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威
一、不同種植密度和施肥水水平對大豆籽粒品質(zhì)的影響
(一)種植密度對籽粒的影響
大豆的種植密度可直接對其籽粒的品質(zhì)產(chǎn)生影響,因此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根據(jù)當?shù)氐姆N植條件和環(huán)境因素,進行合理密植。大豆植株的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guān)系,可影響植株的生長質(zhì)量,如果種植密度過大,則不利于植株個體的生長,導致大豆的籽粒缺乏陽光和養(yǎng)分所結(jié)籽粒小。與此同時,過大的種植密度不利于田間的空氣流通,導致大豆植株易患不同程度的蟲害,最終使豆粒被害蟲咬食,出現(xiàn)蟲洞,影響大豆的出售價格。當大豆的種植密度較小時,植株之間的間隙過大,不能對土地以及養(yǎng)料充分利用,同時密度過小會導致植株數(shù)量少,導致大豆在收獲期產(chǎn)量不足,影響種植者的經(jīng)濟效益。因此,如何確定大豆的種植密度至關(guān)重要,因為其決定著對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大豆籽粒的品質(zhì),因此,在種植過程中,應使用科學的種植技術(shù),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定出大豆的種植密度,提高大豆籽粒的品質(zhì)。
(二) 施肥水平對籽粒的影響
在大豆的種植上,施肥水平可影響大豆籽粒的飽滿程度、均勻程度以及籽粒色澤。在大豆的種植過程中,主要需在三個階段對其施肥即基肥、種肥和追肥。對大豆施基肥,可促保證大豆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提高籽粒飽滿程度。如果基肥施加不當,會導致大豆在生長過程中缺少磷、鉀等元素,缺磷時植株根瘤菌數(shù)量少,株體細長、葉厚、葉表不平,嚴重時全葉變?yōu)辄S色,使植株不能結(jié)莢;缺鉀時,植株的葉片在邊緣部分出現(xiàn)黃斑,并且斑點逐漸增多擴大,但是葉脈上仍呈現(xiàn)出綠色,最終導致大豆的籽??s小,且形態(tài)不均勻。對種肥施加不當時,常導致大豆在生長過程中缺磷和硼等元素,當作物缺硼時,會導致大豆生長發(fā)育慢,新葉顏色變淺并且畸形,導致株體頂部的分生區(qū)組織停止發(fā)育,最終不能開花結(jié)莢,影響大豆產(chǎn)量。追肥是大豆生長關(guān)鍵時期進行,如不能有效進行追肥,可導致大豆生長時期的養(yǎng)分不充足,主要缺乏大量的氮元素,使大豆在鼓豆期缺乏足量的氮元素,豆葉發(fā)黃,生長緩慢,使大豆籽粒小,影響大豆的品質(zhì),因此,大豆生長過程中的施肥水平對大豆的籽粒的品質(zhì)有重要的影響,應在不同的階段對其進行合理施肥,保證大豆正常生長的需要。
二、如何科學確定大豆的種植密度以及施肥方法
(一)合理確定種植密度
因為大豆的種植密度對其籽粒的品質(zhì)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要對其密度進行合理控制。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在大豆品種的選擇上,根據(jù)品種具體的特點,如:葉片的大小、植株的高度、品種的分枝和繁茂程度等,這些特點都和植株的密度有直接影響。對于植株較高、分枝多、葉片大繁茂程度高的品種,可適當減小其種植密度;對于植株矮、分枝少、葉片繁茂程度低或植株高、分枝少且株型繁茂程度低的大豆品種,可適當增大種植密度。第二,根據(jù)品種以及種植季節(jié)確定種植密度。通常夏季大豆的生長發(fā)育時期較長,而且植株相對較高,因此可使用較小的種植密度;而春大豆和秋大豆的生長發(fā)育時期比較短,植株高度較低,因此可使用較大的種植密度。此外,由于種植地區(qū)的土壤水平、氣候條件、種植技術(shù)等因素存在差異性,導致大豆在種植過程不能統(tǒng)一種植密度。通常我國的黃淮平原以及長江流域在種植夏大豆時,通??刂圃诿慨€地15000至30000株;在地勢平坦、灌溉條件便利的地區(qū),通常保證每畝地12000至18000株;土壤水平一般的地區(qū),每畝地保證22000至30000株。第三,根據(jù)肥水條件確定大豆的種植密度。通常同樣的大豆品種在有利的肥水條件下,可促進植株的生長,導致植株生長過盛,因此可減小大豆的種植密度;反之,當肥水條件一般甚至較差時,會導致株體生長緩慢,株體較小,因此可增加種植密度。只有使用合理的種植密度才能為大豆的生長提供有利條件,確保大豆的籽粒的品質(zhì)。
(二)提高施肥水平
在大豆的種植上,只有提高施肥水平才能使大豆在生長過程中具備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避免由于施肥不及時導致大豆缺乏各種生長所需微量元素,使大豆的籽粒大小不均、干癟等問題,因此應在種植過程中對其合理施肥。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在基肥的施加方面,可在地中施加有機肥,可利于植株根系的根瘤菌發(fā)揮其固氮作用,從而為鼓豆期的大豆提供充足的氮元素,使豆粒飽滿,提高產(chǎn)量。若土壤肥力低,可施加磷酸鈣以及氯化鉀等肥料。第二,在種肥的施加方面,為提高大豆在出苗期的頂土能力,可在每畝地種子的下面或者側(cè)面施加磷酸二銨5千克或磷酸鈣10千克,若土壤中硼含量較低,也可每畝地摻加0.5千克的的硼砂。第三,在大豆的追肥方面,應根據(jù)大豆生長的不同時期進行綜合確定。幼苗期,根瘤菌活動能力弱,可施氮肥,促進植株生長,開花期也應施加氮肥,用量為每畝地使用尿素10千克。此外,開花期還可使用過磷酸鈣的水溶液在植株根部噴灑,利于籽粒飽滿增產(chǎn)。通過科學施肥,促進大豆籽粒品質(zhì)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