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祖遠
一個年僅九歲的男孩,離開家鄉(xiāng)廣東臺山,跟著父親搭船過海來到加州沿岸的天使島??堪吨?,父親卻突然不見了,不會講英語的男孩既緊張又害怕,跟著其他移民被扣押在一排排的木屋里。
好多年以后,當年那個目光炯炯的平頭小男孩,已經變成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美國“天使島移民站基金會”在他100歲大壽之際,特別拍攝了一部人物特寫紀錄片。當被問到被滯留在天使島的日子,他說:“我痛恨那個地方,活像監(jiān)獄似的?!?/p>
黃齊耀的童年正是1900年代初期許多華人移民悲歌的縮影。
1910年10月25日出生的黃齊耀從小就愛畫圖,那是他“唯一喜歡的事情”,一旦拿起畫筆,他就會忘記一切事情。九歲那年,父親帶他搭船,要帶他到一個叫做“金山”的地方。小小年紀的他想著,既然叫做“金山”,肯定有非常好的生活機會,難怪很多人都想來。
只不過,一上岸竟找不到父親了。心急如焚的他,拼命詢問警衛(wèi)父親下落,語言不通得不到答案,讓他痛苦萬分。他記不清在天使島究竟待了多少天,只記得那里并沒有和他一樣年紀的孩子,找不到人陪他玩。他也看到很多華人因為受不了漫長且無望的島上生活,最后選擇走上絕路。
他記得,曾經有個警衛(wèi)給了他一片口香糖,還貼心叮嚀只能嚼,不能吞。那塊咬到失去味道的口香糖,后來成了黃齊耀的“玩具”,先放到暖爐上融化,再用紙張接住,等待冷卻,如此反反復復一直玩著,打發(fā)無聊時間。
受到1882年通過的“排華法案”規(guī)定影響,黃齊耀必須證明自己是“美國公民的兒子”,才會獲準入境。為了通過用假身份提出的申請,他回憶說,當年花了一個月,背下一張又一張有關各種身家資料的手寫“考題問答”,以便接受移民官審問。這種以“紙兒子”的瞞天過海方式,冒名提出簽證申請的狀況,在那個年代的華人移民當中極為普遍。
憑著過人的繪畫天分,他在完全陌生的國度,一步步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2016年12月30日,黃齊耀以106高齡在美國加州辭世,雖然離開了人生舞臺,他身后留下的“小鹿斑比”,卻成為永垂不朽的銀幕經典巨作。
他在紀錄片中接受訪問時說:“移民官也知道是假的,他們又不笨,但他們就是要故意刁難。其中有個禿頭的主考官,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他很兇,沒有一絲笑容,九歲的我簡直嚇得半死。”
幸運的是,黃齊耀通過了口試,順利與父親團圓。他記得,與父親重逢的時候,情緒非常激動,父親也閃著淚光,“我很期待美國的生活,我以為地上都有黃金,結果并不是。不管怎樣,那時候我好高興,同時也覺得很悲傷?!?/p>
黃家父子起初在沙加緬度落腳,后來搬到洛杉磯,生活拮據(jù)而清苦。在巴沙迪那的班哲明富蘭克林中學就讀期間,黃齊耀藝術天分獲得老師注意,進而幫他爭取到洛杉磯奧提斯藝術設計學院暑期獎學金。這段因緣更促成他后來毅然決定離開中學,成為奧提斯全額獎學金學生。他一邊念書,一邊在學校擔任清潔工,賺取微薄工資貼補家用。
從奧提斯畢業(yè)之后,黃齊耀在好萊塢繪制場景設計或電影故事板,也曾經幫賀軒卡片設計各種賀卡。他在1938年加入迪斯尼,擔任素描畫師。由于具有中國水墨畫的功力,黃齊耀筆下的小鹿造型,生動靈活,深受電影公司主管喜愛,后來他畫的角色從畫紙躍升電影大銀幕,就是1942年上映的“小鹿斑比”。
黃齊耀曾經擔任“小鹿斑比”制作團隊的首席畫師,但由于當時發(fā)生動畫師罷工,勞資關系緊張之下,他在1941年黯然離開迪斯尼,使得“小鹿斑比”是在他筆下誕生的事實,埋沒了好幾十年之久,才終于被外界知道。黃齊耀在1942年跳槽到華納兄弟,直到1968年退休。
除了動畫片之外,在黃齊耀的好萊塢生涯中,還曾經參與1949年“硫磺島浴血戰(zhàn)”、1955年“養(yǎng)子不教誰之過”與1969年“日落黃沙”等電影的拍攝與制作。
紐約時報報道,當年好萊塢各家電影公司幾乎看不到華裔員工,不管在迪斯尼或華納,黃齊耀都是首例。他曾遭到同事以種族歧視用詞對待,甚至有同事堅持不跟他一起工作,要求他移到員工餐廳里工作。
曾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的紐約大學動畫影史學家肯麥克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分析,在黃齊耀所有的電影作品中,“小鹿斑比”是奠定重要地位的最主要作品,“他不但參與了所有制作環(huán)節(jié),而且他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方向,在電影動畫圈是前所未見的?!?/p>
肯麥克在1996年出版的《動畫片起源:迪斯尼創(chuàng)意素描藝術家的作品與人生》書中寫道,黃齊耀為“小鹿斑比”設計充滿宋朝山水畫風格的大自然景致,讓迪斯尼創(chuàng)辦人華特·迪斯尼贊不絕口。
書中寫道:“這些景致設計讓華特·迪斯尼深深著迷。他說:‘我好喜歡這種朦朧的質感,還有森林所呈現(xiàn)出來的神秘感?!?/p>
1937年,黃齊耀與來自加州貝克斯菲的華裔第二代伍梅珍結婚,兩人育有三名女兒。伍梅珍已于1995年過世,享壽85歲。退休后的黃齊耀喜歡動手設計各種精美的風箏,假日期間會在圣塔莫尼卡海灘與親友一起放風箏。華美博物館在2001年頒發(fā)“歷史締造者獎”給黃齊耀,迪斯尼也在同一年封他為迪斯尼傳奇人物。
黃齊耀在100歲生日那年接受紀錄片采訪時,笑談自己有與戲劇般的人生故事說道,雖然在天使島度過痛苦日子,但自己的一生還是頗有成就,有自己的家庭,還有三個寶貝女兒,“我很滿足,或許這里真的有金山”。
同樣都是迪斯尼出品的動畫片,1942年推出的“小鹿斑比”,與先前在1937年上映的經典巨片“白雪公主”,兩者之間有什么“不明顯卻很重要”的差別?
答案并不在電影主角身上,而是主角背后的布景設計。
白雪公主邊唱歌邊打水的時候,井邊柱子爬滿藤蔓,藤蔓上有著許多粉色、紫色的小花,還有細葉。她在森林里遇到各種動物時,藍色小鳥被深淺不同的綠葉環(huán)繞著,松鼠則躲在棕色香菇底下,旁邊還有大批不同顏色的植物。
同樣是森林,小鹿斑比背后的綠草卻是流線型的,霧蒙蒙的,甚至大樹也可以只是一團帶有灰色基調的綠影而已,相較之下簡單許多,還透露著內斂的東方色彩風味。
在狂掃了4億1820萬美元全球票房的“白雪公主”之后,隔幾年迪斯尼要推出“小鹿斑比”,結果卻沒有復制延用“白雪公主”的華麗背景,轉而走向截然不同的簡約風,這當中與華裔藝術家黃齊耀有著密切關系。如果沒有黃齊耀,“小鹿斑比”從小說改編成動畫片的過程中,可能因為問題無法解決而宣告夭折。
1938年,剛結婚不久的黃齊耀,為了有固定收入能夠養(yǎng)家,加入迪斯尼擔任“中間動畫師”,專門幫原創(chuàng)動畫師繪制出來的畫稿,填補讓角色動作銜接能夠更為流暢的更多稿件張數(shù)。在那個還沒有計算機繪圖的年代,如果要讓動畫呈現(xiàn)具有平順自然的效果,用來聯(lián)結角色動作轉換的成千上萬張中間畫稿,并不是由原創(chuàng)動畫師親筆完成,而是由中間動畫師代勞。
雖然收入穩(wěn)定,但中間動畫師這份工作的本質,對于擁有高度藝術天分的黃齊耀來說,不但大材小用,而且枯燥繁復,毫無任何屬于個人的揮灑空間。紐約大學動畫影史學家肯麥克表示,對黃齊耀來說,成天繪制大量的中間張數(shù)畫稿,彷彿就像在工廠裝配作業(yè)線似的,很快就變得靈魂麻木。
后來,黃齊耀聽說,迪斯尼有意將奧地利作家菲利斯·沙頓1923年出版小說《斑比,森林里的生命》改編拍成動畫片,突然覺得自己看到了希望曙光。
迪斯尼在籌備“小鹿斑比”動畫片當中所遭遇的危機,竟也因此成為黃齊耀個人生涯的重大轉機。
在“小鹿斑比”之前,迪斯尼已經憑著紅透半邊天的“白雪公主”,打響“動畫王國”名號。只不過,當?shù)纤鼓嵯胍选鞍籽┕鳌钡南嗤J教子迷凇靶÷拱弑取鄙砩希瑓s完全行不通。
主要關鍵在于,“白雪公主”電影的背景呈現(xiàn)采巴洛克風格路線,講究華麗精細的裝飾,就算是人物背后花朵的每片花瓣,樹上的每片葉子,都要一一以清晰可辨的畫法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
然而,當?shù)纤鼓嵊眠@種背景風格如法炮制在“小鹿斑比”的時候,問題馬上出現(xiàn)了。肩負劇情主軸重任的小鹿,還有其他森林動物,只要跟在色彩強烈、富麗堂皇背景放在一起,頓時顯得相形失色,宛如遭到淹沒。原本應該只是“布景”的背景,竟然產生喧賓奪主的效果,害得故事主角完全喪失聚焦魅力,讓迪斯尼頗為頭疼。
相隔多年之后,黃齊耀接受訪問時,回顧當年這段經歷表示,當年他看準了這是可以讓自己大展身手的大好機運。他說:“所有都是戶外景色的場景,那時候我就說著‘天?。∥揖褪莻€山水畫家呀!’”
從小就有扎實國畫基礎的黃齊耀,將水彩與粉彩筆結合運用,為“小鹿斑比”繪出一幕幕洋溢著宋朝山水畫風的背景。與“白雪公主”熱鬧氣派的背景相比,黃齊耀筆下的背景有股郁郁寡歡的感傷,帶著詩歌的柔美,更具有大自然的壯闊。他畫筆輕輕一轉,筆尖就轉出小鹿后面的一朵云,再揮筆一撇一勾,遠山的斜坡就成型了。
黃齊耀式的故事場景,不再是精細的,而是迷蒙的,色調不再飽和搶眼,而是淡淡的,漸層的,有時候連主角本身都是若隱若現(xiàn),僅以一抹身影亮相。
這些為“小鹿斑比”精心設計的背景畫作,讓黃齊耀得以從中間動畫師的窠臼脫身,成為迪斯尼的創(chuàng)意素描畫師。
“小鹿斑比”劇情描述一頭長大之后將承襲公鹿父親“森林之王”頭銜的小鹿,與兔子、臭鼬與其他幼鹿等好友一起無憂無慮成長,與母鹿媽媽更是感情親密。然而,小鹿“斑比”的快樂童年,卻因為親眼目睹打獵的人類,從此蒙上陰影。
有天,“斑比”隨媽媽出外覓食途,母鹿卻被獵人打死,小鹿頓失所依。長大之后的“斑比”,有了自己喜歡的對象“費琳”,當“費琳”遭到獵人的兇惡獵犬包圍時,“斑比”在萬分危急之中英雄救美?!鞍弑取焙髞眄樌影舫蔀椤吧种酢?,也與“費琳”共組幸福家庭。
在原著小說當中,故事主人翁“斑比”是只麆鹿,但迪斯尼在改編過程中,則決定改為白尾鹿,因為麆鹿并不是北美地區(qū)的本土鹿種,而且白尾鹿不但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的鹿,在美國頗為常見,更是北美洲體積最小的鹿種,造型較為可愛。
當年“小鹿斑比”拍片成本為170萬美元,由于發(fā)片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票房收入表現(xiàn)并不佳,僅有164萬美元,讓迪斯尼出現(xiàn)虧本窘境。1947年,迪斯尼讓“小鹿斑比”再度上映,接下來在1957年、1966年、1975年、1982年與1988年也繼續(xù)讓這部動畫片電影院播映。2011年,迪斯尼推出DVD與藍光光盤的“小鹿斑比”鉆石珍藏版。
“美國電影協(xié)會”2008年公布美國“十大電影類型的十部最佳影片”排行榜,排名統(tǒng)計是根據(jù)1500名電影圈專業(yè)人士問卷調查結果,“小鹿斑比”在“十大最佳動畫片”排行榜當中榮登第三名。
影史學家海利威爾曾表示,“小鹿斑比”是迪斯尼“讓人印象最深且最杰出的成就之一”,片中兔子“桑普”是非常討喜的甘草角色,森林大火場景則將全片氣氛帶到最高點,為觀眾帶來驚心動魄的真實體驗,“這部電影是動畫師藝術才華的勝利展現(xià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