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剛開學不久,班里的學生小田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和班里的其他同學相比,16歲的他顯得高高大大的,但是高大的他,卻在熱鬧的班級里顯得格格不人,形單影只。上課,當別的孩子都在抬著頭認真聽講,他總是悶著頭,好像不敢抬頭看老師的眼睛。下課,別的同學都在一起聊天,有說有笑;他卻總是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看著周圍的一切;他的眼神中除了渴望,還有一絲黯然。班級組織活動,他很少積極地參加,又一次他甚至走到我身邊問我:“老師,我可以不參加嗎?您就當沒我吧?!痹诖酥拔覐奈磸膶W生口中聽到類似的要求。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我們這次活動采取的是自由分組,那么自然是平時關(guān)系好的同學會組成一組。但是由于小田比較孤僻,并沒有關(guān)系要好的同學,所以這次分組,他很尷尬地發(fā)現(xiàn)沒有人邀請他成為一組。小田才產(chǎn)生了一種被遺忘的失落感,因而提出了那個看似奇怪的要求。我首先和他講參加活動的意義和重要性,鼓勵他積極參與活動并把他和平時比較活潑開朗的同學分成了一組,這樣小田的臉上很快露出了笑容。這件事解決之后,我并沒有放在心上,也沒有深入地思考。直到有一次的游戲機事件我才真正地了解了孩子那樣做背后的原因。
一次課間,我發(fā)現(xiàn)小田在課間打游戲機,由于之前多次強調(diào)禁止在班里玩各種電子產(chǎn)品,看到他還玩得人神,我當時很生氣,當即要求沒收游戲機。而小田的反應(yīng)卻出乎我的意料:他拒絕承認玩游戲機,還把游戲機一把扔進桌斗,用身體堵住書桌口,低頭不語。我見他有抵觸情緒,就嘗試著用比較柔和的語氣讓他把游戲機交出來。然而,他情緒十分激動地說了一句:“老師,您能當沒看見我嗎?!”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像被什么重重地錘了一下似的,很不是滋味。我能當沒看見他嗎?不能啊!可是,為什么他會希望自己的老師無視自己,忽略自己,仿佛自己并不存在呢?我沒有強迫他交出游戲機,先采取了冷處理的辦法?;氐睫k公室,我重新回想了一下開學以來他各方面的表現(xiàn),我突然自責起來,是不是我疏忽他了?讓他覺得老師不重視他?那天放學前,我把他叫到小會議室,希望能夠再和他談一談,多了解一下他的想法,找出問題的根源。
談話開始,小田坐在我對面,始終低著頭。我先和他聊現(xiàn)在的學習和生活。當他發(fā)現(xiàn),我愿意做他的聽眾之后,他的話才開始多起來。從聊天中我漸漸了解到,小田是一個內(nèi)心十分自卑的男孩子。原來,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就有了說話結(jié)巴的毛病。每當他與人對話時,心里緊張時,他的嘴部肌肉就會變得不受控制。有時可能只是簡單的幾個字,然而從他的嘴里說出來卻十分費力。從小,因為這個毛病,他備受其他人的嘲笑和冷落。雖然家人也帶著他去過多個醫(yī)療機構(gòu)希望能夠矯正這個毛病,但是最后都沒有什么實質(zhì)的效果。再加上中考他沒能如愿以償?shù)剡M入自己喜歡的高中,他的情緒一直很低落,一直無法面對現(xiàn)實,感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看著孩子因為心理緊張講話時變得扭曲的臉,我的心里一陣酸楚。他從小到現(xiàn)在,我能想象他受過多少委屈,偷偷流過多少眼淚。他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啊,卻要承受這么多的冷落和嘲笑,卻又不敢告訴父母,怕家人擔心,背著沉重的思想包袱和心理包袱。我真誠地看著他,鼓勵他:過去是無法改變的,現(xiàn)在和未來卻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高中就是一個新的起點,只要我們在這個新的起跑線上努力向前,就一定有美好的未來??墒牵麉s并不為所動。他說:“老師,我——是結(jié)巴。我是個結(jié)巴。努力也沒有用,反正也不行,那我還努力干什么!”積累了多年的傷痛造成了他現(xiàn)在的偏激和消極。他是那樣渴望溝通,卻無法使用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他害怕被人瞧不起,卻又在心里一次次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永遠無法成功。他敏感、自卑,渴望被接受被肯定,卻因為這種訴求長期無法滿足,而封鎖自己,與書為伴或與游戲機為伴。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覺得不再孤獨。因為結(jié)巴,他甚至覺得自己沒有未來。聊到這里,我知道,除了鼓勵孩子,真心地接納孩子,我必須幫助孩子找到一個未來發(fā)展的方向,讓他覺得自己的未來是充滿了希望的,而不是無路可走的。我告訴他,職業(yè)有很多種,也有一些職業(yè)不需要太多的口頭交際,比如文字編輯、筆頭翻譯,等等。所以,首先不用給自己判死刑。其次,人的能力都是磨煉出來的。我鼓勵他平時多朗讀,與人交流時先把要說的話在腦子里先過一遍,然后再說出來,制造一個時間上的緩沖??傊欢ㄟ€有很多的辦法能夠幫助他提高口頭表達的能力?,F(xiàn)代科技發(fā)展迅速,以后還有很多種可能。聊到最后,他的情緒緩和了很多,眼睛里也有了希望的光芒。他告訴我,今天談的過去的一些事情他都沒有和父母說過,我也感謝他對我的信任。作為他的老師,我也必然不會辜負孩子的這份信任。
那天聊過之后,我及時和他的家長取得了聯(lián)系,請家長來校,我們一起仔細地探討了孩子的情況;年級主任還向孩子的家長提出中肯的建議。在學校,課堂上我開始多叫他回答問題,并寄予他肯定的眼神和表揚。平時活動,我會特別地分給他一些任務(wù),讓他也能夠為班集體服務(wù),為同學服務(wù)。慢慢地,他開始和周圍的同學說話,聊喜歡的動漫和周末的安排。看到他的變化,我的心里十分高興。他現(xiàn)在是學校校園電視臺的錄像員,也是我們班級的錄像員,我們班級的活動都由他負責錄制。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善于傳道授業(yè),也要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能夠讓我們與他們走得更近;傾聽,能夠讓我們了解更多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善于傾聽,讓我們一起聆聽那花開的聲音。
作者簡介:趙英岐(1986-),女,蒙古族,遼寧,碩士研究生,中學二級。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