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楨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干預注重患者疾病癥狀變化,對其心理情緒關注度不足,患者會由于疾病壓力、治療費用等原因形成焦慮、緊張、抑郁情緒,嚴重者會出現(xiàn)自殺心理,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因此,為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緩解病情,需對其進行有效護理干預。本文主要探討循證護理干預臨床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中隨機抽取70例進行分析,分為常規(guī)組(35例)、護理組(35例),常規(guī)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為60-86歲,平均(73.00±2.25)歲;護理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59-87歲,平均(73.00±3.00)歲;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常規(guī)組患者藥物治療護理、病情監(jiān)護工作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護理組給予循證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了解患者內(nèi)心狀態(tài),及時進行溝通,緩解其心理壓力,并使用溫柔態(tài)度、鼓勵語言對患者進行贊賞、支持,取得患者信任感,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告知患者自己病情所處階段及基本情況,使其對此有一定了解,并使患者家屬、患者共同參與護理方案的制定,使其感受到參與感,消除心理顧慮。做好患者家屬工作,叮囑其多在患者身邊進行陪伴,加大關心力度,為患者建立心理支持,使其感受到溫暖,積極配合醫(yī)生工作。②用藥護理:采用通俗易懂方式向患者講述疾病知識,加大理解程度,可采取圖片、視頻等方式宣講,使患者對自己病情有所了解,并加強自我監(jiān)護。根據(jù)患者具體疾病類型,選擇對應藥物,以長效、服藥次數(shù)少類型藥物為主,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颊吣挲g較大,理解能力與記憶力較差,護理人員,采用多種方法使患者掌握用藥劑量、方法、時間等應注意事項,例如寫小紙條、錄語音、叮囑患者家屬等。告知患者用藥后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使其做好心理準備。③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身高、體重為其計算每天應攝入熱量,并為患者合理制定飲食計劃,保持營養(yǎng)均衡,對攝入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進行合理分配,以低脂、低鹽、高維生素類食物為主。叮囑患者飲食中應減少對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嚴禁暴飲暴食,養(yǎng)成健康飲食習慣。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焦慮、抑郁評分,護理滿意度。焦慮、抑郁評分判定標準:均以標準分為評分標準,小于50分:無焦慮;50-59分:輕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大于70分:重度焦慮。小于53分:無抑郁;53-62分:輕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大于73分:重度抑郁[2]。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統(tǒng)計表,滿分100分,80-100分:滿意;60-79分:一般滿意;0-59分: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軟件SPSS21.0統(tǒng)計學分析,χ2計算計數(shù)資料,(Mean±SD)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焦慮、抑郁評分 護理組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46.00±2.07)分、(50.18±1.10)分,常規(guī)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分別為(55.18±2.19)分、(57.17±3.23)分;護理組于常規(guī)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對比檢驗t值分別為18.02、12.11,P值均為0.000<0.05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護理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臨床上非常常見,大多是由于心肌缺氧,導致供氧不足,進而引發(fā)此種疾病,會對患者生活帶來極大困擾[3]。常規(guī)護理干預效果并不顯著,循證護理主要從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三方面改善患者病情,緩解負面情緒,心理護理可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抑郁癥狀;用藥護理可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改善用藥效果;飲食護理則可協(xié)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保證營養(yǎng)均衡,糾正不合理飲食習慣。
綜上所述,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應用循證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