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青
人在世上,總要做事。沒有誰什么事也不做,就成了一個好人、一個成功的人。世上沒有這樣的好事。都得做事,而且,最好做成功,這樣,效果才最好。
可是,人一旦做起事來,就容易急,并且急于求成,如果有種做法能縮短過程,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采用這種做法。如果真這樣做,那么就說明他們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規(guī)律,任何事都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而所謂的規(guī)律,就是事物自身本來就有的節(jié)奏、速度等,任何人都不能把它給打亂,如果把它給打亂了,那么就會破壞它們自身的規(guī)律,往往適得其反。古人拔苗助長就是明證。
人要急于得到某種結(jié)果,這本身就是一種目的。一個人一旦有了目的,他就會把目的放在心上,結(jié)果給自己帶來一種負(fù)擔(dān)。而目的本身并沒有重量,所有感覺到的重壓,往往都源于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做起事來,往往就會累,就會搞壞一些事。就是說,你越想著一件事,你就會越做不好它。古人云:“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就是這個意思。心機(jī),往往是個壞東西,太容易攪亂你的心。
倉央嘉措在一首詩里寫道:“一百棵樹木里,選中了這棵柳,年輕的我哪知道,樹心早已腐朽?!笔聦嵕褪沁@樣,你越是想好事,好事就越是不想你。可見,做事必須要順其自然,否則,很多事往往只能泡湯成幻影。
著名作家王小波說:“在我看來,春天里一棵小草生長,它沒有什么目的。風(fēng)起時一匹公馬發(fā)情,它也沒有什么目的。草長馬發(fā)情,絕非表演給什么人看,這就是存在本身。我要抱著草長馬發(fā)情的偉大真誠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羞羞答答地表演。在我看來,人都是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p>
在王先生看來,順其自然地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才能做出成績乃至成功。
其實,我認(rèn)為,這個世間,有我們看不見的軌道在那里,不管你看到看不到,它都在那里。誰若偏離了它,那么等他的只能是災(zāi)禍——不能繼續(xù)前行了,只能把自己和夢想都擱淺在那里。如果想再續(xù)前緣,那就得將自己扳回軌道上來,繼續(xù)前行。
每次考完試后,總有學(xué)生對我講,他擔(dān)心考不好,結(jié)果真沒考好。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或感受。要知道,順其自然,是把一切事情做到極致的法寶,更是遇見更好自己的法寶。
當(dāng)然,順其自然,不是說自己到了什么境地就待在什么境地里聽天由命,而是說自己不管遇到怎樣的情況,都要敢于面對、接受它們,但不能成為它們的俘虜。
唐朝一個禪師喜歡蘭花,因此他做了一個花架,上面放了很多盆蘭花。有一天,他要出去云游,于是把照顧蘭花的任務(wù)交給了他的弟子們??墒牵捎诓簧?,一個弟子在給蘭花澆水時,把花架弄倒了,于是摔壞了不少花盆??粗坏乩墙宓奶m花,這個弟子很是害怕,怕師父生氣。可是,師父回來后,卻并沒有生氣。他不解,問其故,師父就說:“我種蘭花,一是為了以香花供佛,二是用來美化環(huán)境、陶冶情操,并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就是說,蘭花的得失,沒有影響他心中的喜怒。
其實,人生本身就充滿了不測和變數(shù)。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詩人周夢蝶說得好:“我選擇以水為師——高處高平,低處低平。”就是說,不管身處怎樣的境地,都要放平心態(tài),不能耍脾氣、使性子,要知道,任何不順都是生活的內(nèi)容。尤其在不順時,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來。正所謂:“時窮節(jié)乃現(xiàn)?!迸_灣作家張曼娟得知地震發(fā)生時,還在書房里寫作。是的,面對那些意外時,你慌張、恐懼不但無用,而且還會引起更大的騷動、混亂。
有些人因為遭遇意外而心灰意冷進(jìn)而一蹶不振,也有些人因此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最終誤入歧途,顯然,他們將從此跟美好的未來和更好的自己失之交臂。只有很好地做到順其自然,他們才能遇見美好的未來和更好的自己。這就像田里那些青苗一樣,不管遭遇晴天麗日還是狂風(fēng)暴雨,都要堅持自然生長,只有這樣,它們才能遇見更好的秋天和果實。
(摘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