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融媒體記者 / 文桂芳
大事記 10
“組組通”建設快速推進,“通村村”全面推廣應用。2017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啟動農村“組組通”瀝青(水泥)路、村村通客運三年大決戰(zhàn),2018年是關鍵一年,各項工程進展順利。貴州在全國率先開展“互聯(lián)網+農村客運”模式,“通村村”APP服務平臺2018年底實現縣縣全覆蓋。
為補足交通短板,解決農村群眾出行難問題,破解貧困地區(qū)基礎設施瓶頸制約,貴州在全國率先啟動農村“組組通”瀝青(水泥)路、村村通客運三年大決戰(zhàn),在全國率先開展“互聯(lián)網+農村客運”模式,“通村村”APP服務平臺2018年年底實現縣縣全覆蓋。
2017年8月7日,《貴州省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zhàn)實施方案(2017—2019年)》明確提出,貴州省計劃投入資金388億元,對全省3.9萬個3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村民組,實施9.7萬公里通組公路硬化建設。
2017年8月30日,貴州省召開2017年脫貧攻堅秋季攻勢暨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zhàn)啟動大會,發(fā)出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行動令。全省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zhàn)同步啟動,確保到2019年實現100%的村民組通硬化路。
自三年大決戰(zhàn)啟動以來,各方資源、各種力量加速向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聚集,貴州省委、省政府將其作為“四場硬仗”的首場硬仗集中攻堅,著力增強農村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農村產業(yè)、鄉(xiāng)村旅游的內生動力。
2017年,貴州省在西部率先實現21817個建制村100%通瀝青路、100%通客運的“雙通”目標。
目前,貴州省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累計已完成投資406.7億元,建成路面7.06萬公里,30戶以上村民組通暢率提高到92%,沿線受益群眾967.1萬人。
在貴州省啟動農村“組組通”道路建設項目之上,貴州高速集團下屬單位貴州智通天下公司,充分利用“組組通”和“互聯(lián)網+”與大數據技術優(yōu)勢,自主研發(fā)了“通村村”——一個新農村新生活綜合服務開放生態(tài)平臺。
“通村村”平臺的研發(fā)推廣,是貴州省交通運輸廳通過信息化與大數據技術讓更多農村群眾享受到改革紅利的一項重要舉措。項目于2016年底開始研發(fā),于2017年7月在雷山縣試運行,是全國首個解決農村群眾出行難、小件物流進山出山難的智慧交通調度系統(tǒng)。
2018年年底,全省88個縣(市、區(qū))建設完成“通村村”調度中心,系統(tǒng)部署上線,建成村服務站1500余個。平臺累計注冊用戶251800人,注冊客運公司757家,客運車輛47388輛,貨運車輛3076輛,駕駛員61436人,運營調度人員447人,全省累計產生出行訂單近3萬單,累計服務近30萬人次。
該平臺已獲得交通運輸部認可,明確為全國推廣項目,要求2020年要完成全國農村客運示范縣和大部分縣(市)普遍應用。
記者手記
2018年12月4日,記者走進畢節(jié)、六盤水、黔西南、安順4個市(州)、7個縣(區(qū))采訪。“人背馬馱”是各地村民提起曾經如何走出大山時說得最多的四個字。
路,是脫貧攻堅的基礎工程?!敖M組通”公路不僅是山區(qū)通向外界的橋梁,更是連接著村民們美好幸福明天的通道。
隨著“組組通”公路建設的實施,農村交通狀況逐漸得到改善,農村地區(qū)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發(fā)展優(yōu)勢,更多的特色山貨“走”出深山,徹底打通了農村群眾脫貧致富之路。
貴州省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zhàn)對全省3.9萬個3 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村民組實施通組公路硬化建設。圖為黔東南州從江縣加勉鄉(xiāng)通村公路。(貴州省公路局供圖)
【故事連線】
盧家高山組通路記
“以前我們運東西,還得靠馬來馱?!痹谪懾S縣北盤江鎮(zhèn)的者顙村盧家高山組,村民黃國興家靠種植烤煙維持生計。他到鎮(zhèn)上賣烤煙只能靠人挑馬馱,“每次到鎮(zhèn)上,要走上1個多小時的山路”。
盧家高山組是一個典型的布依族自然貧困村寨,由于海拔高、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給群眾出行造成極大的困難。過去的交通運輸方式往往依靠人挑馬馱,道路不通成為了群眾致富的絆腳石。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全省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zhàn)的號角吹響,北盤江鎮(zhèn)開始了脫貧攻堅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的首場硬仗,決心徹底打通“最后一公里”。盧家高山組修通了4.5米寬、15厘米厚的硬化路,結束了盧家高山組不通車的歷史。
盧家高山組地處長田鎮(zhèn)、平街鄉(xiāng)、北盤江鎮(zhèn)三鄉(xiāng)鎮(zhèn)交界處,通組路拉近了三個鄉(xiāng)鎮(zhèn)涉及三個村組約1500人的交通距離,村民的生活因路而變。
因為運送材料方便,家家房屋都翻新。路通到家門口,村民們也買了摩托車、三輪車,轎車也漸漸多了起來。
“現在方便多了,坐車15分鐘左右就到鎮(zhèn)上了?!币驗閯诹Τ杀緶p少了,黃國興擴大了烤煙種植面積,年收入由原來的5萬元增加到現在的8萬元。
“路修到哪里,烤煙就種到哪里?!北北P江鎮(zhèn)副鎮(zhèn)長盧府告訴記者,現在盧家高山組的烤煙種植面積猛增至2000余畝。
記者看到通組硬化路兩側搭建起20個食用菌種植大棚。村民黃國華說,一個棚可以產5000多斤食用菌,他已收入2萬多元?!斑@條路對我們來說幫助太大了,過去冷冷清清的村寨現在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