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為民,賀金梅
(1.安徽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安徽 蚌埠 233041;2.安徽財經大學 商學院,安徽 蚌埠 233041)
中國經濟社會進入新的歷史時代,新時代呼喚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雙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具有國際視野的專門人才”[1]。雙語教學在國內是一個新事物,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
首先,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推動雙語教學。2001年教育部4號文件指出“外語教學課程要達到5%~10%”[1],2004年把雙語教學“作為高校專業(yè)建設與改革的一個觀測點”[2],2007年鼓勵國外學者和專家、留學人員回國用英語授課,2008~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批準403門示范課程建設項目[3]。
其次,雙語教學進入新的階段。一是雙語教學的相關文章增加;二是教學方法由“合作式”到“語碼轉換”,再到“對分課堂”研究;三是雙語教學成立了全國性研討組織;四是國家政策支持留學人員回流。
總體上看,雙語教學研究處于初級階段。一是高質量文章少;二是定性研究多,實證研究少;三是經驗介紹多,系統(tǒng)理論研究少;四是對雙語教學主體研究少;五是重視程度不夠。[3-4]
本文基于問卷調查數據,結合訪談,實證研究中部地區(qū)高校雙語教學的問題。研究發(fā)現,英語水平是教學關鍵,學生素質與學習態(tài)度是學習關鍵,非英語環(huán)境下學生專業(yè)知識銜接更重要,學習態(tài)度的影響因素復雜。限于篇幅,本文沒有就問卷設計與對策建議展開論述。
問卷調查涉及教師、學生以及課堂教學三個方面與環(huán)節(jié),調查問題為不定項選擇。問卷調查對象為2017級國際商務專業(yè)國際合作班大學二年級學生,全班學生數33人,參與問卷調研21人,回收21份。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管理者,“教”起主導作用?!敖獭钡馁|量取決于教學水平與教學態(tài)度,亦即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學手段與教學環(huán)境確實有重要影響,但是不起決定作用。因此論文重點調查教師綜合素質。
1.雙語教學師資匱乏。無論是專業(yè)課教師,還是英語專業(yè)教師都不愿從事雙語教學。因為,專業(yè)課教師英語運用能力差,而英語教師專業(yè)知識薄弱。[4]所以,雙語教學師資沒有穩(wěn)定來源,師資匱乏,中部地區(qū)高校情況尤甚。
2.教師綜合素質制約雙語教學。雙語教學要求教師能夠“像使用母語一樣使用第二語言”。但是,英語口語能力不佳是國內非語言類專業(yè)教師從事雙語教學的通病,專業(yè)素質不高又是英語專業(yè)教師從事雙語教學的弱項[4]。問卷調查重點考察雙語教師英語口語能力。
第一,教師英語水平沒有達到“全程英語教學”的水平,口語能力影響學習興趣。一是沒有達到“全程英語”與“自由切換”的水平?!敖處熣n堂英語使用程度”調查顯示,90.476%的學生選擇“一段英語,一段漢語”,沒有人選擇“全程英語”?!敖處熡?、漢兩種語言使用的熟練程度”調查顯示,28.571%學生認為教師“能夠在兩種語言之間自由切換”,61.905%的學生認為“能用兩種語言解釋專業(yè)詞匯”。二是教師口語能力影響學習興趣。調查顯示,61.905%的學生認為“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教師需要改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19.048%的學生認為“老師英語水平差”是“雙語教學的最大障礙”,14.286%的學生認為“老師教學能力欠缺,沒有興趣”是“雙語學習障礙”。相關研究指出,學生沒有興趣也可能是心理因素[5]。
第二,英語教師專業(yè)知識不能滿足雙語教學需要。調查顯示,9.524%的學生認為應該“聘請外教”。但是研究發(fā)現,“外教”專業(yè)知識不能滿足雙語教學需要[5],最好的方案是聘請外國專家上課。
第三,“系統(tǒng)學習理論知識”與“提升教學質量”沖突。“雙語學習的目的”調查顯示,95.238% 的學生希望“系統(tǒng)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但是非英語環(huán)境下,專業(yè)知識空缺、雙語教學課時偏少、教師兼任以及還不能“自由運用兩種語言”授課的條件下,大學二年級學生能掌握“英語專業(yè)詞匯”和基本原理,已經難能可貴,想“系統(tǒng)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難度可想而知。同時,雙語教學只有54課時,而母語教學的西方經濟學最少是54課時。兼任教師窮于教授規(guī)定內容,遑論提高教學質量。無法兼顧“系統(tǒng)學習理論知識”與“提升教學質量”。
3.教學方法落后,教學管理不到位。一是教學方法落后。“教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調查顯示,52.381%的學生選擇“加強教、學互動”。二是教學管理不到位。調查顯示,47.619%的學生選擇“加強課堂管理與課后作業(yè)訓練”?!奥N課原因”調查顯示,23.810% 學生選擇“老師不管理,翹課成本低”。
1.對雙語教學認識有偏差。一是對雙語教學內涵認識有偏差。學生認為雙語教學是運用兩種語言來進行教學。“雙語教學應該是哪種模式”調查顯示,85.714%的學生選擇“英漢對照(即英漢各占50%)”。二是對雙語教學目的定位有偏差。“雙語教學的目的”調查顯示,95.238%的學生選擇“系統(tǒng)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但是這對于大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來說,定位不準確。
2.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習慣差。一是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表現為缺課現象嚴重。缺課現象嚴重,僅有63.636%的學生參與問卷調查,盡管“經常翹課”為零,但是有翹課現象。學習主動性不強,對“你上課是否問過問題”的調查顯示,只有14.286%的學生選擇“問題很多,沒有機會問”,一半以上的學生被動、低效、無目的學習。二是學習習慣差。預習習慣沒有保持。對“你課前預習嗎”調查顯示,沒有人選擇“一直預習”,71.429%的學生選擇“有時預習”,28.571% 的學生選擇“從不預習”。復習習慣喪失。對“你課后復習嗎”調查顯示,4.762%的學生選擇“堅持復習”,71.429%的學生選擇“有時復習”,23.810% 的學生選擇“從不復習”。近四分之三沒有養(yǎng)成記筆記習慣。對“你上課記筆記嗎”的調查顯示,28.571%的學生選擇“一直記筆記”,66.667%的學生選擇“有時記筆記”,4.762%的學生選擇“從不記筆記”。不預習、不復習、大多數學生不記筆記,怎么會有高質量的教學?
3.英語水平不足以進行雙語學習。雙語教學教師與學生的英語水平必須達到一定水平才會產生正面效應[4]。調查顯示,調查班級的英語水平已經不錯?!澳愕挠⒄Z水平如何”調查顯示,38.095%達到“英語四級”,23.810%達到“英語六級”,47.619%達到“雅思考試”。
但是,這樣的英語水平還是不能滿足專業(yè)英語學習的需要。因為高校雙語教學的難度已經超過大學三、四年級專業(yè)英語的閱讀水平[6-7]。一是英語能力薄弱阻礙雙語學習。調查顯示,57.143%的學生認為“學生英語水平低”導致聽不懂課,71.429%的學生認為“學生英語水平不行”是“雙語教學的最大障礙”。二是表現為詞匯量不足與聽力薄弱。調查顯示,80.952%的學生認為“詞匯量跟不上”是“雙語學習的最大障礙”,38.095%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英語使用比例”僅為“30%”,38.095%的學生認為“聽力不行”阻礙雙語學習。
4.課程不配套,學生專業(yè)知識欠缺,阻礙雙語學習。研究發(fā)現,學生課程不配套,專業(yè)知識欠缺,不利于雙語教學[8]。調查顯示,學生專業(yè)知識欠缺,阻礙雙語學習。一是專業(yè)知識欠缺。對“你以前學習過經濟學知識嗎”調查顯示,80%以上學生選擇“零星的經濟學知識”與“一點都不知道”。二是專業(yè)知識欠缺不利于雙語學習。調查顯示,“學生專業(yè)知識不夠”成為“雙語學習”中僅次于“英語詞匯量不足”的第二大障礙,在“聽不懂課的原因”調查中,76.190%的學生選擇“學生專業(yè)知識不夠”,居第一位。
雙語教學“費時低效”[3],受英語水平與專業(yè)素養(yǎng)限制,大學二年級雙語教學效果不好。
1.總體上學生對雙語教學持肯定態(tài)度?!半p語教學有無必要”調查顯示,85.714%的學生選擇“有”?!半p語教學有哪些好處”調查顯示,95.238%的學生選擇“擴大專業(yè)詞匯量”,76.190%的學生選擇“提高了英語閱讀能力”,66.667%的學生選擇“豐富了經濟學基礎知識”,47.619%的學生選擇“學習國外經濟文化知識”。
2.雙語教學效果不好?!澳芊衤牰虒W內容”調查顯示,80.952%的學生選擇“英語偶爾能聽懂,能聽懂漢語”,少數學生選擇“完全聽懂”。
綜上所述,雙語教學的問題:第一,從教師層面看,一是師資匱乏,多為兼任教師,英語水平或專業(yè)水平有欠缺;二是對雙語教學認識有偏差,教學方法落后,教學環(huán)節(jié)管理不到位。第二,從學生層面看,一是學習壓力小,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失去學習動力;二是現有英語水平不足以進行雙語學習;三是專業(yè)基礎知識匱乏。第三,雙語教學效果“費時低效”[3]。學校出臺政策與措施以支持雙語教學,如,選送教師到國外進修,鼓勵教師參加國際培訓,“以賽促教”。但是,雙語教學“費時低效”,表現為,學生學習興趣漸沒,獲得感與期望相去甚遠。
1.師資匱乏及教師綜合素質不高的原因。一是人才斷檔,現有師資結構不能勝任雙語教學需要;二是雙語教學教師要付出更多時間與精力,成本與收益不匹配;三是高校師生比偏低,師資緊張。三者共同導致雙語教學師資匱乏。
由于上述原因,高校雙語教師多為兼任,雙語教學教師都無法實現“雙語、雙文、雙能”的情況下,又無法專注于雙語教學,何談提高質量?又怎么能培養(yǎng)“雙語、雙文、雙能”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
2.教學方法落后與教學管理薄弱的原因。一是教師的認知有偏差。教育部規(guī)定“用外語教學的課程占到5%~10%,可以分步到位”?!胺植降轿弧笔菣嘁酥嫞且驗槿瞬艛鄼n,是不得已而為之,最終目標是“外語教學”??墒菍W術研究與教學實踐卻認為“雙語教學是使用兩種語言的教學”。二是教學方法落后是通病。首先講授式教學能滿足高校教學需要,因為高校教學特點是信息量大、專業(yè)性強、教師主導。其次教學方法落后根源于長期不重視教學。重科研而輕教學,重知識講授而輕素質提升。最后教研室名存實亡,教研基層組織缺失。雙語教學是新事物,其狀況更甚。三是無暇顧及課堂管理。語言能力或專業(yè)知識有限,要在54課時內系統(tǒng)講授規(guī)定內容,只能窮于完成教學任務,無暇顧及課堂管理。
1.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動力消失的原因。一是沒有適應大學環(huán)境。與中學不同,大學沒有高考壓力,遠離父母監(jiān)管,這要求剛剛脫離父母庇護、心理上還是孩子的大學生必須適應大學環(huán)境,增強獨立、自主能力。二是小目標實現,新的目標沒有樹立。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轉變成功,有的學生就放松約束,放任自流,加上學習壓力又小,導致學習動力不足。三是過高期望與現實的落差。曾經令人憧憬的象牙塔激勵著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是現實與憧憬還是有差距。此外,這還與教師教學水平、課堂管理以及學生的人生規(guī)劃有關。
2.專業(yè)基礎知識匱乏的原因是院系課程設置沒有通盤考慮。
3.學生英語水平不足以進行雙語學習。4年制英語專業(yè)的教師要從事雙語教學還須花時間來學習專業(yè)知識。大學二年級非語言類專業(yè)學生進行雙語學習,不僅專業(yè)基礎知識薄弱,而且英語水平也不足。一是“聽、說、讀、寫”熟練程度與使用強度不足;二是語言學習環(huán)境缺失;三是缺少雙語教學實踐課。
1.學校重視力度不夠。一是宣傳力度不夠,教師與學生對雙語教學認識都有偏差,認為雙語教學就是使用兩種語言的教學。二是政策傾斜力度不夠,師資匱乏,雙語教師課酬系數不高,課時偏少,評職稱等政策吸引力度不大。
2.缺乏系統(tǒng)性規(guī)劃。一是雙語教學師資發(fā)展沒有規(guī)劃;二是雙語教學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學科目標與教學目標模糊;三沒有評價體系[6]。
學院層面,一是課程設置不科學,課程之間不匹配、不銜接[6];二是以課程為單位、以班級為單位的教法、教學研究匱乏;三是雙語學習微觀環(huán)境缺失。
從學校層面看,要加大宣傳,改革現有制度,鼓勵教師提高綜合素質,改革教學方法,激勵學生端正學風,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方位支持雙語教學。一是領導重視,加強頂層設計與系統(tǒng)規(guī)劃;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制度保障體系建設;四是加強雙語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6]。
一是落實學校政策;二是協調教師、學院、學生;三是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四是組織教學研究,探討教學方法改革,轉變教學模式;五是創(chuàng)建雙語教學的微觀環(huán)境。
一是全面提升專業(yè)水平與英語水平;二是研究教學方法;三是精簡講解內容;四是加強教學環(huán)節(jié)管理。
一是端正學習態(tài)度;二是全面提升英語能力;三是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四是適度增壓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