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占君,王世民
天津市寧河區(qū)醫(yī)院 (天津 301500)
分娩疼痛是產婦生產過程中的生理性疼痛,具有陣發(fā)性、鈍性、逐漸增強等特性,分娩疼痛不僅增加產婦的分娩痛苦,還將影響產婦心理狀態(tài),使其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進而導致產婦機體兒茶酚胺水平升高,延長產程,還可能造成胎兒宮內窘迫,增高剖宮產率[1]。因此,目前分娩安全及無痛分娩是臨床關注的重點問題。近年來,隨著人們逐漸了解自然分娩的優(yōu)點及剖宮產并發(fā)癥等情況,多數產婦選擇陰道分娩,且對無痛分娩的要求也逐漸提升。為解決產婦分娩疼痛、分娩恐懼、過度擔憂胎兒安全、擔心麻醉藥物不良影響等問題,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的無痛分娩方案十分關鍵。無痛分娩主要指通過各種方法緩解或消除產婦的分娩疼痛,保障母嬰安全,降低產后抑郁發(fā)生率,還可有效提升產科服務質量,實現社會人文關懷[2]?;诖?,本研究對無痛分娩技術現狀與研究進展進行以下綜述。
導樂分娩主要指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專業(yè)導樂人員全程陪同,提供心理情感支持及分娩技術指導,并配合導樂分娩鎮(zhèn)痛儀,可緩解產婦負面心理,減輕其分娩疼痛。入院時,導樂人員對產婦講解分娩的生理特性,積極解答產婦及其家屬疑問,減輕其心理負擔,幫助產婦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產婦宮口開至3 cm時,連接導樂分娩鎮(zhèn)痛儀,結合產婦舒適度調節(jié)電流強度,待宮口全開關閉。陳亞兒[3]研究中對400名單胎初產婦進行分組,對照組200名產婦采取常規(guī)方法分娩,觀察組200名產婦采取導樂分娩。結果發(fā)現,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均較對照組短,出血量較對照組少,順轉剖發(fā)生率、新生兒窒息率及胎兒窘迫均較對照組低,表明導樂分娩的應用有助于促進產婦自然分娩,可縮短產程,減少產后出血,降低順轉剖發(fā)生率、新生兒窒息率及胎兒窘迫率。劉露等[4]研究中對122名高齡單胎初產婦進行研究,其中對照組未行導樂分娩,導樂組行導樂分娩。結果發(fā)現,與對照組相比,導樂組剖宮產率較低,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均較短,新生兒窒息率降低,表明導樂分娩配合鎮(zhèn)痛治療儀對高齡初產婦的自然分娩具有促進及支持作用,還可降低剖宮產率,提升分娩質量。
自由體位分娩屬于人性化產程服務模式,主要指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自主選擇舒適的分娩體位,包括站位、跪位、坐位、蹲位、趴位、斜靠、走等,可提升產婦舒適度,更加配合助產士;產程進入活躍期時可將站位、蹲位及坐位作為主要體位,既可有效矯正胎兒方位,縮短產程,又可減少產后出血,降低新生兒窒息、胎兒宮內窘迫等發(fā)生率,提升自然分娩率。鄧燕和俞麗麗[5]研究中對141名產婦進行分析,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體位分娩,實驗組采取自由體位分娩,結果發(fā)現,實驗組順產率較對照組高,剖宮產率、宮頸裂傷、會陰側切、會陰Ⅰ度裂傷發(fā)生率均較對照組低,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及總產程均較對照組短,產后出血量較對照組少,表明自由體位分娩可加快產程進展,提升順產率,降低生殖道損傷及產后出血發(fā)生率。高艷玲等[6]對110名產婦進行研究,對照組采取傳統臥位分娩,觀察組采取自由體位分娩,結果發(fā)現,觀察組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高,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及總產程均較對照組短,產婦并發(fā)癥及新生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表明產婦自由體位分娩有助于減少生產時間,提升陰道分娩率,保障母嬰安全。
音樂療法主要指通過科學、系統的音樂特性,實現心理、情緒及生理的整合,進而消除產婦負面心理,轉移疼痛注意力。音樂療法通過不同音樂節(jié)奏對不同產程宮縮程度的產婦進行干預,并根據產婦喜好適當調整,可選擇輕音樂、舒緩優(yōu)美的古典音樂等。錢虹等[7]對130名產婦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52名產婦采取一般心理干預,觀察組78名產婦采取音樂干預及心理干預,結果發(fā)現,觀察組疼痛反應較對照組輕,陰道分娩率較對照組高,產程時間較對照組短,產時出血量較對照組少,表明音樂干預對產婦心理產生良好影響,可減輕分娩疼痛,促進產程進展,提升自然分娩率。何平平等[8]對120名高齡初產婦進行研究,對照組60名產婦采取常規(guī)健康教育及產程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音樂療法,結果發(fā)現,實驗組順產率較對照組高,陰道助產及剖宮產率較對照組低,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均較對照組短,產后出血及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較對照組少,表明音樂療法可改善高齡初產婦的分娩結局,提升自然分娩率,有利于母嬰預后。
硬膜外阻滯麻醉主要指硬膜外間隙阻滯麻醉,將局部麻醉藥物注入硬膜外腔,具有阻滯脊神經根的作用,使支配區(qū)域產生暫時性麻痹。分娩過程中,待產婦宮口開至3~4 cm時,由麻醉師行硬膜外阻滯麻醉,于腰3~4間隙處穿刺,注入麻醉藥物,并利用鎮(zhèn)痛泵持續(xù)給藥,劑量6~8 ml/h,并根據產婦疼痛程度及安全情況調整用藥劑量及時間,宮口全開時停止給藥。劉丹娜等[9]對197名產婦進行研究,對照組102名產婦采取常規(guī)分娩方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硬膜外阻滯麻醉鎮(zhèn)痛,結果發(fā)現,觀察組產婦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及剖宮產率均較對照組低,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神經評分、產后出血、陰道助產及新生兒窒息率對比無明顯差異,表明硬膜外阻滯麻醉用于分娩鎮(zhèn)痛對新生兒無明顯影響,可減輕產婦疼痛,且安全性較高。王娟等[10]對216名產婦進行研究,對照組108名產婦采取非藥物性分娩鎮(zhèn)痛,觀察組108名產婦采取硬膜外阻滯麻醉分娩鎮(zhèn)痛,結果發(fā)現,觀察組分娩期疼痛程度較對照組低,宮口擴張速度較對照組快,活躍期及第三產程時間均較對照組短,兩組產后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表明硬膜外阻滯麻醉用于分娩鎮(zhèn)痛對母嬰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加快產程進展。
腰硬聯合麻醉鎮(zhèn)痛又稱為區(qū)域麻醉,主要結合椎管內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兩種麻醉特點,加強麻醉效果,具有鎮(zhèn)痛效果好、用藥方便、副反應小、肌松效果好、呼吸循環(huán)影響小等優(yōu)勢,受到臨床廣泛認可。腰硬聯合麻醉主要指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將腰麻針刺入蛛網膜下腔,可見腦脊液回流,再注入配置好的麻醉藥物,并經硬膜外針置入硬膜外導管,于30 min后連接微量泵,維持劑量為6 ml/h,每次追加劑量為3 ml,并根據產婦疼痛程度及安全情況調整用藥劑量及時間,宮口全開時停止給藥。黃亞龍[11]在對200名產婦進行研究時,對照組100名產婦采取硬膜外分娩鎮(zhèn)痛,觀察組100名產婦采取腰硬聯合麻醉鎮(zhèn)痛,結果發(fā)現,觀察組分娩鎮(zhèn)痛評分較對照組低,鎮(zhèn)痛起效時間較對照組短,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高,且滿意度較對照組高,表明腰硬聯合麻醉鎮(zhèn)痛起效更快,效果更佳,可提升自然分娩率及滿意度,且安全有效。董麗萍等[12]對160名產婦進行研究,對照組80名產婦采取連續(xù)硬膜外麻醉,觀察組采取腰硬聯合麻醉,結果發(fā)現,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較對照組短,第一產程時間較對照組短,鎮(zhèn)痛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剖宮產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表明腰硬聯合麻醉應用于無痛分娩中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且安全性高,可改善母嬰結局。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及發(fā)展,無痛分娩技術逐漸普及,分娩鎮(zhèn)痛所產生的并發(fā)癥也在不斷減少。目前,臨床所采用的無痛分娩方式較多,主要分為非藥物無痛分娩與藥物分娩鎮(zhèn)痛兩大類,臨床應用時應對產婦進行評估,根據產婦情況選擇最佳的無痛分娩方式,還可將多種無痛分娩方式相結合,避免不必要的產程干預,促進產婦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發(fā)生率,保障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