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航
你的機器人敢下水嗎?
來了哈工程,聽到當?shù)乩先颂崞疬@所學校時都管它叫“船院”,原來,這是因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哈工程在船舶建造方面表現(xiàn)非常突出。不過在“船院”這個稱呼漸漸被遺忘的現(xiàn)在,哈工程的科研目光卻從未錯過水下世界。
就在去年的第21屆國際水下機器人競賽上,作為我國唯一出征的隊伍,哈工程E唯協(xié)會的成員帶著他們的水下機器人,第八次遠赴重洋參賽。他們設(shè)計的機器人出色地完成了各項任務(wù),大比分領(lǐng)先進入決賽,最終獲得了冠軍。要知道,曾多次獲得冠軍的麻省理工學院、康奈爾大學等世界名校,都是他們面對的強勁對手。
以前只在電視上見過機器人大賽的我,沒想到有一天能距離熱血賽事如此之近,在這個領(lǐng)域擁有—席之地的哈工程,正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江湖豪杰”齊聚一堂。如果你也對水下機器人感興趣,哈工程的中國首個水下機器人專業(yè)等你來哦,誰不想搞科研的同時能愉快的遙控機器人呢?
哈工程的科研精神向來不容小覷。在這里,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茶余飯后的話題大多圍繞實驗室。不過可別以為實驗室話題都是冰冷枯燥的數(shù)據(jù),在我們這兒流傳得最廣的一幕,可是相當溫暖動人的—有個女生忘記帶扎頭發(fā)的發(fā)帶,可還得做實驗。于是,身旁的男友取來實驗器材中的橡皮繩,溫柔地幫她綁上了頭發(fā),此時灑進來的陽光剛好為這溫馨的情景鍍上了溫暖的濾鏡,這—幕還—度被評為實驗室的最浪漫“影像”。
杏花雨里品嘗杏花餅
啥爾濱的四月春寒料峭,但哈工程的四月卻被杏花走廊染得粉紅。沒有與四月的杏花合過影的人,不能算來過哈工程,哈工程的杏花走廊可是網(wǎng)紅打卡地。
不同于一些男女比例夸張的理工類學校,哈工程的女生比例還是很不錯的。每年的這個季節(jié),粉紅色的杏花林里,落英繽紛,曲徑通幽處總有漂亮的小姐姐留下一抹倩影。
但只用相機定格還不夠,把“春天”裝進肚子里才是個好辦法。食堂大媽們似乎不忍心讓這些杏花“化作春泥碾作塵”,于是會將這些花做成美味的鮮花餅。美景變美食,何其美哉!
當然了,在一個工科院校,若要評誰最美,無論是杏花梅花,還是楊柳楓葉,就都得讓步,最美的當然是妹子們了。
在這里,紳士的男生們用行動詮釋著“只要來對了學校,女生節(jié)每天都過”,無論是打熱水、食堂打飯,還是圖書館占座,甚至是擰瓶蓋,男生們都樂意幫忙。這讓小姐姐們?nèi)玢宕猴L,暗自感嘆真是來對了學校。
“沒有路邊攤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哈工程就有各種“附屬小吃”。最出名的商委紅腸就在哈工程大學住宅區(qū)附近。由于代購越來越多,如果自己去買,希望排隊時間不超過1小時,并且買到整根紅腸的話,七八點去可就晚了。據(jù)說有人是四點就起床,四點半到達,在開門半小時后買到了整根紅腸的。
地道的東北菜自然也不容錯過。食材并不特殊,但那巨大的分量,南方人第一次見基本都會驚掉下巴。初來乍到的南方人多半還會收到自來熟的東北人的搭訕:“丫頭哪里來的呀?”“天冷了,可別露腳脖子了。”熱情好客的飯店老板,總會給每個來自遠方的孩子帶來“第二個家”的感覺,即便是冬日也倍感溫暖。
何必東京和巴黎,歷史建筑就在校園里
在報考之初,我還常把哈工程與其他高校混淆,但當我踏入校園時,僅僅短暫的一瞥,我就知道我永遠都不會把它與其他學校弄混了。
哈工程的建筑是我見過的最特別的,它們不是高聳入云、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現(xiàn)代感十足的模樣,而是飛檐斗拱、氣勢恢宏的傳統(tǒng)風格。尤其是杏花長廊,建得古色古香,身在其中仿佛置身于頤和園的長廊之中。這媲美皇家等級的場所,反倒讓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清晨時分,總能聽到長廊上傳來的朗朗讀書聲。
歷史最悠久的是航建學院的11號教學樓,傳統(tǒng)歇山式建筑的屋頂上原本應(yīng)為脊獸,但到了11號樓這兒竟然變成了飛機、大炮、軍艦和坦克。這可不是亂來,航建學院曾為我國的國防事業(yè)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而且我們的校園完全是開放的,所以走在學校里,常常能看到附近居民們在這兒晨跑或是遛彎,打拳或是練劍,生活氣息十足,還真有種生活在公園中的錯覺。
我們也常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運動會、書畫展、模型展等等,重頭戲則在冬天——國際雪雕展,此時的哈工程可是被稱作3A級風景區(qū)的哦。生活在景區(qū)中的我們,只好在匆匆趕路時默默接受游人們艷羨的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