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北京市國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北京 100000)
貨款支付是混凝土買賣合同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買賣雙方易發(fā)生爭議的條款。近來在混凝土買方出具的合同文本中,經常有“業(yè)主(或建設單位、甲方、發(fā)包人)付款后支付混凝土款”的表述,這類條款對于混凝土企業(yè)不利,混凝土買方往往稱:我們還沒有收到工程款,所以不能付混凝土款。混凝土買賣合同一經簽訂,雙方理應遵照信守。如果混凝土買賣合同內容如此,混凝土賣方就得等下去嗎?其中包含的法律問題是什么?混凝土企業(yè)應如何應對?以下筆者一一分析。
合同原文:“商品混凝土進度款項按每三個月為一付款周期進行進度款支付,無預付款,進度款的支付暫按混凝土小票進行結算,每月 25 日前,雙方將本月甲方采購的商品混凝土核實無誤,辦理對賬手續(xù)。甲方在 30 日內支付乙方已核對無誤的前三個月工程量貨款的 50%。主體結構驗收合格后三個月內,支付至已結算混凝土工程款的 80%,與建設單位辦理完結算審計并收款后一個月內付清乙方全部混凝土工程款(無息支付)?!?/p>
以上這段付款約定,截取自一份真實的混凝土買賣合同。此工程已經完工數年,混凝土買方已支付 80%混凝土款,但混凝土用量巨大,20% 尾款為數不少,混凝土企業(yè)一等數年收不到 20% 尾款,實在難以承受。筆者代理混凝土企業(yè)作為原告將混凝土買方起訴至人民法院。
原、被告雙方對于簽訂并履行混凝土買賣合同的基本事實沒有爭議。被告的答辯意見是,根據合同約定,混凝土 20% 尾款得等被告收到全部工程款后一個月內再支付給原告,但被告與建設單位就結算存在爭議,尚未與建設單位辦完結算收款,所以混凝土 20% 尾款付款期限未到,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付款期限當然是法院審查的重點問題,如果未到付款期限,法院必將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筆者作為原告代理人,對于付款期限問題的論證思路是:
1、“與建設單位辦理完結算審計并收款后一個月內”系雙方約定的付款期限,而不是付款條件。
若這句話被認定為是付款條件,對原告不利。如果是條件,那么現在條件不具備(建設單位確實尚未向被告付清工程款),被告不付混凝土尾款理所當然。但是雙方的真實意思并非如此,雙方僅僅是將建設單位付款這一事件作為付混凝土款期限的參照時間點,而并非如果建設單位不付款,被告就不必支付混凝土款的意思。在庭審中,被告也表示未付尾款的原因是尾款支付期限未到。所以“與建設單位辦理完結算審計并收款后一個月內”約定的是期限而不是條件。建設單位是否付款不是被告履行混凝土 20% 尾款支付義務的前提條件。
2、“與建設單位辦理完結算審計并收款后一個月內”系原、被告雙方對于付款期限約定不明。
雖然此句中有“一個月”這個明確的時間概念,但是“一個月”的起算點,即“與建設單位辦理完結算審計并收款”是哪天并不明確,被告顯然不能明確指出這個時間點是哪天,原告更不可能知道。所以這句話所約定的付款期限不明確。
3、既然付款期限約定不明,債權人(原告)按照法律規(guī)定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被告)履行付款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一條規(guī)定,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guī)定:……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本案情況應適用以上法律條款,即雙方對于付款期限約定不明,只要給予債務人必要的準備時間,債權人有權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
通過以上抽絲剝繭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原告混凝土企業(yè)作為債權人,有權通過訴訟要求債務人即混凝土買方支付 20% 尾款。
一審中,法官和被告顯然都沒有想到筆者會提出以上觀點,但法官非常認真地傾聽了筆者發(fā)表的意見,事后法官的評價是“聞所未聞”。被告更是明確表示其公司的原材料買賣合同內容都如此約定,沒有人去打官司,大家都老老實實等著建設單位付了工程款才來要原材料尾款。根據合同約定的管轄法院,此案是在北京以外某地法院起訴、審理,原告千里迢迢去起訴,而被告是當地知名建筑企業(yè)之一,難度顯而易見。但是最終一審法官采信了筆者的觀點,判決原告勝訴。這就是訴訟的魅力所在,整合事實,梳理邏輯,選擇適用的法律條款,靠道理去說服法官。
被告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由于不可言說的原因,結果將案件發(fā)回重審,又重新開始一審程序。還未到一審開庭時間,經被告方反復游說、打包票,原告撤訴。非常遺憾的是被告事后食言,該筆混凝土款至今仍未全部收回。
這并不是一個完整的成功案例,但是一審的勝訴足以說明,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對于混凝土企業(yè)不利的付款期限約定仍有可能被破解。當然,筆者在給各法律顧問單位培訓以及審查合同過程中,會反復講解并要求業(yè)務員要對這類付款條款保持高度警惕,要求混凝土企業(yè)對于混凝土付款約定“不設條件,期限明確”。
“不設條件”是指混凝土款的給付不應附加條件,只要混凝土企業(yè)履行了供貨義務,就應該得到貨款。至于混凝土買方是否能收到工程款就如同房子賣不賣得出去一樣,與混凝土企業(yè)無關?!捌谙廾鞔_”是指參照坐標是客觀的,且是混凝土企業(yè)自己能夠掌握的。譬如主體結構完工之日起 N 日內,竣工之日起 N 日內,主體混凝土供應完畢之日起 N 日內,某年某月某日之前等等,都是明確的期限。而像建筑企業(yè)是否能收到工程款這種事,實踐中混凝土企業(yè)也很難掌握,難道天天去人家公司打聽?另外,付款期限一般還應附停工立即給付條款,即“如工程停工或擅自停用此混凝土企業(yè)的混凝土,應在 N 日內付清全部貨款”。避免工程爛尾或是買方隨意更換混凝土供應商給混凝土企業(yè)造成損失。
“不設條件,期限明確”應是混凝土企業(yè)在簽訂混凝土買賣合同中對于付款條款的基本要求,相應的對于結算、違約責任、管轄等條款也應予以重視,筆者將在后續(xù)文章中陸續(xù)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