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廣州市番禺區(qū)南村鎮(zhèn)市頭小學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的學科。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學語言、生動形象的比喻、富有感染力的體態(tài)語言,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敘述概念或講述操作方法時,一定要認真推敲語言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否則會使學生產(chǎn)生疑問或誤解,甚至會犯下科學性錯誤。
例如,“存儲器”不能說成“儲存器”;鼠標操作中的“單擊”不能說成“點擊”。因為“存儲器”“單擊”都是計算機中的常用術語,而“儲存器”“點擊”等詞語都是生活化的語言,雖然學生能夠理解,但不規(guī)范。
為了在短暫的一堂課中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的語言還要嚴謹、精練。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仔細、反復地推敲,詞語要經(jīng)過慎重的選擇,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條理分明,具有鮮明的邏輯結構。授課時,教學語言要干凈利索,言簡意賅;要能抓住重點,有的放矢;吐詞要清晰,讀句應分明,堅持用普通話教學等。
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感情充沛、富有激勵性和感染力,并結合自己的眼神、手勢和嗓音等體態(tài)語言滋潤學生的心田,感染學生的情緒,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相融”。教師慷慨陳詞,會激起學生的感情波瀾。例如在講高一年級“網(wǎng)頁制作”一章時,為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我采用了這樣一段開場白:“通過上一章Internet知識的學習,我們只需鼠標點點,便可坐看世界風云變幻,盡攬祖國氣象萬千。然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已不滿足于網(wǎng)上的瀏覽,紛紛制作出自己的網(wǎng)頁,并在Internet上發(fā)布。對于生活在信息時代的你,難道還能任憑風浪起、我自不開船嗎?你是否也想在Internet上一展自己的風采?是否也想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營建一個屬于自己的數(shù)字家園……從現(xiàn)在開始,我將和同學們一起步入一個激動人心的章節(jié)——網(wǎng)頁制作的殿堂。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通過同學們的不懈追求,你們一定會夢想成真!”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基本概念和理論性的教學內容,往往使教師感到棘手,使學生感到抽象、枯燥,記憶較困難。在講授時,如果教師運用風趣的語言、適當?shù)谋扔?,就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輕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例如,在機房上課時,經(jīng)常有個別學生在偷偷地玩游戲,教師走到他跟前時,他便把窗口最小化,當然教師還是很容易從任務欄中發(fā)現(xiàn)。但在學習了任務欄的隱藏操作后學生再如法炮制,教師就不那么容易發(fā)現(xiàn)了。針對這一情況,我用了一句調侃性的話教育學生:“咱們班有個別同學真的變成了知識越多越“反動”了!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違背了科學的真諦呀!”這樣一句幽默又語重心長的話,不僅能夠使那些玩游戲的學生在微笑中誠懇地接受批評教育,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態(tài)度。
體態(tài)語言是對教學語言的有機補充,恰當?shù)剡\用體態(tài)語言有時可以表達出用口頭語言不能表達出來的信息,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每堂課一開始的師生交流,雖然時間很短,但對整堂課卻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師進入教室時,步伐應穩(wěn)健、鎮(zhèn)定和自信,速度適中,面帶微笑,目光慈愛、柔和并透著嚴肅環(huán)視整個教室。教師走上講臺后的第一句話“同學們好”,語言應凝重,情感要真誠,眼神要關注全體學生,不能浮于形式,更不能心不在焉、虛情假意。在這幾秒或是十幾秒鐘的時間里,通過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慈愛,對學生的信心和鼓勵,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松、活潑。
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正視回答問題的學生,流露出信任的目光,應說“請某某同學來回答”,并盡量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和表揚,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信心和鼓勵,從而消除因可能回答不出問題而產(chǎn)生的害羞和畏懼心理。教師不應該用手指直指學生、直呼其名,更不應該對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進行譏諷和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