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征 陜西省寶雞市中醫(yī)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保和丸這個(gè)看似平常的中成藥,卻是個(gè)資歷很深的“老前輩”,在金元時(shí)期就已經(jīng)存在,并沿用至今,是治療脾胃病的一個(gè)名方。
保和丸來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的《丹溪心法》,由山楂、 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組成,可以消食、導(dǎo)滯、和胃,主要用于食積停滯、脘腹痞滿、噯腐吞酸、口氣、矢氣臭穢、嘔吐泄瀉,舌苔白膩或黃膩。
方中幾味藥多是十分常見、常用的藥食兩用的中藥材,比如山楂、陳皮、茯苓等。其中,保和丸中的山楂、神曲、萊菔子都可以用來消食,但它們所擅長消化的食積類型不同,山楂最善消油膩肉類食物所導(dǎo)致的食積,神曲能消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可以消化面食、痰濁之積。方中陳皮、茯苓、半夏能夠理氣和胃、燥濕化痰,均是常用的理氣化痰的名中藥;連翹則可以清熱散結(jié)。本方藥性比較平和,又能和胃,故以“保和”命名。
在現(xiàn)代,保和丸常用來治療消化不良、小兒腹瀉、小兒疳積、慢性胃炎,也可用于小兒咳嗽、膽道感染、神經(jīng)性嘔吐、幽門不完全性梗阻、小兒蕁麻疹等。
保和丸雖然藥性平和,但也有禁忌。其組方配伍以消食為主,兼以行氣、化濕、清熱,故久病體虛、脾胃虛弱或偏寒者,以及體虛但無積滯者不宜使用。
在服用保和丸時(shí),還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diǎn):
1.服藥期間要注意清淡飲食,不宜飲酒或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膩的食物。
2.服藥期間,避免與含有人參、黨參、西洋參等滋補(bǔ)類藥物同服。
3.服藥三天癥狀無改善,或出現(xiàn)其他癥狀時(shí),應(yīng)立即停用,并到醫(yī)院診治。
4.對本品過敏者應(yīng)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5.身體虛弱或老年人不宜長期服用。
6.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jiān)護(hù)下服用;在應(yīng)用時(shí),其用法用量還應(yīng)咨詢專業(yè)醫(yī)師或藥師。
7.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需謹(jǐn)慎服用。
可以消食、導(dǎo)滯、和胃,主要用于食積停滯、脘腹痞滿、噯腐吞酸、口氣、矢氣臭穢、嘔吐泄瀉,舌苔白膩或黃膩。
保和丸有許多“姊妹”方,如《壽世保元》中的保和丸,包括陳皮、姜半夏、白茯苓、連翹、神曲、山楂、炒萊菔子、黃連,主要治療的是實(shí)熱型的反胃;《幼科發(fā)揮》中的保和丸由陳皮、炒枳殼、黃連(姜汁炒)、神曲、山楂、麥糵(炒麥芽)、炒萊菔子、檳榔組成,主治小兒濕熱食積導(dǎo)致的痢疾;《杏苑生春》保和丸由山楂、蒼術(shù)、白術(shù)、姜半夏、炒黃芩、白茯苓、橘紅、萊菔子、黃連、神曲、吳茱萸、連翹組成,用于有吞酸、嘈雜癥狀者。
《癥因脈治》中的保和丸,組成為萊菔子、山楂、神曲、麥芽、陳皮、甘草,主治食積與痢疾;《雜病源流犀燭》中的保和丸由山楂、姜半夏、黃連、陳皮、神曲、麥芽組成,主治食積、酒積;《傷寒大白》保和丸包括了山楂、麥芽、萊菔子、熟半夏、連翹、香附、枳殼,主要用來治療食滯中焦、生冷抑遏所導(dǎo)致的狂癥。
在藥房里,保和丸還有許多中成藥制品,如同仁堂的加味保和丸,由白術(shù)(麩炒)、茯苓、陳皮、厚樸(姜炙)、枳實(shí)、枳殼(麩炒)、香附(醋炙)、炒山楂、六神曲(麩炒)、炒麥芽、法半夏組成,主治食滯胃脘證,用于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呃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
在臨床應(yīng)用保和丸時(shí),也可根據(jù)患者癥狀特點(diǎn),隨證加減。如腹脹重者,可以加枳實(shí)、厚樸以消脹行氣;嘔吐者,可加砂仁、竹茹以和胃止嘔;兼脾虛者,可加白術(shù)、山藥以健脾;食積化熱明顯者,可加黃芩、黃連以清熱瀉火;大便秘結(jié)者,可加大黃、檳榔以通腑瀉下;打嗝頻繁者,加旋復(fù)花、代赭石;食欲不振者,可加雞內(nèi)金、炒麥芽、炒谷芽以加強(qiáng)消食之力。
推薦食積
食療方
遇到食積時(shí),除了辨證服用保和丸,還可服用中藥代茶飲和食療方來消食化積。
枳蘇陳皮飲
【材料】枳實(shí)9克、紫蘇梗15克、麥芽15克、陳皮9克
【制作方法】以上材料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煎30分鐘,取湯400毫升,代茶飲用。
【功效】健脾消食,對于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有較好的療效。
麥芽山楂飲
【材料】生麥芽15克、生谷芽15克、山楂15克、陳皮9克
【制作方法】以上材料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適量水煎30分鐘,取湯400毫升,代茶飲用。
【功效】有助消化,消解食滯,用于食積、消化不良。
蘿卜陳皮湯
【材料】白蘿卜60克、生麥芽10克、陳皮9克、生山楂10克
【制作方法】以上材料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30分鐘,取湯約400毫升,代茶飲用。
【功效】健脾開胃、增加食欲,用于胃腸積食、消化不良。
山藥茯苓薏苡仁湯
【材料】淮山藥、茯苓、薏苡仁各20克,陳皮6克
【制作方法】將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鍋中,煮水煲湯。
【功效】健脾化濕、消食導(dǎo)滯。其中,淮山藥可以健脾,茯苓、薏苡仁能健脾化濕,陳皮能起到很好的消滯作用。
提醒:全文涉及藥方與食療方應(yīng)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