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禮萍
(繁昌縣繁陽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安徽繁昌241200)
繁昌縣隸屬于安徽省蕪湖市,位于蕪湖市西南部,地處長江下游南岸,皖南丘陵地帶,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地理坐標30°57′~31°17′ N,117°58′~118°22′ E,縱橫36~38 km,總面積630 km2;屬北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雨量適中,無霜期較長,濕度大,光照充足。2017 年,繁昌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0006 hm2,其中棉花種植面積783 hm2,是繁昌縣主要經濟作物。筆者針對繁昌棉花常發(fā)生病蟲害——棉花枯萎病、棉花黃萎病、棉蚜蟲、棉鈴蟲進行了研究,并提出防治建議。
枯萎病是棉花最常見最主要的病害,在全世界范圍皆有發(fā)生,對棉花生產危害較大。枯萎病主要危害棉花幼苗,發(fā)病時有多種形態(tài),有的葉片出現黃色網紋,最后葉片枯萎,有些葉片變黃或變紫,最終均葉片枯萎,植株死亡。
枯萎病的病菌可在土壤和化肥中安全越冬,翌年繼續(xù)傳染新的植株,所以種植前要對種子、土壤、化肥等消毒滅菌。合理密植、施肥,發(fā)病初期可用多菌靈藥劑稀釋后灌根或噴灑。在防治上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選用抗病品種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同時可用50%多菌靈800 倍液噴霧以預防此病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棉花枯萎病,采用生命源黃腐酸有機水溶肥料灌根,克黃枯、甲基托布津等農藥,加入1%尿素水噴霧防治。每隔10 d 噴施1 次,連續(xù)施藥2~3次,葉面噴施與噴淋灌根相結合,注意輪換用藥。
棉花黃萎病發(fā)病時葉片失水,出現發(fā)黃斑塊,隨病害蔓延,病斑逐漸擴大。在長期干旱暴雨后,葉片突然萎蔫,然后脫落。
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忌連作,最好和其他作物輪作,可減輕病害的發(fā)生。在現蕾期噴灑縮節(jié)胺等生長調節(jié)劑,定期噴灑代森錳鋅或甲硫·福美雙等藥劑,有預防作用。
棉蚜蟲主要危害棉花幼苗。蚜蟲吸食幼苗葉片的汁液,造成幼苗葉片卷縮,導致不能正常生長發(fā)育,影響花期和鈴期,造成植株晚熟減產。
3.2.1 農業(yè)措施。種植抗蟲品種是防治棉花蚜蟲的有效措施。間作套種可以增加天敵的種類和數量,控制蚜蟲為害,如棉麥套種,棉花與綠豆、綠肥等間作,插花種植玉米、油菜、高粱等誘集作物。水旱輪作可以減輕棉蚜的發(fā)生,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棉花和水稻輪作。處理越冬寄主,減少早春蚜源,一般在棉苗出土前,清除棉田內外雜草。最好對花椒、石榴、木槿和冬青四大棉蚜越冬寄主進行藥劑治理,可減少棉田蚜量。
3.2.2 拌種。棉花播種前按每公頃用種量與3%呋喃丹顆粒劑22.5~30.0 kg/hm2混拌均勻,或用涕滅威拌種,用量為有效成分50 g/hm2,能控制蚜害40~50 d。用甲拌磷乳劑或顆粒劑、種衣劑拌種,效果也很好。
3.2.3 噴藥。用50%辛硫磷、40%氧化樂果、40%斃蚜丁、35%伏殺蚜、50%磷胺等藥劑稀釋1000~1500倍噴霧。
3.2.4 滴心。用40%氧化樂果乳劑稀釋80~100 倍,用噴霧器將藥液滴在棉苗頂部能控制蚜害。
3.2.5 涂莖。用40%氧化樂果乳劑、聚乙烯醇和水,按1.0∶0.1∶5.0 的比例配制成涂莖劑,用類似毛筆的器具,將藥液涂在棉花莖上紫綠相間部位,防蚜蟲效果可達90%以上。
棉鈴蟲主要在棉花蕾鈴期危害。棉鈴蟲啃食棉花的花蕾、花鈴以及嫩莖,造成開花失敗、苞葉脫落、爛鈴等現象,最終影響棉花的品質和產量。
對于棉鈴蟲高發(fā)地區(qū)首選抗蟲品種。棉鈴蟲的防治提倡以“成蟲期防治為主,幼蟲期防治為輔”的綠色防控對策??舍尫庞衩酌嘌鄯?、螟黃赤眼蜂、中紅側溝繭蜂、中華草蛉、異色瓢蟲等棉鈴蟲的天敵,以達到控制作用。也可根據成蟲的趨光性,利用燈光進行誘集,集中殺滅。對于非抗蟲棉及早發(fā)棉田,棉鈴蟲成蟲期采用性誘劑配套干式飛蛾誘捕器,或條施生物食誘劑誘殺成蟲。當棉鈴蟲百株低齡幼蟲達10 頭時及時防治,優(yōu)先選用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蘇云金桿菌(Bt.,抗蟲棉田禁用)、茚蟲威等生物源殺蟲劑。
棉花病蟲害的防治應本著優(yōu)化、簡化的原則,以預防為主,充分發(fā)揮棉田生態(tài)調控和棉花自身補償作用,選擇適合當地生產的抗(耐)病品種,并合理布局,秋冬壓低病蟲基數,保護和利用天敵,采用苗期預防、生長期控害、鈴期保鈴保產等技術措施。注重合理用藥、隱蔽用藥、精準用藥,降低化學農藥用量,增強棉田的可持續(xù)和安全控害減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