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張紅光
(徐州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4)
2012年18歲及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為9.7%,與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趨勢,2012年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占總人數(shù)死亡率的86.6%〔1〕。在糖尿病發(fā)病過程中,個體患者生命質量明顯下降〔2〕。Park等〔3〕匯總了10項縱向或前瞻性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合并抑郁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發(fā)生死亡的風險是無抑郁患者的1.5倍。抑郁、焦慮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和轉歸〔4〕。本文分析老年T2DM患者抑郁、焦慮狀況與生命質量的關系。
1.1研究對象 根據(jù)徐州市人群分布特點,采用分層抽樣,在徐州市各個區(qū)和縣人流大的地方設置監(jiān)測點,隨機抽取60歲以上老年T2DM患者196例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有關T2DM的診斷標準;②年齡大于60歲;③自愿參與本研究,并且能如實表達心理狀態(tài)。 排除標準:①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眼、腦、腎、心臟及四肢病變者;②精神障礙類疾病者。
1.2調查工具 包括通用的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漢密爾頓抑郁(HAMD)量表、漢密爾頓焦慮(HAMA)量表。SF-36涵蓋了與健康相關的8個方面: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HAMD、HAMA總分≤7分為正常,8~11分為輕中度,≥12分為重度〔5〕。
1.3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LSD-t檢驗、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2.1老年T2DM患者抑郁情況 正常95例,抑郁輕中度53例,抑郁重度48例。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評分在不同抑郁程度患者中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情感職能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不同抑郁程度老年T2DM患者生命質量比較分)
與正常組比較:1)P<0.05,2)P<0.01;與輕中度組比較:3)P<0.05,4)P<0.01,表2同
2.2老年T2DM患者焦慮情況 正常68例,焦慮輕中度60例,焦慮重度68例。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評分在不同焦慮程度患者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精力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焦慮程度老年T2DM患者生命質量比較分)
2.3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單因素分析顯示:抑郁與非抑郁T2DM患者生命質量在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焦慮與非焦慮T2DM患者生命質量在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1),見表3。
表3 抑郁、非抑郁患者、焦慮、非焦慮患者生命質量比較分)
與非抑郁組比較:1)P<0.05,2)P<0.01;與非焦慮組比較:3)P<0.05,4)P<0.01
將單因素分析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分別以HAMD和HAMA兩項評分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HAMD評分中進入回歸方程的自變量是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和精力;HAMA評分中進入回歸方程的變量是生理職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進入回歸方程的變量均與因變量呈負相關。見表4。
表4 HAMD評分、HAMA評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1)P<0.05,2)P<0.01
Golden〔6〕研究表明社會心理因素對老年T2DM具有一定的致病作用,可導致抑郁發(fā)生,糖尿病帶來的長期生活方式的改變、經(jīng)濟和事業(yè)方面的損失使患者易產(chǎn)生抑郁、焦慮情緒;同時,抑郁、焦慮情緒可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抑郁、焦慮情緒與生理功能異常有關,可活化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促進有關內分泌激素的釋放,引起胰島素抵抗(IR),增加糖尿病發(fā)生的風險。當糖尿病合并抑郁時,會使致殘率大大升高〔7〕。本文顯示隨著老年T2DM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的加重,原有糖尿病的嚴重程度也隨之上升,引發(fā)更為嚴重的器官功能障礙,患者生命質量進一步降低;此外,老年人生活習慣不易改變,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長期服藥、家庭矛盾進一步突出導致抑郁、焦慮程度的加重,間接導致患者生命質量的下降。抑郁癥可導致患者生命質量下降,抑郁是T2DM獨立的危險因素,與謝坤等〔8〕研究相符。
抑郁、焦慮從屬于精神健康之中,由于長期保持的生活習慣的改變,加上長期服藥,自尊心下降〔9〕、家庭矛盾等問題加重老年T2DM患者思想負擔,導致抑郁、焦慮的發(fā)生及加重,進一步導致精神健康受損。糖尿病患者生命質量低于非糖尿病患者〔10〕,糖尿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不能有效控制,會引起腎、心臟、眼等嚴重并發(fā)癥,隨著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長,并發(fā)癥逐漸顯現(xiàn),軀體疼痛增加,抑郁、焦慮情緒增加。抑郁患者持續(xù)性心情低落,加上老年T2DM患者本身精力狀況有限,精力方面自然低于非抑郁患者;可能是焦慮患者緊張不安,導致精力表面充沛,精力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由于健康問題,老年T2DM患者本可以完成的事情受到一定限制,患者生理職能下降,間接導致患者產(chǎn)生焦慮癥狀或使原有焦慮癥狀進一步加重。
綜上,老年T2DM患者隨抑郁、焦慮情緒的升高,生命質量隨之降低;老年T2DM患者隨著抑郁、焦慮的不同,生命質量降低方面有一定差別。心理干預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質量〔11,12〕。對老年T2DM患者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同時對合并抑郁、焦慮的患者采取不同心理疏導方案,從而達到降低老年T2DM患者抑郁、焦慮程度,提高其生命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