹立于世界東方,甚至給世界人民帶來公正、和平與安全!
人常為刻意求己之崇高而違心,卻不知“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至性者,自然也。直心以行道,則人生如歌,或低沉或高昂,因其中真情,為天籟之聲。直心以行道,則人生如江流,或蜿蜒,或跌宕。因其中正義,而造福萬民。勸君報怨莫違心,以直報怨,真文明!
評點:王瑩
面對怨,是否應以德相對?對此論點,作者不落窠臼,大膽地拋出觀點:以德抱怨容易喪失原則,不如以直報怨彰顯公正,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接下來列舉華春瑩、郝勁松等人的事例,辯證分析了以直報怨的具體方式,看似在為論點提供佐證,實則在陳述一種堅守底線、維護社會正義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結尾段延展視角的構思,把觀點引向以直報怨的社會意義,鏗鏘有力,體現(xiàn)出了作者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編輯: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