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鍵 聶黎生
摘要:傳統(tǒng)的C語言教學方法采用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在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采用是抽象的語法配之以抽象的例子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式枯燥無味讓人難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學習效果不佳。而任務式教學以任務為中心,可以讓學生在任務的帶領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以高質量完成任務為目標,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
關鍵詞:任務驅動;C語言;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02-0123-02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國內大部分高校理工科專業(yè)的公共基礎課程,該門課程是程序設計的入門學科,是學生學習其他語言如C++,Java等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在過去多年的C語言程序的教學中,教師多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占主導,學生被動吸收,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目的不明確,學習主動性不高,對其他與計算機相關學科的學習有著較大的負面影響。在計算機語言的教學中,要重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若在《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聯(lián)系實際,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任務,在任務驅動下開展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逐步深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可以促使學生積累程序設計的經(jīng)驗,產(chǎn)生對后續(xù)課程學習的興趣。
1 傳統(tǒng)式教學方法
C語言是計算機學科中的一門專業(yè)理論基礎課,它既有很強的理論性,更為重要的是該門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同時同其他語言如VB等計算機語言相比又具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般采用,教師逐一講解知識點,給出程序,學生模仿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既不能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又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尤其是在課程開始階段學習基礎語法時,各種各樣的表達式讓學生慢慢失去了對學好C語言的信心,對后期的課程核心學習算法更是望而止步。另外擴招后學生的現(xiàn)狀,學生學習主動性相對較低,對較難的知識沒有求知欲望,在課前很少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預習,課后的練習鞏固更是無從談起。因此,在C語言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既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授課內容,也要求教師多應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主動去學習,以此提高教學質量[2]。
2 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也稱為拋錨式教學,這種教學要求學生到實際的環(huán)境中去感受和體驗問題,而不是聽這種經(jīng)驗的間接介紹和講解。[3]在實際情境中一旦確立一個問題,整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行進程就被確定了(就像輪船被錨固定一樣)。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是將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置于情境中,而且各個教學過程都能夠提供多課程的進一步擴展。通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現(xiàn)實中有實際應用的一系列相關的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知識點,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每個大情景能夠支持學生進行持續(xù)的探索,學生能夠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時間內從多種角度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持續(xù)的求解。
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①項目提出。 使學習能在和現(xiàn)實情況基本一致或類似的情境中發(fā)生。
②確定項目。在提出項目的情境下,選擇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就是“拋錨”。
③主動學習。這個過程是由學生自主的學習,問題的解決是靠學生分析、思考從而解決問題。而不是由老師一步步的講解如何解決處理這些問題。當然老師可以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指明解決問題的方向。
④交流協(xié)作。這個過程是項目間協(xié)作的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互相討論從而對問題進一步的解決進行進一步的修改、補充,從而讓每位同學能夠提高解決項目的能力。
⑤評價分析。任務驅動式教學方式可以在項目實施的每個過程,由于項目解決的過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評價不需要進行獨立于教學過程的專門測驗,只需在教師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將學生的表現(xiàn)記錄下然后進行分析,而不需要專門的測試。這種方式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而不是最后的測評成績。
3 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實例
下面以設計一個進銷存管理系統(tǒng)對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案進行理解。
進銷存管理系統(tǒng)是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管理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若能夠很好地實現(xiàn)是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的。同時對于開發(fā)這樣一個有現(xiàn)實意義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綜合應用我們之前學習的C語言的基本語法知識和程序設計方法,將是一個提升和鍛煉實踐能力的好機會。
3.1 主要功能
我們要實現(xiàn)的進銷存管理系統(tǒng)要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對于倉庫物資的管理,包括商品的入庫管理,出庫管理以及商品的盤點;商場人員的管理等功能。管理員能夠在進行進貨人員和出貨人員的管理,進貨人員可以進行進貨登記,出貨人員可以進行出貨登記,管理人員可以對所有庫存貨物進行盤點匯總操作。
3.2 功能模塊設計
通過需求分析,按照結構化程序設計自頂向下,逐步細化的方法,以模塊化設計為中心的原則,進銷存管理系統(tǒng)應該具有基本的商品管理和人員管理兩個功能模塊。
商品管理包括商品入庫、商品出庫、商品修改、商品盤點等功能;
人員管理模塊包括增加人員、刪除人員、修改人員以及人員權限管理。
系統(tǒng)的功能劃分如圖1所示:
系統(tǒng)的開發(fā)涉及了C語言的方方面面,從前期變量的定義、算法的實現(xiàn)、后期代碼的實現(xiàn)可以貫穿整個C語言的學習。整個系統(tǒng)開的過程就是C語言學習的過程,學生在系統(tǒng)的開發(fā)過程C語言的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最終系統(tǒng)的完成,學生C語言的相關知識得到掌握。并且在此過程學生還有做出了一個可以實用的系統(tǒng),可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甚至激發(fā)學生對計算機編程的興趣。
4 結語
通過案例式的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能夠使得學生在帶著任務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每條語法、每一個算法都可以應用于實例中教學,使得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不是像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條條的語法的講解,教師不容易講解,學生理解起來晦澀。在任務驅動型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還要對學生做任務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將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可以在實例中感覺到問題的存在就會認真聽教師講解,有利于進一步對知識點的掌握和提高。
但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由于案例通常比較大,有可能學生在剛開始就要用到后面才可能學習到的知識點,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引導。這也是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需要改進的地方。
但不管怎樣,基于任務式教學方法的《C語言程序設計》都是有效提高該門課程教學方法的有效嘗試;也是當下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提升學生應用技能的重要途徑和保障。[4]
參考文獻:
[1] 譚浩強.C程序設計(第五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 賀紅艷.基于任務式教學方法的《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改革的研究[J].電腦知識于技術,2018.
[3] 李雅欣.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在《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
[4] 周曉清,李宏,葉安勝.任務驅動式項目案例教學法在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