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臨揚,福田翔
(1.蘇州科技大學 外國語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2.富山大學 教養(yǎng)教育學院,日本 富山 9308555)
在漢語和日語中有一類表示情緒、情感、心理狀態(tài)等語義的詞,漢語如“驚奇”“失望”“懷念”等,日語如“驚く”“失望する”“懐かしい”等。在漢語中,早期研究將這類詞歸為心理動詞,現(xiàn)在有學者將其歸類為情感形容詞、心理形容詞等[注]如不及物心理動詞,詳見范曉、杜高印、陳光磊《漢語動詞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4~57頁;情緒類心理動詞,詳見徐睿、王文斌《心理動詞也析》,《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年第3期第65~69頁;心理態(tài)度形容詞,詳見繆俊《心理態(tài)度動詞》,《中文自學指導(dǎo)》2007年第5期第32~37頁。。在日語中,這類詞根據(jù)其形態(tài)的不同,可以分為形容詞和動詞兩大類。在本文中,統(tǒng)稱這類表示情緒、情感、心理狀態(tài)等語義的詞為情感表現(xiàn)[注]本文的主旨在于考察漢日情感表現(xiàn)中的使役用法及其異同,因此對于漢語和日語中情感表現(xiàn)的詞類分類不做深入探討。。
大河內(nèi)、佐佐木、王安等提及,比較漢日情感表現(xiàn)可以發(fā)現(xiàn),非使役形式日語情感表現(xiàn)常常翻譯為使役形式的漢語表現(xiàn)。[1-3]如在例(1)中[注]本文所有漢日對譯例句中,a為原文,b為譯文。下劃線為筆者所標注。例句(1)(2)為大河內(nèi)《感情表現(xiàn)と使役構(gòu)文》中例句,在原文中無a,b標識。,日語的情感表現(xiàn)“びっくりしました”(1a)為非使役用法,而其所對應(yīng)的漢語翻譯卻為使役用法“使我大吃一驚”(1b)。
(1)a.山田先生のお手紙であなたが入院なさって手術(shù)をされたと知り、 本當にびっくりしました。
b.從山田先生的來信中得知您已住院手術(shù)治療,使我大吃一驚。[1]149
同樣,在例(2)中,漢語“害怕”使用了使役用法“令人害怕”(2a),而和其所對應(yīng)的日語翻譯卻為非使役用法“おそろしい”(2b)。
(2)a.街上仿佛已沒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寬了許多,空曠而沒有一點涼氣,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b.街には人がいないかのようであった。道は突然ぐっと広くなった 如く、がらんとして一點の涼気もなく、白々として、おそろしいものであった。[1]154
因此,筆者首先通過實證性方法考察漢日平行語料庫中漢日情感表現(xiàn)的實際使用情況及漢日情感表現(xiàn)的對應(yīng)情況。
漢語情感表現(xiàn)在很多情況下既可以使用使役形式,也可以使用非使役形式。如例句(1)中,“びっくりしました”(1a)既可以翻譯為使役形式“使我大吃一驚”(1b),也可以使用非使役形式“很吃驚”,見例(3)。
(3)從山田先生的來信中得知您已住院手術(shù)治療,我很吃驚。
日語非使役形式和漢語使役形式的對應(yīng)并非絕對條件,但在直接表露感情或情緒的情感表現(xiàn)中,漢語和日語所使用的表現(xiàn)形式是不同的。日語在表露情感的時候,會使用“あ、嬉しい!”這樣的形容詞謂語句或“むかつく!”這樣表達瞬間情感變化的動詞謂語句,如“本語では感情の表出を表す際には、「あ、嬉しい!」のような形容詞述語文、あるいは「むかつく!」のような瞬間的な感情の動きを表す動詞文を用い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盵3]172但“あ、嬉しい!”“むかつく!”這樣的日語卻很難用漢語“*啊,高興!”“*生氣!”[注]語法的容認度判定一般分為四個程度:“不自然”“很不自然”“相當不自然”“不正確”,并分別在句子前面添加相應(yīng)符號“?”“??”“???”“*”來表示。來直接表達,一般會使用“真的很高興!”“真的很生氣!”這樣的感嘆句或“令人高興!”“讓人生氣!”這樣的使役形式[注]大河內(nèi)也指出了同樣的問題:“中國語の形容詞は日本語のように、アツい!、ウレシイナア!のように感嘆詞的な利用がないと言われる。しかし、「熱死?。 工洹父吲d死了!」なら言える?!阜浅8吲d!」ではダメである?!痹斠姶蠛觾?nèi)康憲『感情表現(xiàn)と使役構(gòu)文』,第51頁。譯文:漢語的形容詞無法像日語“アツい!、ウレシイナア!”那樣直接當作感嘆詞來使用,但是,“熱死??!”“高興死了!”是可以說的,“非常高興!”不能直接使用。。因此,本文的另外兩個研究目的是:在一定的句法環(huán)境下探討情感表現(xiàn)中漢日雙語對使役形式的容認度;利用漢日平行語料庫中漢日對譯實例對使役用法進行類型分類,分析漢日雙語情感表現(xiàn)中使役用法的異同。
筆者調(diào)查了漢日平行語料庫《中日対訳コーパス》(第一版)中“喜ぶ”“悲しむ”“嬉しい”“悲しい”和漢語的對譯語料,數(shù)據(jù)匯總見表1。
表1 “喜ぶ”“悲しむ”“嬉しい”“悲しい”的漢日對譯語料數(shù)據(jù)
本次調(diào)查共獲取有效漢日對譯數(shù)據(jù)473例(極少數(shù)漢日對譯語料數(shù)據(jù)的對應(yīng)譯文部分缺失),其中“喜ぶ”“悲しむ”“嬉しい”“悲しい”的對譯語料分別為173例、17例、130例和153例。筆者將這些日語情感表現(xiàn)的對譯漢語分為“使役”和“非使役”兩大類,“非使役形式”可再細分為四小類:Ⅰ.直譯類,Ⅱ.程度類,Ⅲ.“感到……”“覺得……”類,Ⅳ.無漢語對譯或意譯類。
首先,歸入使役類的語料共有26例,約占語料數(shù)據(jù)總量的5.5%,其中動詞“喜ぶ”“悲しむ”的非使役形式和漢語使役形式的對譯語料均為0[注]在下列例句(ⅰ)和(ⅱ)中,雖然對譯漢語為使役形式,但由于這樣的使役形式是和“喜ぶ”“悲しむ”的使役形式“喜ばせる”“悲しませる”相對應(yīng)的使役用法(分別為6例和4例),而非本文引言中所述日語非使役和漢語使役的不對稱對應(yīng)。因此本文歸為非使役的直譯類(Ⅰ類)。 (ⅰ)a.むしろ母を喜ばせ伯父を喜ばせ、そして自分にも利益をもたらす、一石三鳥の策だ。 b.毋寧說它將使母親高興,伯父高興,自己也會受益,真是一箭三雕?!呵啻氦熙愕?(ⅱ)a.人を怒らせたり、悲しませたり、同情させたり、落膽させたり、喜ばせたり、思うがままに相手の感情を刺激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のよ? b.或使人惱怒,或使人悲傷,或使人同情,或使人沮喪,或使人欣喜,隨心所欲 地刺激別人的感情?!亥违毳ΕДい紊?,形容詞“嬉しい”“悲しい”的非使役形式和漢語使役形式的對譯語料分別為15例和11例。如例(4)和例(5),非使役形式的“嬉しい”(4a)、“悲しい”(5a)分別對應(yīng)了漢語的使役形式“使我感到高興”(4b)和“令人傷心”(5b)。
(4) a.母親である私を慕ってくれるのは嬉しいのですが、もっと寛大な子にするにはどうしたらよろしいのでしょうか。
b.她戀母親這一點使我感到高興,但怎樣才能使她變得心胸開闊呢?
——『ひとりっ子の上手な育て方』
(5)a.私は一體どう云う積りでこんな精密な寫真を撮って置いたのでしょうか?これがいつかは悲しい記念になると云うことを、予覚してでもいたのでしょうか?
b.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拍下了這樣一些精巧的照片呢?難道我預(yù)感到了它將會變成令人傷心的紀念物嗎?
——『癡人の愛』
其次,非使役分類中有四小類,第Ⅰ類為直譯類,共265例,約占語料數(shù)據(jù)總量的56.0%。如例句(6)中“喜ぶ”(6a)和“高興”(6b),例句(7)中“嬉しい”(7a)和“高興”(7b),均屬于漢日雙語間的直譯。
(6) a.それに円高で輸入品が安くなれば、消費者は喜ぶはずなのに、思ったように消費者物価は下がらない。
b.而且,按理說日元升值進口商品降價,消費者是應(yīng)該高興的,但是日本的商品零售價格并沒有像想象的那樣降下來。
——『日本経済の飛躍的な発展』
(7) a.しかし君は健康になればなぜうれしいか知っているのですか?
b.但是你知道為什么健康就會高興嗎?
——『友情』
在非使役分類的第Ⅱ類中,和日語相對應(yīng)的漢語通過程度副詞、程度補語及感嘆句等形式,加強了情感表現(xiàn)所表達的情感的程度。這類語料共66例,約占語料數(shù)據(jù)總量的14.0%。如例(8)中,“喜ぶ”(8a)的對譯漢語為“很高興”(8b),“很”是修飾“高興”的程度副詞。而例(9)中的“嬉しい”(9a)則是翻譯成漢語的感嘆句“太高興啦!”(9b)。
(8) a.私は喜んでこの下手な活花を眺めては、まずそうな琴の音に耳を傾むけました。
b.我很高興地注視著這種插得不大高明的瓶花,又側(cè)著耳朵聽那并不悅耳的琴聲。
——『こころ』
(9) a.べらべらした透綾の羽織を著て、扇子をぱちつかせて、御國はどちらでげす、え?東京?そりゃ嬉しい、御仲間が出來て…
b.穿著輕飄飄的薄絹褂子,搖著折扇,開口說:“你家是哪里???!東京?太高興啦!”
——『坊ちゃん』
非使役分類的第Ⅲ類共有34例,約占語料數(shù)據(jù)總量的7.2%。在這一類中,日語相對應(yīng)的漢語結(jié)構(gòu)為“感到……”或“覺得……”。如例句(10)和(11)中,“悲しむ”(10a)對應(yīng)“感到悲傷”(10b),“嬉しい”(11a)對應(yīng)“覺得很愉快”(11b)。
(10) a.目標に近づいたり、到達したり突破したりしたらおおいに喜び、うまくいかないと悲しむ精神です。
b.當自己能夠接近、達到或突破目標時會感到高興,而當自己遭受挫折時會感到悲傷。
——『ひとりっ子の上手な育て方』
(11) a.始めは貴方に會って話をする気でいたのですが、書いて見ると、卻ってその方が自分を判然描き出す事が出來たような心持がして嬉しいのです。
b.起初我想同你面談,但寫了之后,反而覺得很愉快。這樣更能清晰地勾畫出自己。
——『こころ』
非使役分類的第Ⅳ類共有82例,約占語料數(shù)據(jù)總量的17.3%。在這一類中,日語情感表現(xiàn)或無相應(yīng)漢語譯文,或通過意義相近的漢語四字成語等來表現(xiàn)。如 (12a)的“喜ぶ”在漢語譯文(12b)中無形態(tài)上的對應(yīng),而(13a)的“悲しい”則是通過意譯的方式,翻譯成“心里真不是個滋味哪!”[注]“心里真不是個滋味哪!”可直譯成日語“(心の中では)本當に嫌な感じがするナ”。。
(12) a.木綿の僧服を脫いで絹の儒服を著だということは、単に辺幅を修めることを喜ぶというだけのことではなかったのである。
b.看來,利瑪竇脫去布制的僧服而換上綢緞的官服,絕不只是為了修修邊幅而已。
——『マッテオ·リッチ伝』
(13)a.父やお妾と一緒に御飯をたべるのは嫌だから、変な時間に勝手に臺所へ行って、その辺に有るものを何か食べるの。まるで泥棒貓みたい。悲しくなっちゃう……
b.我不愿意和父親還有他的小老婆一起吃飯,每次總是過了吃飯時間才隨便到廚房里找點東西吃,就像個偷食的貓兒似的,心里真不是個滋味哪!……
——『青春の蹉跌』
最后,就本文所調(diào)查的“喜ぶ”“悲しむ”“嬉しい”“悲しい”而言,從上述表1的漢日對譯語料數(shù)據(jù)中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第一,在473例日語情感表現(xiàn)的對譯漢語中,有超過半數(shù)(直譯類為265例,約占總數(shù)的56.0%)為直譯形式。這一數(shù)據(jù)說明,漢語和日語在對現(xiàn)實世界中的情感、情緒、心理現(xiàn)象等進行語言化處理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共通性。
第二,在總計473例日語情感表現(xiàn)的對譯漢語中,只有約為5.5%(26例)的漢語使用了使役形式,而有多達94.5%(447例)的對譯漢語使用了非使役形式。另外,在表1中被歸類為“直譯類”的漢語使役形式,即日語情感動詞“喜ぶ”“悲しむ”的使役形式“喜ばせる”“悲しませる”所對應(yīng)的漢語使役用法,分別為6例和4例[注]“喜ばせる”和“悲しませる”的漢日對譯語料總數(shù)分別為7例和4例,其中所對應(yīng)漢語使役形式的語料分別為6例和4例。在后續(xù)第三部分的分析中,為了對使役形式進行全面的考察,“喜ばせる”和“悲しませる”及其對譯漢語的使役形式也納入研究對象進行探討。。因此,即使加上后者的10例,漢日對譯語料中漢語使役用法也只有36例,約占全部語料的7.6%。由此可知,漢日對譯語料數(shù)據(jù)的數(shù)量本身很難支撐前期研究所提出的這一觀點——非使役形式日語情感表現(xiàn)常常翻譯為使役形式的漢語情感表現(xiàn)。
通過漢日平行語料庫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可知,在情感表現(xiàn)中,漢日雙語的使役用法數(shù)量本身并未占很大比例,未解決的問題點卻有很多。除了在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出的漢日感嘆句中漢日形態(tài)有不對應(yīng)的現(xiàn)象以外,大河內(nèi)所提到的問題點仍然存在,即“どうして中國語では「なつかしいお便り」が「ナツカシク思ワセル手紙」になるのか”[1]149[注]譯文:為什么在漢語中,日語的“なつかしいお便り”會變成“ナツカシク思ワセル手紙”?注:日語的“なつかしいお便り”用漢語表達時,傾向于使用使役形式“讓人……”“令人……”等,而這樣的漢語若再直譯成日語,即為“ナツカシク思ワセル”。。因此,本文利用漢日平行語料庫中漢日對譯實例,以日語情感表現(xiàn)中使役用法的容認度為基準,對日語情感表現(xiàn)中的使役用法進行下列四個程度的分類,并在此基礎(chǔ)上對各分類所對應(yīng)的漢語的特點進行對比和分析。
1.日語必須使用使役用法
寺村、大河內(nèi)等指出,在情感表現(xiàn)這樣的事件中,“情感的感受者”和“情感的誘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兩個因素。[1,4]比較漢日雙語情感表現(xiàn)的句法特征可以看出,日語情感形容詞謂語句能夠出現(xiàn)雙重主語,分別表示“情感的感受者”和“情感的誘因”。與此相對,在漢語的情感形容詞謂語句中,占據(jù)主語位置的,或為“情感的感受者”,或為“情感的誘因”,兩者無法同時出現(xiàn)。當“情感的感受者”為主語時,使用非使役形式;而當“情感的誘因”為主語時,使用使役形式。在例句(14a)中,情感的感受者為“私”(我),引起“嬉しい”(高興)的原因為“彼の成功”(他的成功)。而和(14a)相對應(yīng)的漢語既可以為(14b)的非使役形式,也可以為(14b’)的使役形式。在非使役形式(14b)中,情感的感受者“我”占據(jù)了主語的位置,而在使役形式(14b’)中,“情感的誘因”占據(jù)了主語位置。
(14) a.私は彼の成功が嬉しい。
b.對于他的成功,我感到很高興。
b’.他的成功讓我很高興。
在日語中,當“情感的誘因”限定為“人”的情況下,必須使用情感動詞[注]從形態(tài)論角度來看,由于日語形容詞如“悲しい”本身無使役形式,因此必須使用動詞“悲しむ”的使役形式“悲しませる”。的使役形式。如在例句(15a)中,“情感的感受者”為母親,“情感的誘因”為孫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語無法使用上述雙重主語的情感形容詞謂語句“*母は登美子の産んだ孫が悲しい”,而必須使用情感動詞的使役形式(15a)。但在漢語中,由于“情感的感受者”和“情感的誘因”本身無法同時出現(xiàn),因此無雙重主語的限制,即漢語中既可以使用使役形式(15b),也可以使用非使役形式,如“母親因為登美子生的孫子而悲傷” 。
(15) a.登美子の産んだ孫は母を悲しませ、康子の産んだ孫は母を狂喜させる。
b.登美子生的孫子會使母親悲傷,而康子生的孫子就會使母親狂喜。
——『青春の蹉跌』
2.日語可使用使役形式,但更傾向于使用非使役形式
在此類中,日語情感表現(xiàn)一般使用非使役形容詞形式,但也可以轉(zhuǎn)換成相對應(yīng)的動詞使役形式。如在例句(16a)(17a)中,非使役形式的情感表現(xiàn)“悲しい”“嬉しい”可以用使役形式“しかし事故なら何故私をこんなに悲しませるのか”“芳子さんを喜ばせるでしょうけど”來進行替換,且替換后的日語使役表現(xiàn)的容認度較高。其對譯漢語語料既有使役形式,也有非使役形式,并無特殊形態(tài)上的要求和限制。
(16) a.これは事故であった。しかし事故なら何故私はこんなに悲しいのか?
b.這是一次事故,可如果這是一次事故的話,我又為何如此悲哀呢?
——『野火』
(17)a.芳子さんは嬉しいんでしょうけど、何だか極りが悪そうでしたよ。私がお茶を持って行って上げると、芳子さんは機の前に坐っている。その前にその人が居て、今まで何か話していたのを急に止して黙ってしまった。
b.芳子也許很高興吧,可又有些不好意思似的。我上樓去送茶,當時芳子坐在桌子前,來人坐在她的前面,兩人剛剛還在說話,見我去便突然閉住嘴不說了。
——『布団』
3.日語使役形式的使用不自然,一般使用非使役形式
在此類中,日語情感表現(xiàn)一般使用非使役形式,若將非使役形式轉(zhuǎn)換成使役形式,其容認度判定也會隨之降低。如在例句(18a)中,若將“その衰えた赤が悲しかった”轉(zhuǎn)換成“?その衰えた赤が私を悲しませた”,雖然無法斷言這樣的使役用法不正確,但在例(18)這樣的上下文中,和(18a)的情感形容詞謂語句相比,“私を悲しませた”的使用是十分不自然的。除此以外,本文給出的例句(2)也屬于此類型。在例句(2b)中,若將“おそろしいものであった”轉(zhuǎn)換成“?おそろしくさせた”[注]由于“おそろしい”沒有相對應(yīng)的動詞形式,因此通過形容詞的動詞變形,將“おそろしい”變?yōu)椤挨饯恧筏工搿?。,則同樣會出現(xiàn)容認度降低的傾向。在這一類中,占據(jù)主語位置的一般為情景、狀況、狀態(tài)等。
(18)a.眼をさますと、海に向いた窓が、あかあかと夕日に照されていた。 その衰えた赤が悲しかった。
b.醒來時,朝海的窗戶被夕陽染得通紅。那衰敗的紅色令人傷感。
——『野火』
與此類型相對應(yīng)的漢語卻有著和日語相反的使用使役形式的傾向。無論是(2b)的漢語原文“令人害怕”或是(18b)的漢語譯文“令人傷感”,都使用了使役形式。雖然漢語可以通過其他形式如“?白花花的十分害怕”“?那衰敗的紅色很是傷感”來替換其中的使役形式,但這樣的替換不但會降低句子的自然程度,更是會破壞漢語使役形式所帶來的獨特語感。如(18b)的“令人傷感”所表達的并非只是“令(看到那衰敗的紅色的)我”感到傷感,而是指那衰敗的紅色會讓所有看到這樣景色的人感到傷感,即“情感的感受者”并非特指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被泛化了[注]大河內(nèi)也指出:“感情を自然発露として表現(xiàn)する文法的工夫である?!浴肖甘证恕溉恕工蚴工盲聘肖甘证囟ɑ工毪韦虮埭堡皮い?。多くの場合、感じ手は話し手自身であるのだが、それを個人のものにとどめないで、もっと一般化したもの…”詳見大河內(nèi)康憲『感情表現(xiàn)と使役構(gòu)文』第151~154頁。(譯文:這種語法形式突出了情感表露的無意識自發(fā)性,……略……“情感的感受者”使用“人”的話,可以避免將情感的感受者進行具體特定化。盡管在很多情況下,情感的感受者正是說話者本身,但將這種情感不僅僅限定于是某一個人,而是更加的一般化……)。當某一“情感的誘因”(如衰敗的紅色)可以讓所有人都成為同樣情感(如傷感)的感受者時,該情感感受可以看作該“情感誘因”的特征或?qū)傩浴?/p>
4.日語不使用使役形式
第4類是日語情感表現(xiàn)中對使役形式容認度最低的類型,一般是指在某一場合、某一時刻的說話者情感的當場表露。如前期研究中所提及的感嘆句,即屬于這一類型。在這一類型中,“情感的感受者”為第一人稱說話者,日語由于受到情感形容詞的人稱限制,一般不使用使役形式。情感形容詞的人稱限制是指在日語中,當“情感的感受者”和說話者(第一人稱)保持一致的情況下,一般使用情感形容詞如“うれしい”。與此相對,若“情感的感受者”為第一人稱以外的第三者,一般使用情感動詞如“喜ぶ”(也可使用由形容詞通過形態(tài)變化后變成的動詞形式,如形容詞詞干加上動詞詞尾“-がる”)。在一些如表示傳聞樣態(tài)等的特殊句法中,如“山田君は寂しそうだ”(山田君看上去很寂寞),“情感的感受者”即使為第一人稱以外的第三者,也可使用情感形容詞[注]引用原文為:主語に立つ「感情の感じ手」が「話し手」の場合、感情形容詞「うれしい」が用いられるのに対して、「第3者」が感じ手となった場合、「うれしい」とは言えず、「喜ぶ」(「うれしがる」でも良い)という感情を表す動詞を用いることになる(生産的には、感情形容詞に「-がる」を付け、「怖がる、懐かしがる、悲しがる、痛がる」となる)。また、「伝聞や様態(tài)の表現(xiàn)」(山田君は寂しそうだ。)等の環(huán)境においては、「感情の感じ手」が「第3者」であっても形容詞を用いることができる。詳見寺村秀夫『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Ⅰ』第145~151頁;庵功雄,高梨信乃,中西久実子,山田敏弘『中上級を教える人のための日本語文法ハンドブック』,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2001年版第372~374頁。。在例句(19)(20)中,“悲しい”“嬉しい”的情感感受者均為第一人稱說話者“我”,在這種情況下,日語無法使用動詞使役形式“*悲しませるわ”“*すごく喜ばせるのよ”來和(19a)(20a)的非使役形式進行替換。而相對應(yīng)的漢語既可使用使役形式(19b),也可使用非使役形式(20b)。通過本文第二部分統(tǒng)計的語料庫數(shù)據(jù)可知,在該類型的對譯漢語中非使役形式的使用在數(shù)量上多于使役形式的使用。
(19) a.悲しいわ。私が馬鹿。あんたもう明日帰んなさい。
b.真叫人傷心。我是個傻瓜。你明兒就回去吧。
——『雪國』
(20)a.ワタナベ君?ここに來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う?私すごく嬉しいのよ。
b.渡邊君,謝謝你到這里來,我真是太高興了。
——『ノルウェイの森』
綜上所述,日語情感表現(xiàn)的使役用法容認度四分類和其對譯漢語使役用法的容認度對應(yīng)情況可歸納為表2所示。
通過對表2中漢日雙語對應(yīng)情況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兩點結(jié)論:第一,就使役用法而言,漢語的形態(tài)限制相對日語較為寬松。如在①和④中,日語或必須使用,或不使用使役形式,但其對譯漢語雖有一定的傾向性,二者為使役/非使役形式均可,并無嚴格限制。第二,第③類中,日語和漢語表現(xiàn)出相反的傾向,即日語一般使用非使役形式,而與此相對應(yīng)的漢語卻有使用使役形式的傾向。
表2 日語使役用法容認度四分類和漢語的對應(yīng)情況
筆者以“喜ぶ”“悲しむ”“嬉しい”“悲しい”為例,利用漢日平行語料庫對漢日情感表現(xiàn)中使役形式的實際使用情況及漢日雙語的對應(yīng)情況進行了實證性考察,主要得出以下結(jié)論。
第一,前期研究中指出,非使役形式日語情感表現(xiàn)常譯為使役形式的漢語情感表現(xiàn),但筆者考察發(fā)現(xiàn),漢日雙語在情感表現(xiàn)中以直譯數(shù)據(jù)所占比例最高(約占數(shù)據(jù)總量的56.0%),而對譯漢語的使役用法僅占數(shù)據(jù)總量的5.5%。因此,從實證性角度而言,前期研究所提出的“日語非使役vs漢語使役”不對稱現(xiàn)象的問題并非普遍現(xiàn)象。反之,漢日雙語在情感表現(xiàn)中以直譯數(shù)據(jù)所占比例最高,因此可以窺見漢日雙語在對現(xiàn)實世界中的情感、情緒、心理現(xiàn)象等進行語言化處理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共通性。
第二,在對漢日雙語的比較考察中,筆者以日語情感表現(xiàn)中使役用法的容認度為基準,對日語情感表現(xiàn)中的使役用法首先進行了四個程度的分類,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了漢日比較。針對前期研究中所提及的感嘆句的問題點,即在感嘆句中,日語一般使用非使役形式,而漢語常常翻譯為使役形式的問題點,可做如下解釋:感嘆句類型屬于表2中的分類④,即日語不使用使役形式,其所對應(yīng)的漢語中雖然有使役形式,但非使役形式的漢語對譯數(shù)量更多,因此無法斷言在感嘆句中存在“日語非使役vs漢語使役”的不對稱現(xiàn)象。
第三,在本文例(2)中所提及的“日語非使役vs漢語使役”的不對稱現(xiàn)象和感嘆句中出現(xiàn)的“日語非使役vs漢語使役”的不對稱現(xiàn)象屬于不同的類型。例(2)中所提及的“日語非使役vs漢語使役”的不對稱現(xiàn)象屬于表2中的分類③,在該分類中漢日雙語的使役用法出現(xiàn)了相反的傾向。該分類的特點是,占據(jù)主語位置的一般為情景、狀況、狀態(tài)等情感的誘因。漢語通過使用使役形式,使得“情感的感受者”發(fā)生泛化,從而可以認為該“情感誘因”具備了該“情感感受”的特征或?qū)傩浴?/p>
在今后的研究中,筆者將繼續(xù)擴大對于漢日情感表現(xiàn)的調(diào)查范圍,并進一步探討漢日雙語出現(xiàn)的“日語非使役vs漢語使役”的不對稱現(xiàn)象的類型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