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沃土項目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都,610096)
廣元市雷家河水庫位于嘉陵江二級支流雷家河中游河段,距廣元市城區(qū)約7km,水庫開發(fā)任務是農(nóng)業(yè)灌溉、鄉(xiāng)村供水等綜合利用,并作為廣元市城區(qū)應急備用水源。水庫樞紐工程攔河大壩為粘土心墻石渣壩,最大壩高72.40m,溢洪隧洞、取水隧洞和放空隧洞布置在大壩左岸山體內,均為城門洞型,放空隧洞由導流洞改建而成。
雷家河水庫樞紐工程導流建筑物主要有上、下游圍堰、上游子堰、左岸導流隧洞。上游圍堰為土石圍堰,堰頂高程578m,最大堰高26m;導流隧洞過水斷面為3.5m×4.5m(寬×高),城門洞型,進口底板高程555.50m,隧洞長度502m。
水庫樞紐工程施工總工期36個月,其中主體工程施工期26個月。
施工導流布置詳見圖1。
圖1 施工導流平面布置
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 303-2004)的規(guī)定,由于大壩級別為2級,相應導流建筑物級別為4級。對于土石圍堰,其設計洪水重現(xiàn)期應為20~10年,考慮到壩址距離下游萬源新村僅4km,同時上游圍堰與大壩壩體結合,失事后將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因此,采用20年一遇洪水標準,相應洪峰流量為248m3/s。
根據(jù)施工總進度計劃安排,第三年汛期(4月~11月),大壩填筑高程超過圍堰,故采用壩體臨時斷面擋水,導流隧洞泄流。此時壩體臨時斷面攔洪庫容小于1000萬m3,度汛洪水標準在50~20年重現(xiàn)期之間選擇,考慮到大壩與下游萬源新村相距僅4km,失事后將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與財產(chǎn)損失,因此,第三年汛期壩體度汛洪水標準采用50年重現(xiàn)期洪水,相應洪峰流量為327m3/s。
雷家河水庫壩址兩岸地形陡峭,河谷狹窄,且大壩為粘土心墻壩,不具備分期導流的條件。大壩左岸具備布置導流隧洞的地形地質條件,因此,本工程采用土石圍堰一次性斷流、隧洞導流。
3.1.1 初期導流
初期導流如采用枯期導流,一枯大壩難以形成擋水斷面,需采取基坑過流,且汛后清淤工程量較大,總工期至少推遲4個月,技術經(jīng)濟效益較差。如采用全年導流,上游全年圍堰可與大壩全結合,大大減少了導流工程的投資,且能夠保證主體工程開工后二汛仍然能進行大壩填筑,縮短總工期。綜合分析后,初期導流采用土石圍堰一次性斷流、隧洞全年導流方式。
3.1.2 后期導流
根據(jù)施工總進度計劃安排,第三年汛期壩體施工高程超過圍堰,采用壩體臨時擋水度汛,隧洞泄流的全年導流方式。
根據(jù)施工總進度對截流、導流度汛、水庫初期蓄水及下游供水要求,經(jīng)多方案導流程序及壩體施工進度綜合比較,選定的導流程序見表1。
表1 施工導流程序
4.1.1 圍堰型式及防滲型式
雷家河水庫大壩為粘土心墻石渣壩,根據(jù)壩體分區(qū),死水位590.00m高程以下上游壩殼填筑料要求不高,可采用樞紐工程的開挖料填筑。根據(jù)心墻石渣壩的結構特點,為縮短導流泄水建筑物長度,節(jié)省投資,圍堰型式采用土石圍堰,堰體與壩體全結合作為壩體組成部分,總填筑量為7.9萬m3,占壩體總填筑量的6.7%。
初步設計階段,經(jīng)過對粘土心墻、粘土斜墻、復合土工膜心墻土石圍堰進行綜合經(jīng)濟技術比較,由于采用粘土心墻和粘土斜墻圍堰尺寸較大,且粘土施工較困難,干擾大等問題。而復合土工膜心墻土石圍堰具有地基適應性強,布置緊湊,技術經(jīng)濟指標優(yōu),施工技術成熟簡單等優(yōu)點,故上游圍堰采用復合土工膜心墻土石圍堰。
技施階段,由于施工單位進場開工較晚,致使導流隧洞于2018年2月底方具備過流條件。為加快圍堰填筑上升速度,確保在汛前2個月的時間完成上游圍堰26m的填筑施工任務,達到設計擋水度汛高程,經(jīng)多方案的分析研究,將上游圍堰復合土工膜心墻防滲型式調整為復合土工膜與鋼筋網(wǎng)噴混凝土結合的面板防滲型式,面板基礎采用混凝土基座嵌入巖土中,經(jīng)滲流穩(wěn)定分析計算,防滲滿足要求。2018年汛期水庫上游圍堰實際最高擋水水位約566.00m,相應堰體擋水水頭14m,經(jīng)現(xiàn)場觀測,基本無滲流,滿足設計防滲要求,防滲效果好。
由于壩址河段河道比降較大,上游子堰和下游圍堰擋水高度均未超過2m,采用主體工程開挖的粉砂質泥巖料填筑,滲流量小,滿足防滲要求,因此,不進行專門的防滲措施。
4.1.2 堰體斷面設計
上游圍堰堰頂高程為578m,堰頂寬8m,軸線長98m,上游坡比1∶2.5,下游坡比1∶2,最大堰高26m。上游圍堰典型橫剖面見圖2。
圖2 上游圍堰典型橫剖面
下游圍堰的上、下游坡比1∶2,堰頂高程548m,頂寬2m,最大堰高2m;上游子堰頂高程556.8m,堰頂寬3m,最大壩高2.8m,上下游坡比均為1∶2,上游迎水面采用1m厚塊石護坡。
根據(jù)水庫樞紐建筑物布置情況,導流洞的總體布置既要滿足導流泄水的要求,又要考慮改建成放空隧洞的布置要求,結合壩區(qū)現(xiàn)場地形條件,壩區(qū)左岸為凸岸,右岸為凹岸,導流洞布置在左岸,洞身長約為502.00m,布置在右岸,洞身長約為630m,從經(jīng)濟指標、工程布置上分析,導流隧洞選擇布置在左岸。
由于導流洞進口底板高程為555.50m,水庫放空高程為561.00m,兩者僅相差5.5m,因此,采用放空洞與導流洞完全結合的方式,導流隧洞進口布置進水豎井,隧洞結構按永久建筑物進行設計。施工期導流隧洞過水度汛,主體工程完工后,進水豎井前的閘門下閘封堵,將距隧洞進口82.5m~87.5m的洞身段改造為放空豎井閘室,運行期導流隧洞作為永久放空隧洞。
導流(放空)隧洞全長532.48m,其中洞身長度502m,隧洞比降1∶50。隧洞斷面為城門洞型,采用40cm厚C25鋼筋混凝土全斷面襯砌,斷面尺寸為3.5m×4.5m(寬×高),邊墻直墻段高2.75m。
圖3 導流(放空)隧洞縱剖面
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SL 303-2004)的規(guī)定,截流標準可采用截流時段重現(xiàn)期5~10年的月或旬平均流量。根據(jù)工程施工總進度計劃和現(xiàn)場實施情況,截流標準采用10年一遇平均流量,截流流量較小,上游圍堰截流采用單戧立堵方式,由右岸向左岸進占并直接合龍。下游圍堰在上游圍堰合龍后進行填筑。
2016年1月29日,雷家河水庫樞紐工程施工導流設計順利通過了四川省水利廳的審查,項目于2016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項目取水隧洞、溢洪隧洞全面貫通,粘土心墻石渣壩正加緊填筑,導流建筑物結合工程實施的具體情況進行了一系列的設計優(yōu)化,經(jīng)受住了2018年洪水的考驗,保證了大壩按計劃有序施工。
雷家河水庫樞紐工程施工導流設計和實施階段的設計優(yōu)化,尤其是導流隧洞、擋水圍堰均和主體工程永久建筑物進行充分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為同類中小型工程的施工導流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