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要:紅松是一種常綠高大樹木,別稱果松,是我國的重要樹種之一,原產地是在我國東北的長白山到小興安嶺這一帶,由于近年來的過度砍伐天然的紅松林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在我國被列為二級保護樹種。其生產力高,用途廣泛,紅松果和紅松木都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紅松的樹體高大,木材輕軟細致,紋理直,耐腐蝕性強,是建筑、橋梁、家具、枕木優(yōu)良用材。種子可以供藥用,也可以榨油供食用以及工業(yè)用。是產地主要造林樹種,又是觀賞樹。本文主要對紅松的果用價值進行分析。
關鍵詞:紅松果林;營建技術;混合林;人工選育
中圖分類號:S72文獻標識碼:ADOI:10.19754/j.nyyjs.20190215039
引言
紅松樹林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市場對紅松果的需求正在增長??梢宰鳛榻洕之a業(yè)帶動當地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對于當地果農的脫貧致富有很大的意義。
1紅松的選優(yōu)
在已有資料的基礎上對種植地進行全面勘察來進行紅松種植地的選優(yōu),選優(yōu)林分為天然林,中年林和成熟林,主要在中年林中進行選優(yōu),盡量選擇樹冠封閉度在0.6或以上而且沒有經過“大采摘”。選擇的紅松林需要生長健康,樹林整齊,均勻分布,沒有病蟲害。在人工紅松造林過程中,主要以中年樹齡為主。
紅松果林選優(yōu)的指標為:優(yōu)良林木面積應超過平均樹林面積的60%;優(yōu)選的紅松要求樹干直,具有小的銳度,樹皮的裂縫沒有扭曲,樹干自然;盡量選擇果實多果型長的樹。
選優(yōu)的方法為:在森林中間選半徑約25m內的紅松樹中,選擇約5棵左右做為樹種。對紅松樣本進行各種比較,經過多次選擇最終選出其中最好的樣本。
2培育嫁接苗
2.1培育幼苗
在培育紅松幼苗時,最好選排水性能好,土中營養(yǎng)豐富的坡地。通常用選擇年齡超過4a的幼苗。一般在春季,夏季和秋季之中選擇一個季節(jié)種植,其中在春季種植效果最好。
2.2砧木苗的培育
從當地種源中選擇四年生紅松幼苗作為砧木。砧木幼苗的標準是幼苗的高度,接近地的地方半徑相差不大,沒有病蟲害和刮痕等。砧木之間的距離定在12cm左右。在春季種下后及時除草,及時疏松土壤,并在6月中旬對其施1次肥。
2.3嫁接苗的培育
通過硬枝嫁接來進行嫁接時。要注意春季枝液流動的時間,在那之前在生長良好的紅松樹上取得嫁接穗。在嫁接接穗之前,應將接穗捆扎并冷凍,并在嫁接接穗時一次取穗。使用髓心形成層貼接法的時候,接穗的長度約為7cm,普通接穗的厚度約為砧木接枝部分厚度的3/4。按照接穗的粗細的不同分別嫁接到不同的砧木上,用刀片切削到髓心,砧木切到形成層為止,切削面要平整光滑,用繩子捆扎,從上到下,然后又從下到上捆扎2層。在接枝約25d后,接穗通常愈合,這時候就可以進行一些修剪。方法是切斷砧木的主枝和側枝的新枝。
3紅松果材林的培育
3.1新植林的培育
新植在培育過程中,幼苗周圍約0.5m范圍內的雜草應修剪掉,幼苗穴周圍的雜草暫時保留,為紅松幼苗創(chuàng)造側面遮陽環(huán)境,并在春季和秋季進行支撐。主要是為了讓幼苗長直,將周圍的土踩實,在夏天進行1次刀扶。在第2年也進行1次支撐。
3.2退耕還林地栽植紅松的培育
在退耕還林的紅松種植的情況下,第1年中要滿足對紅松幼苗對陰影的需求,保持周圍自然更新的苗木,每過2a清理1次周圍的樹木。種下苗木12a后,每過5a對周圍進行一次全面清理,要調查一下周圍的樹木,可以保留一定數量的楊樹等優(yōu)質樹種來利益最大化。種植幼苗約20a后,應以約20%的強度清理周圍的灌木,并根據需要清理周圍影響紅松樹正常生長的其他樹木。
3.3混交培育
云杉,日本落松和紅松混合種植可以增大樹林的穩(wěn)定性,可以體現混合培育的各種優(yōu)點。紅松和云杉在早期生長速度緩慢,而日本落葉松在早期生長迅速。同時種下后,日本落葉松能在短時間內生長完成可以為紅松提供必須的陰影,為松樹和云杉的遮蔭。除此之外榛子樹和紅松樹都是一種經濟效益比較高的樹,特別是在我國東北地區(qū),在當地是作為主要生產綠色無污染食品的經濟樹種被種植。如果把這2種樹有效的混合種植,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建立起紅松樹和榛子樹混合林,良好的經營模式,也可以作為建立混合林的一個參考。
植樹造林后8~15a,長勢好的紅松已經開始壯實。15~25a,此時,紅松已開始普遍結實,然后可以少量砍伐一些日本落葉松。這時候已經可以用作純紅松林,再經過2~3次砍伐后,最終種植成紅松林。
4紅松果林的營建
營建紅松果林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能獲得遺傳基因好,結果多的種子。為了達到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讓紅松林在人為的干預下形成理想的紅松果林。
4.1營建紅松嫁接果林
建造紅松果林地需要的地形及其營建方式。一片紅松嫁接果樹林需要一個平坦而開闊的地形,在陽光或半陽坡上,坡度較小。土壤優(yōu)選為深棕色土壤,肥沃,并且具有深層土壤。
紅松果林的配置。紅松嫁接果樹的無性系應不少于50個,最好可以超過100個,并種植在同一個大面積土地內。
紅松樹的種植密度。按照已有地的情況,一般紅松的種植密度在4m×4m左右最好。
紅松林的管理技術。人工授粉:紅松樹到了結果期而且松樹的花粉不足的時侯,可以進行人工授粉,給果林撒粉前14d左右。在紅松林中,選擇開花結果多的樹,從上面收集枝條,在室內進行培育并收集其花粉,在花可以受粉的期間進行人工授粉。一般隔幾天就進行2~3次授粉。
管理土地:補充土地里養(yǎng)分,開花的時侯進行施肥。
修枝整形:紅松的雌花主要長在枝條的頂芽周圍,所以有必要切割頂部以制作多個枝條頂部的平頂。
還需要根據其營養(yǎng)空間進行修剪和整形,并在春季樹液流動之前修剪有疾病和害蟲的分枝以及生長的弱枝。
4.2氣候環(huán)境
多種物種的生存在不同的密度條件下是森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條件。紅松是果材兩用的樹種,其生長特性獨特,對環(huán)境的要求較高。紅松適合在溫帶氣候中生長,潮濕偏冷的環(huán)境適合紅松生長,其對土壤的要求也比較嚴格不能太過干燥也不能太過濕潤。通常情況下,年平均溫度6℃,降水量800mm,濕度為70%時,是最理想的紅松生長環(huán)境。
對于可能危害到紅松林的害蟲或疾病如:大袋蛾、金龜子、紅蜘蛛、斑點病等都有一些辦法可以防治。敵百蟲可以有效消滅大袋蛾,樂斯本可以防止金龜子,敵敵畏能驅除紅蜘蛛。而斑點病的主要原因是病原真菌感染,如果不加以重視可能產生巨大的損失。
4.3經營模式
按照實際收集到的數據,實現木材和松果的最大產量是種植紅松的首要目的,為了向市場提供優(yōu)質木材和松果。在紅松果林的建設中,有必要通過各種措施進行工作,進行適當砍伐保留有用的植物,形成科學的種植模式。目前,通過改善紅松果樹栽培技術,根據紅松的年齡保留周圍不同的樹種,在這種經營模式下,可以實現木材和松果的雙豐收。
一般在25a后紅松幼苗成為純紅松林,成活率約為70%。為了為將來種植紅松果林奠定了基礎,紅松不僅木材的質量優(yōu)秀,而且紅松的松果作為一種綠色食品銷售,供不應求。紅松松果的經濟價值也隨著樹木的年齡在增加。近年來,紅松林是黑龍江省乃至全國林業(yè)經濟的增長點。
5結論
紅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國珍貴的樹種,具有廣泛的應用和較高的實用價值。在紅松果林管理技術中,選擇優(yōu)秀的品種,然后科學地進行移植培育,實現木材和松果的的雙豐收有效促進樹木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國義,張淑華,寧依萍. 紅松無性系果林建立技術[J]. 林業(yè)實用技術,2009(2):12-13.
[2] 盧華,劉錦波. 遼東山區(qū)紅松再生長的研究[J]. 林業(yè)科技,2016(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