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000 河南信陽七中 張 鎣
“嘩啦——”書柜里的雜志被媽媽收進了一個大袋子里,她用兩根手指嫌棄地捏住雜志的一角,一本一本地翻著,嘴里還念念有詞:“你瞧瞧!《中國少年文摘》《博物》……啥也別說了,丟掉!”我連忙擋在她面前,大吼一聲:“不行!”于是,一場爭論拉開序幕。
媽媽斜靠著門框,抖動著手里的雜志,不滿地說:“老師也說了,你們這個時候要讀那些名著,考試的時候會用到?!?/p>
我緊盯著媽媽手中的雜志,想把它們奪過來,又怕撕爛了。我慍怒地叫道:“考試考試,你就知道考試!我們閱讀又不是為了拿分,單一的閱讀是有局限性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誰說就是為了拿分???多看名著的好處多著呢!你這亂七八糟的一大堆,有什么用?”媽媽拿起一本雜志用力向桌上一拍,發(fā)出老大的聲響。
“你不知道,我這雜志可有用了,能教人可多知識呢。你又沒有看過,別亂發(fā)言!”我一把抓過桌上的雜志護在懷里,生怕一不留神又被媽媽搶了過去。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是不會害你的!”
“你說得對我才聽,說得不對我就不能接受!”
“你……”
爭論了半天也沒有個結果,媽媽可能有些累了,語氣也漸漸軟了下來,她語重心長地說:“媽媽也是當老師的,你這樣的學生我見得多了,你要聽話!”我卻搶白道:“你一個教數(shù)學的,別瞎摻和!”一句話戧得媽媽半天說不出話來。
最后,還是媽媽做出了讓步,我們達成共識——名著要多讀,偶爾也可以讀幾本雜志。媽媽低頭瞅瞅袋子里的雜志,張了張嘴想說點什么,最后還是沉默地離開了。一場家庭紛爭終于落幕。
我把雜志又碼回了書柜,暗想:如此的爭論也未必不好,它讓家人之間增強了解、理解,它就像潤滑油,讓家人間的溝通更順暢,讓親情愈發(fā)堅固。
簡 評
文章緊緊扣題,將一場爭論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開篇交代了爭論的起因——媽媽要將“我”心愛的讀物扔掉,而“我”誓死捍衛(wèi),爭論雙方亮相,一開篇就吸引了讀者的眼球。爭論的過程詳略得當,文章靈活運用語言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既寫清了雙方的立場,也生動地刻畫出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爭論的結果略作交代,結構完整,篇末點題。文章選材貼近生活,語言充滿生活氣息。
(余東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