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收藏?有的聊(下)

      2019-03-01 08:59:36周汶川
      北京紀事 2019年3期
      關鍵詞:古玉文化

      周汶川

      玉獸面

      千年古玉斯文掃地

      古玉,自打宋朝起就是文人雅士推崇的古董,商賈官宦一般很少收藏。因為古玉跨越歷史最長,型制品種最多,用途寓意最深。不用說,玩古玉最要見識也最要眼力。與一般盆盆罐罐的器物不同,您要是不了解點兒史前文化、商周禮制、春秋人文、秦風漢貌之類的相關史料;要是不懂點兒玉石類別、工藝始源、風俗演變、型紋內涵之類的相關知識,恐怕還真沒底氣和別人說您是玩古玉的。乾隆爺是最附庸風雅的皇上,他酷愛古玉,敢在上古玉琮上題辭,敢在千年古玉上作詩??烧纨?zhí)熳右矝]擋住一時“露怯”,一拍腦門兒把玉琮當成了“花插”。害得紀曉嵐大學士頂“犯上之罪”婉言糾正。

      如今可不是這樣了!大眾收藏讓古玉斯文掃地。

      千年古玉可以在農(nóng)村“專業(yè)化生產(chǎn)”,稀世古玉可以在地攤兒上唾手可得。

      什么東西一世俗化,學問、高雅就成了臭狗屎。于是,那些“靠嘴給人家掌眼”的師爺們說了:“哪兒有那么多說道兒,我什么都不用看,一看沁就知道!”

      “古玉必看沁”成了當今辨識、鑒定古玉的唯一法則。

      一件古玉蘊含的歷史信息再多,架不住人家只看沁。自然也就可以滿嘴“胡吣”了:什么血沁、土沁、水沁、石灰沁、霜塵沁、薄霧沁、金釘沁、花臉沁、黃香沁,等等。不等您問,聽都能聽暈了!有人像寫論文似的總結出“三十四大沁種”,還有人別出心裁地把“年輕人長青春痘,上年紀長老年斑”的規(guī)律按在古玉上,還附圖標稱:500年長什么沁、1000年長什么沁、3000年長什么沁、5000年長什么沁……您別說,這圖文并茂地一忽悠,還真有人“點贊”。

      我就納了悶兒了,這來不來成百上千年的變化是哪位先人幫他做的“觀察記錄”呢?莫非他能“穿越”?或許他就是傳說中的“八千歲”?反過來,人家還告訴您假沁是怎么做的。所謂“血沁”就是把玉縫在狗腿里,過個三年五載再開刀取出來。于是就有了絲絲紅沁!聽著就血淋淋。您甭細琢磨,不管什么狗血羊血,干了以后還是紅色的嗎?蒙誰呢?說到造假的各種方法,人家能談古論今、口若懸河,例舉“水煮”“油炸”“提油”等等百年絕技。也搭上一般造假都秘不示人,咱也看不見。光聽這些詞自個兒只能從早點攤“炸油餅”“煮混沌(餛飩)”中去體會。

      說實際的,不管真沁假沁,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沁”是什么?怎么來的?

      所謂沁,就是玉質受到酸堿浸蝕經(jīng)化學反應而再生的其他物質,或是其他物質在一定地質條件下對玉質產(chǎn)生了置換。說白了,化學反應是產(chǎn)生沁的重要條件。無論分解還是化合都離不開必要的催化條件:空氣、水分、溫度、壓力、PH值變化,等等。如果這些催化條件不斷變化,化學反應就不會停止,所謂沁也就不斷變化。古玉所處的條件(無論地質條件還是環(huán)境條件)不同,所接觸的物質變化不同(如:墓土、葬器、尸腐等),所經(jīng)歷的溫度差別、空氣濃度、水分質量不同,其分解與化合的狀態(tài)和物質必然不同。因而,甭說“三十四大沁種”了,就是后面再加兩個零,也不足以涵蓋這么復雜的化學變化所產(chǎn)生的沁!再往深點說,您看似一樣的沁也不見得是相同條件下同一時間產(chǎn)生的。

      在這方面造假的人比裝懂的人“專業(yè)”。筆者看過兩處“古玉專業(yè)化生產(chǎn)基地”,那里沒有“炸玉”的色拉油,也沒有做“血沁”的養(yǎng)狗場,各種化學試劑和化學染料倒是品種齊全。人家說了:“現(xiàn)在科技這么發(fā)達,給玉弄點像沁的樣兒,上點像沁的色兒不是什么難事!這和家里做飯差不多?!蹦犅?,作假沁都和做飯差不多了,您還看得過來嗎?這吃飯的要是和做飯的較勁,還能有好嗎?

      話還得說回來,既然有的古玉上有沁,“鑒玉看沁”也是鑒別方法之一。您甭管別的只需懂點初中的化學知識,了解點長期緩慢的化學變化與短時間快速反應的化學變化,在肌理、顏色、狀態(tài)上有什么不同就行了。至于沁的顏色黑點紅點,看上去薄點厚點,都不重要。更不用凝神費力地去分什么牛毛沁、螞蟻腳之類的虛幻形態(tài)。

      一句話:不管怎么看都得看“相”,而不是看“皮”。因為咱鑒別的是“古”是“玉”,而不是別的什么東西。

      “觀其型制,辨其紋飾,察其工法,分其沁色”,是自古以來辨識古玉的正循正道。如果您沒有足夠的知識,按所說的順序來,也千萬別反過來先看沁。這和看人一樣,要是愣咬著“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就不是穿的這件衣服!”那笑話可就鬧大了。

      順便提一句,常言道“好玉不沁”是指如果玉質細密,置放條件干燥穩(wěn)定,千年古玉而無沁是很常見的。遇到這種極品珍藏,那些專門看沁的師爺們恐怕就“暈菜”了。面對光氣如新的古玉,客氣點的說“不看好”,牛大點的干脆斷“不對”,這在當今也是很常見的。其實自古以來,玩玉人就有“沁不破相,色不掩玉;臟沁不入手,殘相不入藏”的說法。古玉藏品中無沁上品占多少往往和收藏家的品位、水準成正比。拿出一堆灰頭土臉的粗工劣石您就甭和他聊了。那不是“收藏”,是“收臟”。

      為喜愛而“收”,為珍惜而“藏”

      說來說去,玩收藏玩的是文化;玩古董玩的是知識。收藏品(特別是古董)有個“倒逼功能”,它逼著您琢磨這是干什么用的?哪個年代的?為什么會這樣……為了一件愛不釋手的玩意兒翻史書、查資料、去博物館、訪發(fā)祥地,廢寢忘食、反復揣摩、癡心入境、樂此不疲,正是收藏的樂趣和魅力所在。

      知道得多了,見識得廣了,日積月累把自己玩成個“知識分子”決不是不可能,至少真正能玩收藏的人都不會太俗。所以,早年間古玩店的老板都端著一副不卑不亢的“雅范兒”,送顧客出門自己從不邁出門口,那意思是:我雖然是個開店的,可我“求識不求客”,犯不上巴結您。這點和其他買賣家比還真是個特色。

      話還得說頭里,所謂收藏您得為喜愛而“收”,為珍惜而“藏”。

      要是成天想撿漏兒發(fā)財,不是盯著拍賣行拍出了什么東西多少錢,就是看著電視節(jié)目去聽忽悠價值多少,地攤上淘個東西就盼著是“國寶大漏兒”,心里除了一個“發(fā)”字沒別的念想兒。一旦到了這份上,甭說琢磨“尋根問源”了,就是別人說個“不對”,您都得跟人家急!明明知道自己心里沒底,寧可掏個比這物件兒還貴的價錢也得弄個“鑒定證書”。自己還沒“發(fā)”呢,先按師爺?shù)墓纼r比例給人家掏一大筆銀子。這么玩收藏可就真是玩的“心跳”了。

      所謂“古董”早年間稱“骨董”,意思是歷經(jīng)年代化腐,唯以內珍存留。

      面對百年傳承、千年遺存,咱們要懷有敬畏之心。物涵時光,一型一制、一圖一文、一斑一銹,無不積蓄深厚的歷史信息。哪怕只是古錢一枚,有幸親自過手也是機緣難得。談到機緣,聽年輕人唱過一句歌詞:“你要讀懂我的心?!蓖媸詹匾惨粯樱澳阋x懂手中物”。交友懂心說出了一個理兒:不能心懷私念;收藏懂物也道出了一個理兒:您別想入非非。收藏確實有價值,但沒法標價錢。藏品按價錢一出手,與您的收藏就算斷了關系了。把收藏與買賣攪和在一起非“二糊”不可,打著“收藏”的旗號,看別人有件東西賣了一百萬元,自己也想尋摸一件弄個一百萬元,不打眼兒才怪!不信您試試,哪位師爺要是給您淘來的東西也估了個一百萬元的價,您兩折賣他,問他收不收?

      話說回來,收藏圈里以物易物來豐富藏品,尋緣割讓為了不斷傳承,也是正常之舉,無可厚非。這和做古董買賣不是一回事兒。

      收藏文化涵養(yǎng)于心

      上學時,我們對著課本聽歷史;玩收藏,我們拿著實物看歷史。看得仔細就掌握得全面,看得深入就理解得深刻。全面掌握要引經(jīng)據(jù)典,深刻理解要追根溯源。一個小物件讓一位收藏家研究一輩子的事,自古至今就不在少數(shù)。

      “文化”這詞是咱中國人最早發(fā)明的,源于《易經(jīng)·賁卦》:“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說收藏屬于文化是因為其中蘊含太多的歷史人文?,F(xiàn)如今有的電視臺把“收藏”歸在“理財”欄目,真不知道是哪位少爺少奶奶的創(chuàng)意?

      既然“全民收藏”已然成勢,咱犯不上拿文化嚇人,也犯不上一聽文化倆字就怵。說白了,經(jīng)歷本身就是文化。這和念過多少書、上過多少學沒太大關系。您要是在哪個類別、哪個專題的收藏中有所建樹,能以物說史,以史辨物;觀其型而知其源,察其貌而知其意;您肯定就是有文化的人!那些識點皮毛就在收藏圈攪和的掮客,打死也不敢和您比功論劍。

      筆者有一位藏友喜愛書畫,如今年逾花甲,上學時正趕上鬧紅衛(wèi)兵,論學歷也就相當于初中文化。此人家境一般,個人藏品也寥寥可數(shù)??扇思?guī)资陙聿粓D擁有,到處看畫兒學畫兒,甚至癡迷到凡書畫名人傳記必讀,凡名人書畫冊集必看的地步。帶著面包泡博物館,坐著火車硬座訪外地畫院。如今,談起魏晉書風、唐宋流派、明四大家、清四大王、揚州八怪、近代名家的風格特色如數(shù)家珍。有一回,幾位好友把倪瓚、沈周、任伯年、黃山壽、吳昌碩、陳半丁、錢松喦等人的畫作遮住名款讓他鑒別,人家一一歸屬,毫無差錯!而且能說出創(chuàng)作的大概年代。您說人家有沒有文化?您說他不是“大家”誰是“大家”?

      擎盤玉人

      想起那些個憑著一知半解就在媒體上秀的“專家們”,胃里就不好受;看著全國拍賣齊白石作品的總量已然到了他老人家兩輩子畫不完的境地,就不知說什么好!

      聊了半天,其實就是幾句話的事兒:

      收藏求真,求的是真知識;

      收藏是文化,文化得涵養(yǎng)于心;

      收藏是財富,但不能為了財富去收藏;

      收藏是樂趣,只有為了樂兒才能體會“趣”。

      收藏的境界是自己內心于藏品之外的豐富,只是別人看不見罷了。說白了,收藏是您自己的性情所為,最好不受外界亂象的干擾。

      同為華夏子孫,咱們有上下五千年可考可溯的文明史,咱們有無以盡數(shù)、人文厚積的歷史遺存,這是中華文化承傳的天之大幸!也是我們永遠探究不完的民族德行與先祖智慧。

      筆者祖上的書齋名號是“不知堂”,家父在世時我曾問過“不知”二字何意?原來取于《道德經(jīng)》老子言:“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以此作為收藏銘訓。

      《道德經(jīng)》第七十一章還有一句話:“知不知,尚也;不知知,病也?!?/p>

      玩了收藏才明白自己不知道的多了去了,用文點的話說,未知領域永遠大于已知領域。盡管這把年紀還得抓緊學,別讓人家笑話咱“有病”。

      (編輯·宋冰華)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歡
      古玉文化
      誰偷了古玉?
      百花園(2023年11期)2023-12-06 14:04:55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誰遠誰近?
      牛 人 荊歌
      南方周末(2015-03-05)2015-03-05 23:39:22
      古玉收藏亂象:餡餅?陷阱?
      藝術品鑒(2014年9期)2014-04-29 00:44:03
      溥儀的本領
      意林(2009年23期)2009-05-14 16:48:40
      怎樣養(yǎng)護古玉
      古浪县| 浮山县| 乐至县| 余江县| 临泽县| 宾川县| 康保县| 磐安县| 保靖县| 锡林浩特市| 吴旗县| 土默特右旗| 湘阴县| 西和县| 安新县| 兖州市| 宁夏| 贡觉县| 阿克陶县| 尚志市| 甘德县| 曲周县| 轮台县| 屏东县| 湟中县| 印江| 民和| 永新县| 大宁县| 沿河| 息烽县| 岳阳县| 梁河县| 左权县| 墨竹工卡县| 兴安县| 连平县| 溧阳市| 盈江县| 黔东|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