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俠
摘 要:文章以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張家灣潛丁壩工程為例,由于其透水壩在透水構(gòu)件安裝前需進行基床整平,但施工期間流速快,傳統(tǒng)的基床整平施工工藝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為確?;财秸木群褪┕すπ?,項目部對高流速下透水壩基床整平工藝進行了改進,施工結(jié)果表明不僅保證了工程質(zhì)量,而且為后續(xù)施工提供了便利條件。
關(guān)鍵詞:透水壩 基床整平 整平架
1.工程概況
張家灣潛丁壩位于長江中游荊江周天河段顏家臺下游,周天河段位于長江中游上荊江末端,距武漢市428km,上起郝穴,下迄古長堤,全長27km。潛丁壩結(jié)構(gòu)由護底、壩身、壩頭3部分組成,壩體主體結(jié)構(gòu)全部分布于水下。
護底:采用D型沉排、排上拋石壓載、排體下游邊緣拋透水框架、在排體上游及靠近航道側(cè)預留變形區(qū)邊緣設(shè)置備填石。
壩身:為透水壩、鋼絲網(wǎng)石籠筑壩和拋石壩混合型壩,其中直線段28~128m范圍為透水壩段,勾頭前端120m為鋼絲網(wǎng)石籠筑壩,其余壩體采用拋石筑壩。
壩頭:頂端部為直徑3m的半圓,呈輻射狀與河底相接;沿壩軸線向河坡坡比為1:5,向上、下游逐漸變坡比與壩身平順銜接。
透水段壩體長100m,里程為28~128m段,底部為D型排護底,依次往上為拋石基床、基床整平、透水構(gòu)件安裝和模袋混凝土護面。壩體頂面寬度為8m,上游側(cè)頂面寬度為2m,透水構(gòu)件擱置面寬度為3m,下游側(cè)頂面寬度為3m,兩側(cè)斜坡面模袋混凝土寬度各1m。
透水壩典型斷面圖如圖1所示。
2.基床整平施工工藝
2.1基床整平施工工藝流程
基床整平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施工準備→定位船定位→墊塊安放→導軌安裝→基床粗平(二片石)→基床細平(碎石)→測量驗收→導軌拆除→下一段施工。
2.2基床整平施工方法及要點
(1)施工準備。①材料準備。透水構(gòu)件安裝區(qū)域基床拋石,先拋至標高+23.75m;由運輸船裝運10~20cm二片石和3~5cm碎石;基床整平施工前對潛水設(shè)備逐一檢查。②測量準備?;矞y量定位由潛水員采用墊塊、導軌及裝載GPS的測量標桿來完成;墊塊采用長40cm×寬40cm×厚10cm的混凝土小方塊。a.平面位置測量。在基床整平施工過程中,需要測量的平面位置有:導軌墊塊位置、導軌安裝位置、整平區(qū)域、斷面位置和局部補拋位置。以上部位的測量,主要通過在標桿上安裝GPS測量定位實現(xiàn)。b.高程測量。高程測量主要采用測量標桿上安裝的RTKGPS定位、手簿讀取高程。
(2)定位船就位。起重船作為定位船,艏艉八字錨拋錨定位。定位船與壩體軸線垂直,石料運輸船靠泊定位船。
(3)墊塊安放。①導軌墊塊位置測量:豎立測量標桿,通過標桿頂端GPS天線和手簿,將標桿初步定位在已輸入的坐標位置附近;將混凝土小方塊堆放在吊籃上,吊放至施工區(qū)域;潛水員從交通船順標桿下水,到達基床頂面,潛水員和工作船上的操作人員共同扶正標桿,通過觀察標桿上懸掛的測錘,使標桿盡量垂直;在GPS的引導下,緩慢移動定位標桿,直至正確就位。潛水員在水下將墊塊安放在標桿正下方并臨時固定,完成對該位置的定位測量。②因?qū)к夐g距及單條整平寬度為6m左右,墊塊沿壩體軸線方向間距3m一道;橫向間距和整平斷面齊寬為4m。③潛水員用碎石在水下測桿位置整平出一個約50×50cm的范圍(碎石層厚度<5cm),使墊塊能夠平整地安放在該位置;④利用測桿測出墊塊的位置和標高;⑤根據(jù)標高安放墊塊,使墊塊達到控制標高;⑥復測墊塊標高、調(diào)整,完成該墊塊的安裝;⑦同方法進行下一個墊塊的安裝。
墊塊安裝的質(zhì)量要求為:平面位置±100mm,標高±10mm,四角平整度±5mm。
(4)導軌安放。一排墊塊安裝完成后,即可進行導軌的安裝,導軌采用2 [1 2槽鋼對焊成盒子狀,軌長6m。導軌安裝的質(zhì)量要求為:標高±1 0 m m,平面位置±100mm。
(5)基床粗平?;泊制讲捎?0~20cm二片石,厚度40cm,采用常規(guī)的導軌刮尺法施工。潛水員將刮尺放置在導軌上沿導軌刮行,刮尺采用單根6m長雙拼[10槽鋼,將刮尺采用尼龍繩與定位船尾部連接,水下刮尺采用定位船慢慢拉動,在拉動過程中潛水員發(fā)現(xiàn)低于刮尺下口10cm的位置,用二片石補平,基床頂標高控制在設(shè)計標高以下0~10cm以內(nèi)。對于高出刮道下口的石頭,必須鏟平,標高不得高于刮道。當一個單元區(qū)域粗平完成后,移動刮道,進行下一區(qū)域的粗平;其中二片石的下放采用浮吊船下放吊籃完成。
(6)基床細平。待基床粗平完成一定的工作面后,依次開始采用碎石進行基床細平。細平方法與粗平方法相同:潛水員依據(jù)導軌上刮行的刮尺,將低于導軌的低洼處用碎石鋪平,對于高出導軌的碎石,采用刮尺刮除,刮尺刮過后的區(qū)域的基床標高與刮尺下緣(即設(shè)計標高)齊平。刮尺刮行時要緊貼導軌底面,切不可脫離導軌,對于個別位置標高稍低或稍高處進行補鋪碎石或鏟平,再次用刮尺刮平。如此反復平整,直至該區(qū)域完全整平。
(7)導軌的拆除。當一個工作面的整平施工完成后,對導軌進行拆除。
3.基床整平施工工藝面臨的困難
透水壩基床整平施工于2015年10月1日開始施工,10月30日完成。根據(jù)歷年的平均水位,施工時區(qū)域水深為7~10m,水流速度應(yīng)為0.9~1.4m/s。但透水壩施工正值三峽大壩放水期間,每天放水量為20000m3/s左右,比往年10月份三峽流量8000~10000m3/s增加了一倍,本河段施工期間實測水深為8m,表面流速為3m/s,基床整平存在的困難如下:
(1)常規(guī)的基床整平測量定位由潛水員采用墊塊、導軌刮尺及裝載GPS的測量標桿來完成,而常規(guī)測量定位在水深達到8m、水流達到3m/s的情況下,測量標桿無法豎直,測量偏差大。
(2)由于透水構(gòu)件基床為拋石壩基床,基床施工區(qū)域形成了翻壩水流,而施工區(qū)域空曠,潛水員在水下無著力點,在水流的沖擊下,潛水員在水下難以正常站立,無法有效開展基床整平作業(yè),安全隱患較大。
4.基床整平施工工藝的改進
為解決在高流速下基床整平施工面臨的困難,確保施工和施工功效,項目部對基床平整的施工工藝進行了改進。
4.1基床粗平
采用測量船、測深儀、定位船及挖掘機對拋石基床進行粗平,替代墊塊、導軌刮尺及GPS測量標桿的施工工藝,過程中無需潛水員進行水下作業(yè)。
基床拋石完成后,采用測量船和測深儀對需整平區(qū)域、斷面位置和局部需補拋位置進行詳細測量,然后使用起重船和挖掘機對拋石基床進行整平,起重船作為定位船和平臺,船上配備1臺PC360挖掘機進行水面以下8m范圍內(nèi)的基床粗平(水深8m,拋石基床高度約2m,基床頂部距水面約6m)?;泊制讲捎?0 ~20cm二片石,遵循“高挖低填”的原則,基床頂標高控制在設(shè)計標高以下0~10cm以內(nèi),每段基床粗平完成后采用測深儀復測,檢驗合格后移船進行下一段施工。為避免在整平過程中因翻壩水流的沖擊而造成的石料流失,待挖掘機鏟斗貼近基床頂部后再放料理平。
4.2基床細平
項目部自主研發(fā)了實用新型專利——整平架(見圖2),對拋石基床進行細平,替代墊塊、導軌刮尺及GPS測量標桿的施工工藝。整平架施工圖見圖3。
基床細平施工工藝流程為:整平架制作→整平架安裝→定位船定位→整平架下方至設(shè)計標高→潛水員水下整平→下一段施工。
本實用新型專利為長江流域水下整平的一種整平架,整平架作為潛水員基床細平的標尺,不僅能滿足水下4.5m范圍內(nèi)(透水構(gòu)件擱置面寬度為3m)的平面定位和標高控制,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抗水流和抗水面波動的能力,具有整平質(zhì)量高、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
該整平架由固定架、移動架組成。固定架采用槽鋼制作焊接而成,其尺寸為3m×1.62m×0.82m,移動架采用鋼管制作焊接而成,移動架尺寸為10m×1.60m×0.80m,移動架外圍尺寸比固定架內(nèi)圍尺寸小2cm,移動架底部采用槽鋼焊接而成,根據(jù)基床整平范圍,在移動架底部槽鋼內(nèi)側(cè)焊制3個懸挑槽鋼做主梁,在主梁下方兩側(cè)各焊接一道長度為6m槽鋼作為標高控制的標尺,槽鋼內(nèi)扣。
固定架和移動架制作完成后,將移動架套入固定架中,固定架與活動架采用2個3m長手拉葫蘆連接成整體,將固定架焊接固定在定位船外側(cè),并分別在固定架和活動架表面標記出醒目的刻度,精確到厘米。活動架可通過手拉葫蘆上下自由移動,以調(diào)整整平架下方標尺的標高位置。通過對船舷平面位置和標高的測量,可準確地確定移動架底部坐標位置和標高(槽鋼底標高即為設(shè)計基床頂標高),潛水員再將刮尺放置并固定在槽鋼內(nèi)側(cè),進行基床細平施工。
基床細平采用3~5cm碎石。潛水員根據(jù)刮尺的高度,將低于導軌的低洼處用碎石鋪平,高出導軌的碎石采用刮尺刮除,直至每個區(qū)域完全整平。刮尺刮行時,務(wù)必緊貼導軌底面,避免刮尺脫離導軌而造成基床頂面超高。基床細平的偏差值為+5cm。
由于整平架所限定的每一個整平單元區(qū)域為4.5m(寬)×6m(長),潛水員的作業(yè)范圍較為集中,且整平架與起重船為一個整體,可作為潛水員水下整平作業(yè)的著力點。潛水員可通過繩索將身體與整平架相連,可有效防止水流的沖擊,施工過程中潛水員可緊握整平架最底部的標尺,讓身體更加穩(wěn)固。
5.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透水壩拋石基床整平工藝的改進,有效地克服了高流速下基床粗平和基床細平施工面臨的困難,此方法操作簡單,實施更為安全,確保了施工質(zhì)量、施工安全和施工功效,基床整平順利完工,同時也為后期透水構(gòu)件的安裝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永飛.長江中游周天河段演變分析與整治措施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7.
[2]柴華峰.荊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新結(jié)構(gòu)應(yīng)用簡述[J].中國水運.航道科技,2016(01):43-50.
[3]劉卡,高辰龍.長江中游荊江河段治理淺析[J].中國水運,2016(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