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革瑛,張文華,劉 娜,劉 艷,楊雪花
(1.蒙自市植檢植保站,云南蒙自 661199;2.蒙自市科技成果轉(zhuǎn)化中心,云南蒙自 661199;3.蒙自市果蔬技術(shù)推廣站,云南蒙自 661199)
西紅柿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國、俄羅斯、意大利和中國為主要生產(chǎn)國。在歐、美洲的國家、中國和日本有大面積溫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護設施栽培。中國各地普遍種植,栽培面積仍在繼續(xù)擴大。本文對西紅柿的栽培管理進行詳細的描述,并列舉大棚西紅柿主要病害,提出其相應的防治方法。
種子消毒:采用消毒液浸泡的方式,消毒液一般使用福爾馬林500倍液,浸泡時間為1h,時間到了后再將種子沖洗干凈。種子消毒后置于25℃的環(huán)境中進行催芽,種子一半以上露白時即可進行播種。
土壤消毒一般使用多菌靈,將多菌靈粉劑與濕潤的土壤攪拌均勻,施入基肥時,均勻地撒播藥土,同時噴施辛硫磷,進行深翻。
空氣消毒一般采用高溫悶棚。
西紅柿也可采用起垅育苗技術(shù),可提高土壤的透氣率,也可提高地溫,減少土壤的水分。育苗床的制作:農(nóng)家肥經(jīng)發(fā)酵曬干后,打碎,按照有機肥:無菌土為1:3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適量碳酸鈣與草木灰,攪拌均勻,澆水,水滲透后撒露白的無菌種子,上覆細潤的細土,蓋好地膜。待種子出土后扯去地膜,注意不要損傷幼苗。
光照、溫度和水分都會決定著幼苗是否會徒長,一般出現(xiàn)徒長是因為光照不足或者溫度過高或水分過多。利用起垅育苗技術(shù)可控制水分,但溫度和光照還需采用其它方法進行控制,一般需放風降溫,并加強光照。
分苗要根據(jù)各地的實際情況,一般幼苗長出兩三片真葉后進行分苗,行株距為10cm×10cm。分苗時用泥匙在苗床頂端挖開一個淺垂直溝。澆水,水滲入后填土,幼苗莖葉要保持干凈。分苗后,搭好大棚,上覆塑料膜,育苗床溫度控制再30℃左右。
(1)起垅定植。一般采取大小+加小高垅的方式,也就是說大行約75cm小行約35cm,小高垅約10cm,每垅種兩行。
(2)定植前將腐熟的有機肥在在起垅時施入埂中,加適量復合肥。移栽前苗床澆透水。
(3)幼苗定植后,噴施兩次加了1000mg/kg助壯素和1000mg/kg矮壯素的清水,7d/次,每次噴施2遍。
(1)果穗數(shù)量由種植密度決定,任何品種一般都留下5個左右果穗,每個果穗只留下2~3個果。
(2)定植后,在蹲苗期時澆水可加復合肥,利于根系生長。
(3)起垅定植的緩苗,為防止土壤板結(jié),一般不中耕,適時對大行松土。未起垅定植的緩苗,可中耕,但注意不要傷到根系,中耕可提高地溫,增加其透氣性。
(4)控制溫度,適宜澆水?;ɡ匍_花即代表蹲苗期已結(jié)束,此時要開始澆水,澆水時追加尿素,每10d/次。此時觀察植株長勢,如植株生長過旺,則噴施適量助壯素。澆水時要保持地面溫度20℃以上,并減少放風量。
(5)在果實成熟期要防止落果、畸形果和落花落果。如果是溫度不適宜會造成落花落果,如出現(xiàn)落花落果情況,可使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2,4-D點花柄,濃度要適當,以免生成畸形果。如果因光照過少引起落花落果,可適當改善光照。如土壤水分不足引起落花落果,則適度澆水。如果因植株根系損傷造成落花落果,則需追肥。
(6)進入盛果期后溫度盡量保持在25℃,土壤含水量在20%~25%為宜,給予充足光照,適期充入二氧化碳,成熟果要及時采摘。
(7)催熟西紅柿一般使用乙烯利,濃度要適合。自然成熟為宜。
該病主要侵染葉片。發(fā)病時,葉片出現(xiàn)褪綠,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葉片背面有灰褐色霉層,葉片卷曲,植株逐漸枯死。
種子消毒一般采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30min后再催芽。農(nóng)業(yè)防治一般采用輪作和加強田間管理。多使用P和K肥,少用N肥。發(fā)病后用福星600~8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戍唑醇3000倍液。施藥時噴灑在葉片背面。
該病可侵染果實和莖葉。發(fā)病時,一般首先侵染植株上部的葉尖,出現(xiàn)暗綠色病斑,有白色霉層出現(xiàn)。莖干染病則生白霉,褐色腐爛狀。果實染病后出現(xiàn)暗褐色,不會變軟。空氣濕度大會出現(xiàn)白色霉層。
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染病,要及時進行藥劑防治,一般用霜霉威600倍液、銀法利600倍液、甲霜靈-錳鋅600~800倍液噴霧。
該病主要侵害根部,染病后,側(cè)根和須根上出現(xiàn)大小不一的根結(jié)。然后植株發(fā)育不良,矮小,嚴重時不可結(jié)果,至死亡。
防治方法:要輪作,一般3~4年輪作,可減輕發(fā)病。采用藥劑防治一般在定植時穴施6%阿羅派茲用0.8kg/667m2。植株生長期發(fā)病可用阿維菌素3000倍液灌根。
該病可危害花、果實和葉片。果實染病時多在果柄處發(fā)病,后腐爛長出灰綠色絨毛狀霉斑。葉片染病多由葉尖開始,后逐漸向內(nèi)發(fā)展,出現(xiàn)淺褐色,也有明顯的灰色的霉層。
發(fā)病時要控制澆水,增強通風透光,及時摘除病果病葉進行銷毀,化學防治的藥劑有:嘧霉胺800~1000倍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