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應松
93歲的她游歷山水,筆耕不輟。每到一地,都會用雋永飄逸的小楷寫下游記抒發(fā)感懷,然后配發(fā)唯美旅游照和雋永打油詩至微信朋友圈,圈粉無數(shù);她自創(chuàng)了一套舒緩型“老年瑜伽”,讓不少年輕人為之嘆服感佩;她關心國家大事,將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抄錄保存。她人老心不老更不服老,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常人難以企及的奇跡,被網(wǎng)友評為“最勵志、最具詩意老太太”。
1985年,59歲的范裕振從四川攀枝花一家醫(yī)院離休了。突然閑下來無所事事,讓她感覺生命有點蒼白乏味甚至窒息。但她很快調(diào)整心態(tài),積極參加各項老年活動,唱歌跳舞,打乒乓球,上老年大學,心態(tài)逐漸調(diào)整過來。
晚年要擁有一個讓家人和自己省心的健康體魄,最佳養(yǎng)生秘訣就是做適合自己的鍛煉,而且要持之以恒。范裕振老人喜歡在報紙雜志上收集適合自己養(yǎng)生的知識與健身方法,在實踐中琢磨總結,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創(chuàng)的鍛煉方法。除了下雨、下雪外,她每天晚飯后雷打不動出門散步5公里。老人走路健步如飛,大院里的老太們總是被她遠遠地甩在后頭。健身的重頭戲是每天清晨5點起床后,先在床上練一套自創(chuàng)的“老年瑜伽”,期間還穿插諸如梳頭500下、頸部運動等標配項目,然后去公園慢跑2小時。20多年堅持不懈。
范裕振還非常注重藥食同源的食物保健功效。她從來不吃保健品,而且也不忌口、不挑食,到哪里都能隨遇而安。正因為如此,93歲高齡的老人身材體形一直保持有型,讓很多年輕女孩贊不絕口、嘆為觀止。
范裕振老人不僅談吐幽默、詼諧風趣,而且注重與時俱進,保持與時代潮流不落伍。九旬高齡的她不但學會熟練使用電腦,還讓家人教自己用手機上網(wǎng)玩抖音、發(fā)微信朋友圈。但老人絕不做手機“刷屏族”,也不會轉(zhuǎn)發(fā)“心靈雞湯”和所謂山寨秘聞與商品信息等。開始只發(fā)些生活感悟小文章,讓不少好友感到充滿正能量。老人年輕時就喜歡游歷名山大川,大半個中國乃至東南亞多個國家都留下過足跡。退休有了時間,老人更是醉心忘情于山水之間。每到一處游覽完畢,她喜歡把自己游歷見聞和旅途心情發(fā)布到朋友圈中與大家分享,那一張張唯美照片,一個個遒勁有力的漢字,端莊大方地呈現(xiàn)定格在一張張充滿墨香的紙上;那一句句清新雋永文采四溢的詩詞,一篇篇視角獨到極具感染力的文字,一段段空靈深邃的視頻,詳盡地記錄著各個景區(qū)的美。飄逸脫俗的游記以及毛筆書寫的清秀端雅打油詩,讓老奶奶擁有了很多粉絲,點贊和評論轉(zhuǎn)發(fā)數(shù)量屢創(chuàng)新高,網(wǎng)友們紛紛點贊說,看看網(wǎng)紅奶奶的毛筆游記,真的好受用,美出了“大片感”。
今年7月初,心懷夙愿的老人在兒媳婦陪伴下來到仰慕已久的黃山旅游。從后山云谷寺坐了半截索道纜車后,老人說服兒媳婦,堅持獨自攀爬海拔1683米共3000多臺階。老人拄著拐棍一步一個臺階向有“小夢幻”之稱最秀美的黃山始信峰邁進,不服老的倔強勇敢身影吸引了很多游人目光,大家爭相跟她合影沾點福氣。到賓館休息后,范裕振便在微信上發(fā)了一首《游黃山》的打油詩以及自己爬黃山練瑜伽的唯美照片,刷爆朋友圈。詩曰:老太九十登黃山,始信峰巔也敢攀。同行游客都稱贊,自己也覺不簡單。不老松前留個影,相爭合影福氣沾。處處美景都如畫,黃山回來不看山。范裕振說寫打油詩能鍛煉大腦,也能記錄旅游行程,以后寫游記時,自己可以想起來曾經(jīng)去過哪里。老人還告訴網(wǎng)友,保持人體健康與心態(tài)年輕最大的養(yǎng)生秘訣就是與時代同步,凡事都要保持樂觀曠達的心態(tài),雖然她們那代人經(jīng)過了很多困難災害,但心底無私天地寬,人的欲望不能太多,適合自己、簡單最好。
“我的長壽秘訣就是心態(tài)要好,要樂觀看待任何一件事。兒孫自有兒孫福,少操心他們的事?!狈对U裉钩?,“其實我的身體并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么健康,患有好幾種老年常見病,但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會永懷一顆樂觀開朗的心。凡事只要積極樂觀的面對,往開心地方想,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