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寶
(河南經(jīng)濟貿(mào)易技師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453700)
鑄鐵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鐵碳合金,工業(yè)上常用的鑄鐵含碳量一般在2.5%~4.4%之間。除C外,鑄鐵還夾雜較多的硅、錳和其他雜質(zhì)元素。對鑄鐵缺陷件及損壞件,應根據(jù)鑄鐵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補焊工藝進行修復。然而鑄鐵合金在機械性能上和化學成分上的特點,補焊接頭處易產(chǎn)生白口組織、淬硬組織及夾渣、裂紋和氣孔,往往導致補焊失效和難以機加工。綜上,鑄鐵的可焊接性差。
為了確保補焊質(zhì)量,對補焊工藝的選擇十分重要。焊條電弧焊焊接設備簡單,應用廣泛,分為冷焊法和熱焊法。但是鑄鐵焊條價格比較昂貴,且焊縫應力較大,易產(chǎn)生裂紋。氣焊亦有應用,但隨著焊條電弧焊的普及,氣焊應用越來越少。
焊條電弧焊冷焊法可以提高補焊生產(chǎn)率,且焊接時溫度不高工作環(huán)境稍好,受熱相對均勻變形小。目前冷焊法在我國獲得了迅速發(fā)展。鑄鐵冷焊常采用異質(zhì)焊接材料,如Z308、Z408、Z508、Z116、普通低碳鋼焊條等來獲得非鑄鐵焊縫組織。
但是冷焊法因焊縫冷卻較快,焊縫特別容易形成白口組織,甚至會造成焊接裂紋及成塊剝離。
采用此法焊接時,焊接工件冷卻較為緩慢,焊縫及HAZ溫度分布均勻,有利于消除脆硬組織,減小裂紋和應力。熱焊時常用的鑄鐵焊條型號是EZC(Z208、Z408)。
熱焊法具有成本高、焊接工藝復雜、效率低和焊接溫度高等缺點,成產(chǎn)中應用較少。一般當缺陷被四周剛度大的部位所包圍,采用其他焊接方法易造成裂紋時,才采用熱焊法進行焊接。
對于鑄鐵補焊,氣焊有下列優(yōu)勢:
(1)氣焊溫度低(最高3400℃左右),熱量分散,加熱速度慢,達到預熱和焊接溫度需要的時間長,冷卻時間也長,有利于鑄鐵的石墨化,半熔化區(qū)一般不會產(chǎn)生白口和淬硬組織。
(2)氣焊焊縫的材質(zhì)、性能、顏色等和母材相近,設備簡單,取材容易,溫度變化相對較慢且容易控制。
(3)采用加熱減應區(qū)法,選擇待焊鑄件的減應區(qū)進行預熱和保溫,從而降低焊接應力及裂紋出現(xiàn)的可能性。
(4)焊前清理要求不高,用火焰直接進行清理,簡單易操作。
鑄鐵齒輪在使用過程中承受著沖擊載荷和交變載荷,很容易受到損傷,對損壞齒輪補焊,可有效提高齒輪使用壽命,提升企業(yè)經(jīng)營效益。本文將對水泥廠粉磨機鑄鐵齒輪斷齒的補焊進行研究。
選擇合適的焊接材料和火焰,應選用鑄鐵焊絲、絲401A,焊炬型號為H01-12,4號焊嘴,采用中性焰,可有效改善焊接性能,減少裂紋的產(chǎn)生,保證焊接的質(zhì)量。
補焊前應將需修復斷面上的雜質(zhì)進行清理,需清出金屬光澤。
氣焊鑄鐵補焊時,熔池表面存在著熔點(1713℃)較高的SiO2,粘度較大,影響焊接的正常進行,如不及時除去,在焊縫中容易形成夾渣,SiO2為酸性氧化物,使用堿性物質(zhì)與其化合生成低熔點的復合鹽,浮在熔池表面,焊接過程中立即清除。焊劑采用統(tǒng)一牌號“CJ201”,呈堿性,能將氣焊鑄鐵時產(chǎn)生的高熔點二氧化硅復合成易熔的鹽類。
氧化焰有利于預熱及除渣,可以提高工件預熱和除渣速度。為了提高焊接速度和質(zhì)量,焊接火焰調(diào)節(jié)成中性焰。
如果焊后需要進行機加工,則應采用熱焊法,首先將齒輪預熱到500~600℃,以后用中性焰焊接,并在紅熱前把焊劑撒在焊接處,焊完后立即埋入石灰或爐灰中,經(jīng)過10多個小時的緩慢冷卻后,即可進行機加工。補焊時,尤其是補焊第一層時,在基本金屬熔透后再加入焊絲的熔滴,加入焊劑的量要適當。當溫度足夠高時焊絲粘上焊劑,迅速插入熔池底部并用力摩擦攪拌,將底部的雜質(zhì)上浮到焊縫表面,這時焊絲插入熔池底部的部分就會自然熔化。氣焊鑄鐵的操作應將焊絲插入熔池內(nèi)熔化,可以避免夾渣及熔合不良,焊接過程中焊絲不斷地攪拌,熔渣集中上浮于焊縫表面,然后用焊絲末端粘出去掉。熔池底部熔池不夠時不急于填充焊絲,以免造成熔合不良。若熔池底部出現(xiàn)二氧化硅等雜質(zhì)或氣孔時,調(diào)大火焰同時減小焰心,將夾雜物及氣孔等排除。
第一層焊接完畢后,立即熔化焊絲使熔池的鐵液逐漸增加。這期間浮在表面上氧化物,可用焊絲的前端迅速去除,然后追加適量的焊劑,直至熔池內(nèi)的氧化物完全消除。在火焰逐漸遠離底部,鐵液逐漸從上至下凝固過程中,隨時使用焊絲去除表面的氧化物。
焊接后期,使焊縫稍高出鑄件表面1~2mm,重新熔化焊縫外面的熔渣,待焊縫在半熔化狀態(tài)時進行外形整理,具體方法如下:用焊絲從平行于鑄件表面迅速做往復運動,將高于部分刮平。經(jīng)過仔細打磨后焊縫形貌如下圖所示。
焊工作應一次完成,即一次將堆焊層焊至所需要高度,為了減少焊縫熱量,避免因合金元素燒損過多,而使鑄鐵性質(zhì)變脆、變壞,要求焊接速度盡可能快。焊后冷卻過程中要采取保溫措施,如覆蓋石棉瓦等,并對補焊區(qū)和熱影響區(qū)補熱,盡量減小溫度降低速度。
如果補焊后不需要進行機械加工的厚、大齒輪,可采用冷焊法,但要求每焊高10mm左右,就應用氣焊火焰燒烤側(cè)面逸出的填充金屬,待熔化后,用焊絲的端部將其拔掉,并根據(jù)需要進行整形。必要時用樣板對齒距和齒厚進行校正。
焊縫冷卻后用手動打磨的方式將焊接部位進行充分整形,并對夾渣、氣孔以及裂紋等進行檢查,如有超標因脆性加大則不能再次進行返修。
焊后檢查表面未發(fā)現(xiàn)裂紋、氣孔及其他缺陷,符合使用要求。采用此焊接工藝補焊后的齒輪,投入使用后狀態(tài)平穩(wěn),達到要求。
由于焊條電弧焊補焊鑄鐵易引起應力集中、夾渣、裂紋甚至剝離,而氣焊雖然準備稍微復雜,但由于設備簡單,取材容易,使用靈活,焊縫的成分、性能、顏色等與母材最為相近;焊接溫度較低且分散,有利于工件應力釋放,從而可以有效避免裂紋缺陷產(chǎn)生,從而保證補焊后的質(zhì)量。
鑄鐵氣焊補焊后焊縫質(zhì)量很好,因此氣焊是鑄鐵補焊非常理想的工藝方法,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