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詩以才子的情懷和別致的視角為讀者解讀了不一樣時代與情感。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唐詩,融入獨特的個性體驗和思考,會挖掘出截然不同的思想與深度,這也正展示了唐詩的魅力和生命力:貼近現(xiàn)實生活,貼近讀者的心靈。唐詩重個性、重情感、重體驗、重文采的特點使得讀者難以還原唐詩的本色,體味“遮蔽”在綿綿詩情中的人文情懷,讀者當深品其意,把握詩人隱藏其中的情感進而弘揚唐詩精神。
關鍵詞:時代與情感;個性體驗;人文情懷
作者簡介:郭昊,女,1993年2月生于黑龍江省虎林市,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碩士。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3-0-02
引言:
唐詩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精神之花,也象征著唐朝歷經的風風雨雨。美麗、雄奇、憂傷、苦痛是唐詩的主旋律,讀罷唐詩,深感它離我們那么近,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充實著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它離我們又那么遠,玉潔冰清的情操,陽春白雪的浪漫,唐風雅韻的裊裊余香,那段風流與脫俗并進的歷史已漸行漸遠,成為一個遙遠的文化符號。筆者認為,借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詩人探尋到的最高境界來體現(xiàn)讀者對詩歌的深入思考較為精當——“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這句話想要告誡讀者:凡事要善于深入鉆研,理解本源,才能有切身感觸;思考之余,筆者從以下方面解讀了唐詩中“遮蔽”的詩心與詩情。
一、咬文嚼字品詩心
解讀唐詩時,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一種“遮蔽”,情境上的遮蔽、思想上的遮蔽和文字上的遮蔽。因此,想要走近詩人與詩歌,必須要知人論世,換位思考,這樣才能與詩人產生心靈上的對話,從而深入體味詩歌的情義所在。
詩人祖詠在一個寒冷的冬日參加科舉考試,那天大雪剛過,滿地潔白,天空已漸漸放晴,空靈明凈,詩人的心底也隨之變得明朗清凈。詩人參加科舉考試拿到的題目是《終南望余雪》,與這一天的情境與心情出奇的相似,于是詩人便下筆如有神助,揮毫潑墨,奮筆疾書,只見他寫道:“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毖┻^初晴,天空明朗,詩人極目遠眺,看到了鑲嵌在萬里空明下的一幅遼闊絢麗、蒼茫壯觀的圖景。面對此情此景,詩人感受到了興奮與驚奇,與此相伴的還有來自內心的寒涼,求功名而不得的惶恐。一場雪觸動了一顆傷感的心靈,一首詩抒發(fā)了一位士子的傳奇人生。
筆者結合詩人的境遇與歷史背景,尋覓到了詩境最初的源頭活水。追隨著祖詠的詩蹤,詩人細密的心思也得到了更好的理解,而其間遮蔽的情懷也被真實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筆者如同身臨其境,與詩人在瞬間完成了心靈的對話。
二、異彩紛呈詠詩情
采蓮是水鄉(xiāng)女子最擅長的專職,唱歌也是這些勤勞女子的最愛。雖然她們每日都要搖船勞作,甚是辛苦,但是她們擁有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農家女子懷著欣喜雀躍的心情,一邊勞作,一邊放歌,她們用嬉戲來減輕疲勞,用歌唱來改善心情,沉浸在屬于自己的清淡寧靜的世界里。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采蓮曲二首》用栩栩如生的畫面和淺顯易懂的細節(jié)為我們描繪了采蓮女子的亮麗青春。詩歌這樣寫道:“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痹姼枋拙湟晕镉魅耍枥L了年輕女子彩色服飾的亮麗與迷人。羅裙如荷花般亭亭玉立,荷葉似裙擺般飄飄欲舉,裙葉一色,渾然一體,動靜相宜結合的剛剛好,構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美人荷葉圖。在詩人細膩的筆觸下,筆者仿佛看到了水鄉(xiāng)女子燦若荷花的香腮笑臉,綠如荷葉的款款羅裙,感知到了女子熱愛家鄉(xiāng)與生活的默默情思。美貌女子的青春在詩人的筆墨中飛揚,多少愛慕與向往遮蔽在詩行間不足為外人道也。
青青竹葉,片片竹林向來是高潔情操的代表與寫照,同時又是謙謙君子清俊儒雅的化身。唐代詩人王維擅長寫竹,他筆下的竹子清逸脫俗,空明幽靜,詩人以竹喻己,他有一顆遠離塵囂,逍遙自在的詩心。王維在《竹里館》中寫道:“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绷攘葦?shù)語,遮蔽其間的詩情卻緩緩流露出來,一個人的世界清靜無為,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無功名利之誘惑,無社交之打擾。詩人與高潔的翠竹和皎潔的月光為伴,演奏出自心底流露的天籟之音。此詩當凝神細讀,方可解詩人回歸自然后悠然而發(fā)的一腔新曲。
三、花里世界看人生
昌黎先生韓愈的《晚春》借景抒情,托花言志,蘊含哲理,饒有趣味?!安輼渲翰痪脷w,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比缛袅私庠娙说娜松^往,便可知道,韓愈既是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才子,又是反對華麗辭藻,倡導奇險詩風的第一人。他欣賞楊花榆莢不懼流俗,漫天飛舞的勇氣并以花言志,借花說理,充分拓展了楊花的意蘊空間。通讀全詩,詩人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忠貞意志也從層層遮蔽中提煉出來。
元稹的《菊花》抒寫自己對菊花堅毅傲寒品格的贊美之情,詩人同時盛贊菊花的堅貞傲骨?!扒飬怖@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痹娭幸弧⒍删涿鑼懺娙艘驗橄矏劬栈ǖ木壒?,所以在住宅四周遍植菊花,菊花迎著爽朗的秋風燦爛開放,作者凝下心神靜靜地繞籬觀菊,以至于夕陽西下了也渾然不知。三、四兩句點明作者愛菊的主要原因,在秋寒的籠罩之下,鮮艷的百花都凋零枯萎了,然而菊花卻堅強盛放,凋謝在百花之后。菊花歷盡風霜而堅貞不屈,這是菊花的神韻,也是詩人遮蔽在全詩的情懷,更是他不畏權貴敢于耿直諫言,歷經貶謫卻心志堅貞的風骨寫照。
四、至真至誠肝膽情
王維在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寫了一場愁思百轉的離別雨,引人入勝,傳唱千年: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詩人與朋友別情依依,綿綿離緒難以排解,所有的思念、掛念、鼓勵、寄托、祝福等情感都融進一杯離別的酒中,詩人的深情也被這酒遮蔽其中。遙遠的陽關沒有風和日麗,鳥語花香,沒有萬木吐綠,黎黎青草,但是陽關有朋友溫暖的牽掛,有赤誠報國的熱血豪情與俠肝義膽。遠方動人的不是春色與風景,而是朋友傳至陽關的千古情意。
詩圣杜甫的詩向來飽含濃濃的沉郁之情,讀罷他含蓄深沉的詩句,細細品味遮蔽在字里行間的情思與況味,便會感受到他隱藏在詩行間的滿腔熱血與淋漓雅致,“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锷阶x書處,頭白好歸來?!倍鸥υ凇恫灰姟分性V說著他對多年未見的友人李白的思念與牽掛,全詩意濃情真,隱匿其間的赤誠情義直擊讀者的內心深處。全詩既言久而不見,思友心切,又顯牽念綿長,悠悠不盡。杜甫稱呼李白為李生則體現(xiàn)了他們純粹的忘年之交,超乎年齡的稱謂亦是一種不拘一格的清新筆觸,凸顯了杜甫對友情無比愛惜的心情。杜甫視李白為高山流水知音,他欣賞李白的才華,這亦是一座大山對另一座大山的仰望,是一條大河對另一條大河的呼喚。
結語:
讀罷唐詩,筆者深深感受到唐詩的洗練有力與干凈利落。唐詩理性與詩意同在,典雅中透露著深沉的力道,如同引滿的弓弦,具有內在的張力,豪情四射,詩人的才情橫溢其中,若隱若現(xiàn)。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他們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睘樾艞l,當今的學者與知識分子更應秉承這種崇高的責任和使命,并以之賦予生命厚度與重量。
參考文獻:
[1]論王維詩宗教體驗與審美體驗之融合[J].胡遂.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01).
[2]唐才子傳校箋[M].中華書局,傅璇琮主編,1987.
[3]王國維.人間詞話[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4]許昌才.戀上大唐詩生活[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5]祖詠及其詩歌研究[D].張春榮.上海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