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熒瑩,李春娟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江蘇 鹽城 224000)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是心臟病學常見的急性疾病,具有起病急,死亡率高,致殘率高等特點。 急性冠脈綜合征可分為三大類,即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塞,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目前,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1],需做好急救工作并強化護理。本研究分析了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急診救治中的臨床護理要點,報告如下。
將2016年1月-2018年1月90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實驗組男16例,女29例;年齡41-78歲,平均(57.24(2.11)歲。對照組男18例,女27例;年齡41-78歲,平均(57.21(2.19)歲。兩組一般資料相似。
對照組施行常規(guī)化護理干預,實驗組應用整體護理。(1)優(yōu)化流程:醫(yī)務人員在入院前必須為患者做好準備。包括救治設備、急救藥品等,并通知有關部門做好應急準備。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入院后,快速建立綠色通道,對患者進行心電圖監(jiān)測,給予吸氧和其他救援措施。準備床邊救援工作所需的除顫器,急救藥品和呼吸機等,并確保急救物品完善。在急救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醫(yī)生的建議規(guī)定用藥。若患者出現(xiàn)劇烈疼痛,遵醫(yī)囑給予肌肉注射皮質素或2-5毫克嗎啡。由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溶栓治療時間窗在入院后30分鐘至1小時之間,護理人員必須盡可能為溶栓治療贏得時間。 (2)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護理人員必須加強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心理護理,以增強去安全感和信任感。安慰、鼓勵患者,幫助他們樹立克服疾病的信心,建立與患者的良好關系,創(chuàng)造舒適、安靜和整潔的病房環(huán)境,促使患者更好放松和配合治療[2]。
比較兩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搶救時間、缺血時間、開始救治時間、住院時間;護理前后患者心功能等級;護理缺陷發(fā)生率。
SPSS21.0統(tǒng)計,計量資料對應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應x2檢驗,P<0.05顯示差異顯著。
實驗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達到100%高于對照組80%,P<0.05。
護理前兩組心功能等級相近,P>0.05,其中,對照組心功能等級3.23(0.32級,實驗組為3.24(0.32級,護理后實驗組心功能等級1.74(0.31級優(yōu)于對照組2.45(0.31級,P<0.05。
實驗組搶救時間、缺血時間、開始救治時間、住院時間13.24(1.41min、4.56±1.61min、23.21±1.23min、7.52±1.61d優(yōu)于對照組19.67±1.64min、6.57±1.62min、29.24±1.54min、9.82±1.66d,P<0.05。
實驗組護理缺陷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有1例出現(xiàn)護理缺陷,對照組有8例出現(xiàn)護理缺陷。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為一系列臨床綜合征,其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后出現(xiàn)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形成為病理基礎,可導致一系列急性冠狀動脈梗塞癥狀。因此,及時對患者進行快速、準確的病情判斷,并采取針對性急救和針對性護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穩(wěn)定患者病情,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3]。
通過整體護理的實施,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采取及時、有效院前急救措施,可短時間內穩(wěn)定患者病情,提高救治成功率。除此之外,還需關注患者的心理護理,以消除其緊張感,獲得患者的配合[4-5]。
本研究中,對照組施行常規(guī)化護理干預,實驗組應用整體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搶救時間、缺血時間、開始救治時間、住院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心功能等級相近,P>0.05;護理后實驗組心功能等級優(yōu)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缺陷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在急性冠脈綜合征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確切,可縮短救治時間和缺血時間,改善心功能,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護理缺陷,提升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