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沒聽過這句話的人,想必已經(jīng)不多。
吳黎明,奧地利杭州華僑華人協(xié)會會長、奧地利碧和軒飯店董事長。對他來說,“美食與愛”這兩件事正是他這輩子拋卻不下的。
對中餐的改良和發(fā)揚,是一個十多歲便開始下廚的餐飲大師吳黎明幾十年的追求;
而愛,則專指中國之愛。很多場合,吳黎明都會說一句話:“出國了才知道什么叫愛國”,這輩子流淌在血液里的中國符號永遠也不會變。
吳黎明接受采訪。
初見吳黎明,就驚詫于他的直率。
那日共聚杭州吳國平的飯店“宴西湖”午餐。Uncle吳說飯店主廚研制了一道鹵豬蹄,覺得肥而不膩、味濃彈牙、色澤油潤,想請各位品鑒一二。彼時在座的是幾位浸淫杭州菜幾十年的大廚。
一口落肚,大家各自開評。有說色的、有談味的、有論火候的,還有人直接把掌勺的主廚叫了過來詢問具體做法,旁聽的我頗有些開眼界。因為參加過許多或私人或公開的點評會、賞鑒會、研討會、交流會,無論文學(xué)界、藝術(shù)界、科技界,一般場面上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就算有些批評之語,開篇總是先說幾句“一點淺見”“不妥之處望指正”云云,生怕引得別人不高興。像這般直奔主題的確少見。
更令我驚異的是,幾人忽然爭執(zhí)起來,起因是吳黎明問了主廚一個問題:你炒糖色了嗎?主廚說炒了。于是吳黎明說:我個人觀點,為了順應(yīng)現(xiàn)在的健康飲食的潮流和趨勢,你不應(yīng)該炒糖色。
炒糖色是中餐紅燒菜的特有技法,需要用糖和油炒制而成,主要是為了給菜上色。
吳黎明覺得,現(xiàn)在都講究健康飲食,炒糖色因其油溫高又多糖等原因,在西方不是很受歡迎,所以可以在保證糖色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良。而別的杭派廚師則覺得,說炒糖色不健康那是因為技藝問題,糖炒焦了、油放重了。如果不炒糖色,中餐尤其是杭幫菜里紅燒特色會欠缺許多。
鹵鴨,準備在大年夜上桌。
教外國朋友燒中餐。
說著說著,圍繞著長條餐桌,大家分成了幾撥開始討論各自感興趣的話題。那場面,就像油畫中經(jīng)常表現(xiàn)的酒宴聚會一般,畫面十分有趣。
事后問吳黎明,他說,有爭論很正常,很多新菜式、新技法都是大家討論著靈光一閃中出來的。餐飲這東西做不得假,好吃就是好吃,吹捧得再好可不好吃也是白搭。
一番關(guān)于炒糖色的爭論,其實可以看見的是,華人餐飲從業(yè)者在海外打拼的不易與艱辛——必須不斷琢磨西方顧客的飲食愛好和習俗傾向,才能夠?qū)⒅腥A美食文化在傳承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揚。
在對外交往中,美食總是使者般的存在,似乎只有征服了對方的胃,才能讓對方接受并了解自己的文化。
年輕的時候,吳黎明在杭州花家山賓館擔任主廚。1988年時,他被公派至奧地利四川飯店工作?!澳菚r候,奧地利的中餐館不多,當?shù)孛癖娔酥翚W洲朋友對于中餐都很好奇,我覺得是個機會?!庇谑枪善诮Y(jié)束,報經(jīng)有關(guān)部門批準后,吳黎明留在了奧地利,他想讓中國飲食文化在海外發(fā)揚光大。
而在當年,奧地利華人餐館場地較小、環(huán)境一般,給人的印象是小、破、油,還曾被認為是比較低端的菜種。因為幾十年前的中餐館,更多的是為海船船員提供飯食,就算是有所謂的中國各地菜系分類,也脫不開粗糙、重油、重鹽、重醬等特點。
吳黎明作為一個曾為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掌過勺的主廚,出國看到這種情景,心里很有些為中華料理憤憤不平。所以,當2008年,他決定開設(shè)自己的中餐館時,便決定要開一家與以往西方人印象中不一樣的高檔中餐館。第一個要求便是,飯店裝修、布置必須精致,必須體現(xiàn)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只有54個就餐席位的碧和軒飯店就這樣開了出來,主打淮揚菜系,以改良版杭州菜為特色,小巧又精致。在這里不僅可以品嘗到東坡肉、龍井蝦仁等經(jīng)典的杭州菜肴,還能享受到菊花鱈魚、烤羊排等中西結(jié)合的風味美食;服務(wù)員還會在提供基本服務(wù)之外,向客人講解中國飲食文化知識。憑著高超的廚藝、體貼的服務(wù),碧和軒飯店成了奧地利餐飲界一塊響當當?shù)呐谱樱笈型庹兔嗣餍乔皝砉忸?,他們在這里既品嘗到美味可口的中餐,又領(lǐng)略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今的碧和軒,已經(jīng)從奧地利400余家中餐館中脫穎而出,在奧地利餐飲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吳氏烹飪風格,成為當?shù)乩献痔栔袊鴤鹘y(tǒng)口味飯店,并被列入《米其林指南》,被評定為歐洲品牌亞洲菜館、奧地利星級飯店。
吳黎明曾經(jīng)說過一句很牛氣的話:“(因座位不夠)回報掉的客人比最后吃到杭州美食的客人還要多?!?h3>他的情懷
吳黎明很愛和人談起“愛國”這個話題。初見面,他就向我感嘆說:以前在國內(nèi)的時候喜歡高談闊論、指點時事,去了國外,才知道什么叫“愛國”,才有了懷念祖國的情懷。
在他的碧和軒開業(yè)的同一年,為了增加僑民之間的聯(lián)系,敘鄉(xiāng)情、增友誼、求生存、促發(fā)展,奧地利杭州華僑華人協(xié)會于2008年在維也納宣告成立,并設(shè)立相應(yīng)的機構(gòu),還建立了官方網(wǎng)站。
在吳黎明等人的精心策劃與組織之下,奧地利杭州華僑華人協(xié)會組織了許多重大活動,如2010年與歐洲杭州聯(lián)誼總會、奧中友協(xié)在維也納舉辦首屆海外華僑華人和諧社團論壇;2011年聯(lián)合奧中友協(xié),與當時的杭州市貿(mào)易局在維也納成功舉辦“杭州美食節(jié)”;2012年協(xié)助舉辦了華裔青少年“中華大樂園”奧地利夏令營……在吳黎明等人的努力之下,奧地利杭州華僑華人協(xié)會在中奧兩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過程中起到了橋梁作用,在奧地利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兩國交流,自然不能拋下美食這個天然橋梁。在中國漫長悠久的歷史長河里,中餐具備了特有的文化氣質(zhì),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外國朋友在一起。
為此,吳黎明利用自己的職業(yè)優(yōu)勢,通過參與餐飲廚師講習課、到奧地利各階層人家里做菜,推薦中國飲食文化,讓當?shù)厝烁淤N近中國、了解中國;利用奧地利官員來飯店就餐的機會,宣傳中國文化,充當民間大使的角色。
“弘揚中國飲食文化,傳播中國美食讓全球共享,用美食的名義奏響國際交流合作的新篇章?!边@是吳黎明的心愿,他也為之而踐行。
(攝影 劉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