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景觀與觀景
      ——城市跨河橋梁的空間營造研究

      2019-03-12 08:47:48賴亞平
      關鍵詞:跨河濱河橋頭

      賴亞平,龍 灝

      (1. 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重慶 401121; 2. 重慶大學 建筑城規(guī)學院,重慶 400044)

      0 引 言

      近年來,濱河空間相繼成為城市建設或城市復興的熱點??绾訕蛄阂云渚薮蟮捏w量、特殊的空間形式和存在時間的長久性創(chuàng)造或改變著城市空間環(huán)境,并對城市功能、城市景觀的塑造和居民出行活動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目前,大多數(shù)的城市跨河橋梁設計仍主要以工程學為出發(fā)點,圍繞橋梁本身的選址、功能、設計和施工技術等方面,很少有把橋和周圍環(huán)境關聯(lián)在一起進行整體打造。由于設計人員受自身單一專業(yè)背景的局限,缺少對諸如橋的空間組成定位、橋與城市周圍環(huán)境互動關系、橋與人的心理關系[1]等方面的思考,往往導致跨河橋梁對城市濱河空間景觀的影響及控制重視不足,造成大量與城市濱河空間缺乏有機聯(lián)系、環(huán)境品質低下的失落空間不斷涌現(xiàn)。與此同時,“橋歸橋”、“城歸城”各自為政的建設模式普遍存在,跨河橋梁與城市建設間的脫節(jié),給城市帶來了諸如形態(tài)整合、空間延續(xù)、活動需求等方面的問題[2]。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人們對城市人居環(huán)境品質的要求在不斷提升,處理好跨河橋梁與城市濱河空間關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愈發(fā)凸顯。促進跨河橋梁與城市景觀、濱河區(qū)功能空間和開放空間的有機整合,讓城市跨河橋梁在發(fā)揮交通功能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實現(xiàn)“景觀”與“觀景”的雙從價值,對優(yōu)化城市資源、提升市民生活與公共空間品質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1 跨河橋梁的空間構成與景觀特點

      “橋梁景觀”系指以橋梁和橋位周邊環(huán)境為“景觀主體”和“景觀載體”,利用橋梁結構進行建筑造型藝術創(chuàng)造,并結合橋型特點和橋位周邊環(huán)境,按照美學法則、功能需求創(chuàng)造出的以橋為中心的人工風景[3-5]。橋梁景觀中 “景”與“觀”的關系反映了人、橋、環(huán)境與生態(tài)的空間聯(lián)系[6]??绾訕蛄阂蕴鞛轫?、以河為底,周邊空曠開闊,因此理所當然地成為河流觀景軸線上的重要節(jié)點,她以其超凡的尺度、跨度和強烈的藝術表現(xiàn)力而讓人產生深刻的印象??绾訕蚩臻g連通了被河流分隔的城市開放空間,呈現(xiàn)出或直或曲的連續(xù)流動線性空間形態(tài),按空間構成主要分為橋頭空間、橋面空間和橋下空間。

      橋頭空間是指在橋梁端頭與堤岸相交疊合形成的公共空間,是橋梁與鄰接要素“統(tǒng)一、滲透、結合的關鍵所在”[7]。根據橋梁與兩岸道路的豎向交叉關系,橋頭空間可分為平交橋頭空間和立交橋頭空間,按物質構成要素包括鄰接的堤岸、道路、橋頭公園或橋頭建筑空間。橋頭空間景觀呈現(xiàn)出空間豎向關系豐富、可達性強、可識別性強、親水性、公共性的特征[8]。

      橋面空間是指在兩端橋臺之間,位于主梁頂面以上的區(qū)域,是實現(xiàn)車輛和人行通行的功能空間??绾訕蛄旱臉蛎婵臻g多以狹長的線性空間為主,具有強烈的指向性和節(jié)奏感。為了滿足通航或行洪要求,跨河橋梁的橋面距離水面需留出足夠高度從而具有絕佳的視野,能夠吸引人駐足和觀景。相對于城市腹地中的街道、廣場和公園等城市公共空間,其視線和景觀資源更為優(yōu)越。

      橋下空間是指在橋梁建設用地紅線范圍內,橋梁結構在地面或水面形成垂直正投影和遮陽陰影區(qū)域所覆蓋的空間范圍,由于沒有實質性的限定邊界,具有灰空間性質。橋下空間通常由于光照條件差、汽車尾氣和灰塵大、車輛噪音和振動明顯、可達性不暢導致空間環(huán)境質量處于劣勢。然而,跨河橋梁的橋下空間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可利用性,只要通過對橋下空間進行空間形態(tài)上的優(yōu)化,對其景觀進行打造,并與臨近濱河要素進行有機整合,發(fā)揮多功能利用價值,就可有效提升橋空間整體品質。

      2 橋頭空間營造

      跨河橋梁位于水陸空間系統(tǒng)的交匯點,得益于地處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橋頭空間成為城市濱河空間中極具活力的區(qū)域。橋頭空間擔負著機動車和人流集散的需求,發(fā)揮著整合濱河區(qū)周邊地段環(huán)境的重要角色。作為人流、車流相互交匯的區(qū)域,能吸引人在橋頭空間的聚集并產生各種活動。

      橋頭空間營造,應以整合橋位周邊空間資源,美化環(huán)境,提升活力和形象,延伸城市休閑空間為目標。要結合橋位處自然環(huán)境、歷史文脈和周邊建筑風格,并與跨河橋梁風貌和形象保持統(tǒng)一和協(xié)調。由于橋梁自身已是重要的景觀資源,橋頭空間還應做到觀橋與觀景相結合。橋頭空間離水岸較近,可以結合駁岸與水體邊界的處理,滿足人們親水的需求,通過設置親水設施增進人們與水的互動,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橋頭空間營造主要包括橋頭公園和橋頭建筑兩方面。

      2.1 橋頭公園綠地

      橋頭公園因橋而設,是跨河城市濱河空間中較為常見且普遍的一種公園。在橋與河岸銜接處的城市濱水公共空間中設立橋頭公園,是世界上大多數(shù)城市普遍而通行的做法。橋頭公園不拘泥于建設規(guī)模,大的可以與城市生態(tài)體系氣脈相銜,小的猶如口袋公園,伴隨著跨河橋梁呈斑塊狀散落分布濱河空間中,服務于當?shù)鼐用瘛?/p>

      布魯克林大橋橋頭公園占地約34公頃,是大型橋頭公園的典型代表。該公園的建設保留了工業(yè)海濱的特征,以可持續(xù)建造發(fā)展為設計理念,充分體現(xiàn)了多元互動性,促進了布魯克林地區(qū)的城市更新。布魯克林大橋公園通過重復使用原有建筑材料,使場地保持了歷史記憶;通過重新構建生物棲息地,設置雨水循環(huán)和雨洪管理系統(tǒng),使場地回歸自然。濱水花園采用自我維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了寧靜和諧的氛圍,使人們從喧囂的都市水泥森林中解脫出來回歸到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的自然環(huán)境(圖1)。

      圖1 布魯克林大橋橋頭公園Fig. 1 Bridgehead park of Brooklyn Bridge

      沿河而建的布魯克林大橋公園,視野開闊,是最適合欣賞曼哈頓天際線的地方。人們可以漫步河畔,也可以閑坐草坪或河岸,觀賞布魯克林大橋和曼哈頓大橋的雄姿。在橋頭設置的公共游覽園地和新建的一系列運動場地、社交和娛樂場所,為紐約市民提供了豐富而多彩的戶外活動空間。

      位于深圳前海合作區(qū)的3號跨河橋,采用不對稱的斜跨拱橋,不僅可以因地制宜適應該橋位不對稱的地形,還能充分結合濱河綠帶,將綠化景觀與橋梁景觀融為一體。橋頭綠地景觀緊緊圍繞著“鳳鳴”主題,通過景觀步道、綠化及休憩設施的布置,勾勒出鳳凰羽翼的意向。在橋頭空間設置座椅、硬質景觀、噴泉水景,營造出集休閑、健身、娛樂為一體的小型橋頭公園(圖2)。

      圖2 深圳前海合作區(qū)3號橋橋頭公園Fig. 2 Bridgehead park of No. 3 Bridge of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橋頭公園的建設能顯著改善橋頭空間的環(huán)境質量,美化城市景觀,彌合因橋梁建設而造成濱水沿岸公共空間連續(xù)性的割裂,為市民提供一個休憩游玩、運動健身和文化娛樂的場所,從而促進城市濱河空間與跨河橋梁的協(xié)同發(fā)展,同時維系濱河空間生態(tài)連續(xù)。橋頭公園處于濱水地帶,又與城市跨河橋梁景觀相絆相生,能最大限度讓身處其中的人們多視角近距離地觀賞橋梁建筑造型藝術,使“景”與“觀”的關系實現(xiàn)了緊密結合。

      2.2 橋頭建筑空間

      橋頭建筑俗稱橋頭堡。因地處道路和河流相交節(jié)點的樞紐位置,在形態(tài)上具有高度可識別性,是集中表現(xiàn)跨河橋梁景觀的重要標志。在古代,江河的險阻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橋梁作為渡河捷徑而成為攻守的要塞。早期的橋頭建筑基本上都是出于軍事防御的目的而建。如今,橋頭建筑已經失去了防御性的功能要求,更多地是從展現(xiàn)建筑藝術、整合橋頭公共空間的角度來建造。

      一般橋頭建筑平面布局方法主要為以下兩種:一種是在橋梁端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以橋頭主體建筑為重點,采用體量大、形體突出建筑造型,如西班牙托萊多阿爾坎塔拉橋和捷克布拉格的查理大橋;另外一種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橋梁端頭沿橋梁中軸線對稱布置,通過在橋頭兩側對稱加寬橋體空間,橋頭建筑在橋頭兩端以亭或塔樓對稱布置,形成宏偉莊重的建筑風貌,最典型代表就是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這兩座大橋的橋頭建筑巧妙地實現(xiàn)了江面上大跨度鋼桁梁和陸上小跨度混凝土引橋之間的過渡,將雙層橋面公鐵兩用鋼桁梁主橋與引橋完美融合為一體。在公路橋面人行道兩側設有觀景平臺,供過往行人憩息觀賞,憑眺江色。內部設有電梯和樓梯供行人上下,將人們在橋面和橋下空間的活動聯(lián)系了起來。

      建成于21世紀初的廈門海滄大橋是一座大跨度懸索橋,通過利用位于大橋橋頭的空腹三角錨錠的內部空間建造大橋建設展示館、中國橋梁百年回顧展示館和大橋管理監(jiān)控中心,實現(xiàn)了橋梁結構與建筑空間有機結合(圖3)。

      圖3 廈門海滄大橋橋頭錨錠和建筑空間Fig. 3 Anchorage and architectural space at bridge head of Xiamen Haicang Bridge

      3 橋面空間營造

      橋面空間一方面聯(lián)系著兩岸公共空間,使其滲透并介入到了河道空間之中,增加了濱河景觀體驗內容;另一方面,河道空間的開闊與空曠,又為橋面空間帶來了良好的視域廣度,增加了濱河空間的景觀視點。除提供到達彼岸的通道之外,還可成為人們在水域上方展開漫步、休憩和交往活動的場所。

      人在橋面空間中的行為主要分為“通行”和“駐留”??绾訕蛄禾幱诳绾拥貐^(qū)的中心位置,理應成為濱水駐留空間中的重要構成??蓪⒊鞘泄部臻g設計中一些駐留功能移植到橋上,吸引過橋的人們更長時間的駐足停留。

      橋面空間營造,應以提升人行過橋舒適度,創(chuàng)造復合多樣駐留功能,塑造優(yōu)質觀水開放空間為目標。根據橋面以上頂面覆蓋和兩側的圍合程度可將類型劃分為開敞型、半開敞型和封閉型。

      3.1 開敞型橋面空間

      開敞型橋面空間是指橋面兩側除人行護欄以外,沒有其他空間圍合隔斷,橋面以上沒有頂面覆蓋,從而未對橋面空間形成封閉,橋面空間與橋身以外的外部空間具有完全通透性或一體性。車輛行駛或人們行走在開敞型橋面空間,會感覺寬敞開闊,視野幾乎不受遮擋。

      橋梁造型和橋面空間形態(tài)隨著建橋技術的進步日益豐富,擺脫了過往橫平豎直的單一形態(tài)。開敞型橋面駐留空間可通過將步行空間局部放大、車行與步行平面分離,讓過橋人流與駐足人流適當分離、互不干擾。還可構建形態(tài)優(yōu)美的橋梁平面線形,通過橋面抬升或下降來營造橋面步行空間的景觀空間序列,使步行體驗充滿趣味性。將人行與車行空間立體分層布置,讓行人和機動交通在空間上完全隔離,不僅能減輕車輛運行造成的氣流、震動和噪音對行人帶來不適體驗,同時也能防止行人強行闖入行車區(qū)域,避免交通運行安全隱患(圖4)。

      圖4 人車分離的雙層橋面空間Fig. 4 Double deck space for separation of human and vehicle

      相對于車行橋梁需滿足高強度的結構受力和考慮建造難度,人行橋在造型上更具靈活性,其橋面空間營造也更具自由性。連接美國羅德島的普羅維登斯人行橋采用變寬和立體的橋面空間布置,將人行道局部放寬,在橋面布置休閑臺階、景觀綠化,通過營造形式豐富駐留功能和觀水空間,形成極具趣味的立體化、多層次流線導向體驗式橋面空間。普羅維登斯人行橋橋面空間是濱河健身步道的延伸,與兩岸濱水廣場無縫融合,創(chuàng)造出全方位、多視角的親水開放空間。該橋將城市廣場中的常用設施如座椅、花卉等“移植”到橋上,為人們提供交往、游憩、垂釣、駐足觀景或攝影等空間,豐富了功能并延長駐留時間,將成為當?shù)鼐用裣蛲男蓍e場所(圖5)。

      圖5 普羅維登斯人行橋橋面空間Fig. 5 Bridge deck space of Providence River Pedestrian Bridge

      3.2 半封閉型橋面空間

      半封閉型橋面空間是指橋面以上設有頂面覆蓋,橋面兩側空間局部圍合,既不完全開放也不完全封閉,橋面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具有半通透性。半封閉型橋面空間常以灰空間的形式出現(xiàn),能夠提供一定的避雨和防曬功能,當人們行走在該類橋面空間中,兩側的風景若隱若現(xiàn)。

      半封閉型橋面空間形式在古今中外早已存在。中國古代廊橋通常在橋面以上立柱構頂,橋面空間形成長廊式走道,橋廊兩側上半部分敞開,下半部分封閉。橋面空間直接面向水域并與水域空間取得良好的關聯(lián),具有良好的開敞流動性[9]。功能上,除了滿足行人通行的基本需求外,亦可發(fā)揮遮陽避雨、休憩、納涼、交流、聚會等作用。位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維奇奧橋和威尼斯的里亞托橋,其半開敞半封閉的橋面空間延續(xù)了兩岸街道空間的圍合形式,在保證城市商業(yè)氛圍連續(xù)的同時,滿足了行人過橋時觀水景的需要。

      半封閉型橋面空間形式也延續(xù)至今,高強度材料的使用和造橋技術的進步讓橋梁造型顯得更輕巧,橋面空間也能營造出更新穎的形式。由著名建筑師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設計的加拿大卡爾加里和平橋,在結構體系上是一個由雙重螺旋鋼管組成的管狀桁架,由螺旋展開的橢圓形橫截面,通過兩個切向半徑創(chuàng)造出半封閉橋面空間。橋身頂部被彎曲形狀的玻璃葉片填充起來,保護行人免受雨雪淋濕(圖6)。

      圖6 卡爾加里和平橋橋面空間Fig. 6 Bridge deck space of Peace Bridge in Calgary

      3.3 封閉型橋面空間

      封閉型橋面空間是指橋面以上具有頂面覆蓋,橋面沿橫向兩端空間圍合嚴實,將橋面以上的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完全隔離,內外空間幾乎不具有通透性。該類橋面空間遮風避雨功能強,但行人視野受限,人們行走其中難以體會和感知空間的流動性。封閉型橋面空間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建于近代的美國廊橋。

      現(xiàn)代橋梁采用封閉型橋面空間的案例并不多,位于西班牙薩拉戈薩省的帳篷橋則是少有的典型代表。這座模仿劍蘭花形的封閉式廊橋不僅是一座橋梁,更是2008年世界博覽會主要建筑之一。帳篷橋創(chuàng)造性地將“橋梁”和“展覽空間”相融合,在功能上同時承擔了博覽會入口處、跨河人行橋和展覽館。橋梁內部空間亦是展覽廳,為世博會的主題展覽提供展示空間。這座造型獨特的封閉式廊橋整個橋體均由曲線和曲面構成,頂棚由4座相互搭接的“帳篷”菱形截面在河流上方不斷彎曲伸展而成,既是結構的受力構件,也封閉和圍合了橋面,形成了一處處具有強烈視覺關聯(lián)的狹長空間,不但豐富了橋上活動內容,還吸引人們更長時間地駐足停留(圖7)。

      圖7 西班牙薩拉戈薩廊橋橋面空間Fig. 7 Bridge deck space of Zaragoza Corridor Bridge in Spain

      4 橋下空間營造

      由于在橋梁規(guī)劃和設計之初缺乏對橋下空間形態(tài)、美學和社會價值方面的關注,致使一些跨河橋梁的橋下空間在建成后即成為灰暗壓抑、利用形式單一、環(huán)境品質低下的失落空間。

      跨河橋梁橋下空間營造,應以盡量避免阻斷河流廊道生態(tài)的延續(xù),減小對城市濱河岸線環(huán)境的破壞,和對公共空間進行綜合性、復合化利用為目標??梢酝ㄟ^綠化來圍合橋下空間,既能軟化邊界,又能形成良好的生態(tài)效應。也可以從人的需求出發(fā),設置休憩設施(如座椅、臺階、樹池等)供人片刻停留坐下休息,既可形成景觀又能讓人觀景。還可以從休閑生活場景的營造,通過在橋下空間中合理適當創(chuàng)建一些具有游樂性、運動性、參與性和體驗性的游樂或健身設施,加入趣味性元素以吸引人們觀賞和游玩,以創(chuàng)造活力和增進人與環(huán)境之間互動,滿足人們交往與休閑的需求[10]。橋下空間營造具體可從空間形態(tài)、綠化配置和改善橋下采光等方面著手。

      4.1 空間形態(tài)

      跨河橋梁巨大的形體如同一把巨大的保護傘為橋下空間遮風擋雨,橋下空間景觀營造可充分利用橋體空間形態(tài),為人們構建一個可感知的開敞空間與視覺環(huán)境。

      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在武漢花山新城設計跨運河的橋梁,就是通過優(yōu)美的橋梁自身形體造型來營造橋下空間——利用橋面分幅鏤空的結構形式使得橋下空間得到了良好的采光,大量使用橫橋向布置的平行曲線桿件以形成流動的空間曲面,巧妙地解決結構受力問題并創(chuàng)造出雅致而優(yōu)美的橋下光陰效果(圖8)。

      圖8 武漢花山新城臨棕橋橋下空間Fig. 8 Space under Linzong Bridge in Huashan New Town, Wuhan

      在橋頭兩側位置設置供人通行、賞景用的階梯式通道,讓人們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到達河濱公園的另一端。優(yōu)美的橋下空間環(huán)境不僅能為周邊市民提供休閑娛樂和社會交往場所,也維系了濱水岸線公共空間的聯(lián)系。

      4.2 綠化配置

      在橋下種植綠化能夠豐富橋下硬質景觀層次,軟化生硬的結構表面,為橋下空間增添活力。若跨河橋梁的橋臺或錐坡太高,可以通過配置橋下綠化和借助攀爬植物構成綠色界面來緩解其形體突兀的不利影響。橋下綠化對橋下空間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有一定促進作用。通過與濱河綠地的結合,可以不阻斷生物物種的生存和遷徙,還能發(fā)揮滯塵降塵、削弱噪聲,吸附汽車尾氣等功效。

      橋下綠化對植物品種的要求較高,須根據氣候和地形特點,對橋下光照度、溫度變化進行調研,結合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堅持因地制宜原則,科學地配置抗逆能力好、生命力強的樹種或植物。橋下綠化還需結合橋梁的走向來考慮。東西走向的橋梁,橋下光照時間相對較長,橋下綠化在植物配置可結合橋下凈空條件分類種植,采用喬灌結合花草,形成自然和諧、層次豐富和季相鮮明的綠化效果。而南北走向的橋梁,因光照條件不利,在進行橋下綠化配置時,需選擇耐陰性強的植物并種植在光照條件相對較好的位置,以滿足植物生長要求。

      4.3 采光環(huán)境

      為了適應機動車通行量快速增長的需要,城市跨河橋梁需保證足夠的寬度,但寬橋梁體的遮蓋將會嚴重影響橋下采光,致使橋下空間過于陰暗,難以為人們提供足夠的安全感,也無法滿足植物對光照的基本需求。橋面水平遮擋是影響橋下空間自然采光的主要因素[11],而橋梁走向、橋梁寬度、橋下凈空高度、橋身材質和表面色彩、墩臺布置等因素都會對橋下采光造成影響。

      為改善城市跨河橋梁的橋下采光,在允許的情況下,應增加橋下高度和橋面寬度的比例,減少橋梁在橋下地面形成陰影區(qū),以有利于更多的陽光直射或通過漫反射進入。對于橋面寬度大并且橋面距離地面和水面距離較近的情況,在滿足項目建設用地范圍許可的條件下,可以結合橋梁結構布置的特點,通過梁體分幅和橋面開孔、使光線進入橋下空間,如天津海河上的大沽橋(圖9)。

      圖9 改善橋下采光的橋面布置方法Fig. 9 Deck layout method for improving lighting under bridge

      通過改善跨河橋梁梁底涂裝色彩、梁體和墩柱布置形式也有助于改善橋下光環(huán)境——如涂刷淺色或高光涂料,采用流線型或者大懸臂梁體結構,墩柱采用圓弧形同時盡可能縮小結構尺寸。另外,盡量控制臨近橋梁的建筑高度,避免種植形體高大、枝葉茂盛的樹木形成新的遮擋。橋下空間若得到充足的自然光,將有助于橋下空間綠化的連續(xù)性。

      5 結 語

      現(xiàn)代城市跨河橋梁已不再純粹以滿足到達彼岸的通行功能為目的。把跨河橋梁建造成既能實現(xiàn)交通高效通行需求,又具有審美價值,還能滿足人們對環(huán)境的要求和藝術審美享受,是新時期城市建設的要求。通過跨河橋空間景觀營造,實現(xiàn)“景”與“觀”的互動體驗,契合“以人為本”的城市發(fā)展理念,將有益于提升城市濱河公共空間品質,創(chuàng)造活力和實現(xiàn)多層次的價值。

      猜你喜歡
      跨河濱河橋頭
      舟橋兵:跨江跨河搭大橋
      觀賞草研究概況及其在太原市濱河兩路的應用
      城市濱河濕地生態(tài)景觀營造探索
      躋身特大城市,鄭州跨河發(fā)展大鄭北箭在弦上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4
      跨河特大橋懸灌梁合攏段施工技術
      中華建設(2019年5期)2019-07-05 07:44:40
      橋頭跳車研究
      中國公路(2017年15期)2017-10-16 01:32:08
      橋頭跳車現(xiàn)象防治措施
      中國公路(2017年12期)2017-02-06 03:07:37
      濱河濕地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價值探索
      等待候鳥——第五山城步道濱河區(qū)燈光設計
      燈與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橋頭牧歌
      克东县| 邵武市| 江口县| 大城县| 龙口市| 万宁市| 桐柏县| 南漳县| 赤城县| 灵宝市| 平乡县| 渝北区| 格尔木市| 滨州市| 中西区| 府谷县| 特克斯县| 庆阳市| 黄骅市| 新巴尔虎右旗| 库伦旗| 博兴县| 汕头市| 桓台县| 乌拉特后旗| 高碑店市| 化隆| 彭州市| 上栗县| 平乡县| 商河县| 卢湾区| 波密县| 西城区| 尼勒克县| 临城县| 鹤峰县| 泰和县| 内江市| 赣州市|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