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肖方元
江蘇省鎮(zhèn)江市潤州區(qū)寶蓋路雁兒河巷23號居住著一個和睦的家庭,鎮(zhèn)江最長壽的老人——今年110歲的王玉珍,就生活在這里,她的善良和純樸常常感動著周圍的人們。
在雁兒河巷23號門口的墻上,掛著有這樣一塊內(nèi)容的牌子。穿過門,走進陽光照射著的里院,身著鮮艷紅襯衣的王玉珍老人微笑著進入了筆者的視線。對這位慈祥的老太太來說,10月2日是個特別的日子:子女們將在這天為她辦家宴,屆時近百人的大家庭歡聚一堂,一同慶祝她的生日。
眼前的王玉珍老人看起來精神不錯,穿戴干凈,頭發(fā)梳得齊整,手腕上戴著一條黃金手鏈,腳上穿的一雙鞋子也是整潔如新,此時她正坐在自己家里的房門口曬太陽。搬了一張椅子與老太太面對面坐下,這就閑聊起來。
王玉珍奶奶說,她的父母家在丹徒大港的王巷,父親做生意,帶著她母親到了金壇。王奶奶出生在金壇,7歲時就讀于金壇女子學(xué)校,20歲時嫁到鎮(zhèn)江。丈夫曾在鐵路部門工作,她則一邊做著連家店的雜貨小生意,一邊帶大了孩子們。新中國成立后,王奶奶家的日雜店被公私合營,王奶奶也成了鎮(zhèn)江糖煙酒公司的一名員工。她一輩子共生育有10個子女,其中有兩個已去世,現(xiàn)有5個兒子和3個女兒。她與家中排行老六的兒子竇方強夫妻倆住在一起。在鎮(zhèn)江工作的子女們每周都會來看望她。
王玉珍的小兒子竇方成說,老太太身體一直很好,除了今年夏天可能吃壞了東西,偶有一次拉肚子,這幾年感冒發(fā)燒等病都沒有過?!八褪锹犃Σ淮蠛?,但頭腦很清晰,一點都不糊涂,我四五十年未見的高中同學(xué)的名字她現(xiàn)在都能叫出來?!备]方成想起前幾年的一件事,當(dāng)時恰巧母親家里來人抄電表,他們幾個都習(xí)慣性地拿出手機來計算,未曾想王玉珍知道數(shù)字后,脫口就將心算好的正確結(jié)果報了出來,比他們用手機算快得多。今年110歲的王玉珍還保持著看報的習(xí)慣,竇方強特地給她訂了一份京江晚報,她每天都認真閱讀。
談及老人的興趣愛好是什么,小兒子竇方成說是音樂?!八矚g唱歌,以前還會吹簫,吹口琴呢!”王玉珍老人靦腆地笑了笑,現(xiàn)場唱起了《少年壯志不言愁》:“幾度風(fēng)雨幾度春秋,風(fēng)霜雪雨搏激流。歷盡苦難癡心不改,少年壯志不言愁……”別看老太太身形偏瘦,歌聲卻中氣十足、響亮,高音處的“金色盾牌熱血鑄就”“為了母親的微笑”和“為了大地的豐收”輕輕松松就唱了上去。唱歌是老太太的一大愛好,另一個興趣愛好是打麻將。兒子們笑說,母親平時不愛動,喜歡看電視、看報、打牌這類偏靜的活動,早幾年她還在牌桌上時,其他人都不是她的對手。這幾年她不打牌了,改成“看牌”。為了滿足老人家看牌的愿望,小兒子特地買來一張麻將桌,當(dāng)朋友們來打麻將的時候,老太太就安靜地坐在旁邊看,從不插話。
聊著聊著,隔壁廚房傳來了一陣雞湯的香味,是王玉珍的兒媳婦在張羅著當(dāng)天的午飯。兒子竇方強說,母親平時喜歡喝雞湯,所以家里經(jīng)常買雞,一半燒一半煨,雞湯每天都不斷的,另外老太太還喜歡吃點銀耳蓮子蜜棗羹。老太太的飲食、作息習(xí)慣很規(guī)律,一般早上7點多起床,自己按摩身體做健身。吃早飯前,會空口喝一勺蜂蜜。早餐則是固定搭配:一杯牛奶和兩個雞蛋。竇方強說,母親從不吃保健品,除了習(xí)慣喝的雞湯、牛奶、銀耳蓮子蜜棗羹等,其他飲食不挑剔,“我們吃什么她就吃什么,從來沒提過要求。水果也需我們督促,她才吃點。我們會注意把她吃的菜和飯燒得軟爛一點,這樣方便她咀嚼和消化?!崩咸綍r不習(xí)慣睡午覺,到了下午,竇方強會用輪椅推她出去轉(zhuǎn)轉(zhuǎn),晚上7點左右她就要上床睡覺了。
每年的國慶假期,對于王玉珍和子女們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竇方成介紹,他母親出生于1908年農(nóng)歷八月二十,生日一般差不多在國慶節(jié)前后,家里便商議決定在每年的10月2日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為母親慶祝生日。他們記得母親過百歲生日時,四世同堂來了近百人。2015年那次聚會,子女孫輩們一下來了60多人。今年的生日聚會,晚輩們早早就準備了,也來了近百人。
王奶奶過了百歲生日后,政府每月發(fā)給她400元的生活補貼,她對兒媳婦說,把這個錢退給政府去救濟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吧,我用不著這個錢。每每遇到哪里有自然災(zāi)害,她在電視里看到,都拿出錢來讓家人幫她捐款。王奶奶她心地善良,只要見到同鄉(xiāng)鄰里誰有困難,都會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