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坤
摘? 要: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日常的言語溝通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看語句的表面意思,更要懂得話語的言外之意,這才是語言的語用意義所在。在當代影視劇中,人物之間的對話靈感來源往往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其素材也往往來自我們的日常交際。影視劇通常會采取言語表達的方式使人物形象更為豐滿。本文運用了語用學中的禮貌原則來分析《甄嬛傳》中的人物的言語表達特點,從而深化對禮貌原則的理解,旨在于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融會貫通,以更恰當?shù)难哉Z表達來處理我們的人際關系。
關鍵詞:語用學;禮貌原則;甄嬛傳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36--02
一、引言
從古至今,語言向來被認為是人們交際與溝通的樞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有的人能夠?qū)⒀哉Z表達的十分巧妙,而有的人卻不善溝通,人們往往將其評判為情商 高低的體現(xiàn)。語言藝術的掌握對我們來說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而語用學中的禮貌原則更被認為是言語交際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策略手段,本文主要以《甄嬛傳》中的人物會話為例,采用語用學中的禮貌原則來探究與分析人物的言語表達,使我們對禮貌原則的理解更上一層樓,能夠?qū)⑵淙跁炌?,為我們?nèi)粘=浑H的表達提供借鑒。
二、Leech的禮貌原則
關于語用原則的分類,Leech曾列出“人際修辭”和“篇章修辭”兩種。所謂“修辭”主要強調(diào)的是交際中有效地運用語言 ,它由交際雙方所遵循的原則和準則組成,準則是原則所包含的較具體的范疇[1]。而禮貌原則則屬于人際修辭的范疇,Leech進一步提出了制約人際言語交際的6條禮貌準則[2]:1.策略準則2.慷慨準則3.贊揚準則4.謙遜準則5.贊同準則6.同情準則。
Leech所提出的禮貌原則為我們的言語表達列出了參照標準,何為禮貌話語表達以及何為不禮貌的話語表達。禮貌原則的6條準則實際上就是要求談話者雙方在進行會話交流時,不要采取容易讓對方感到不高興的對話方式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目的,而是盡可能多的去說肯定、贊揚以及同情他人的言語,以這樣的間接表達方式,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又能保持雙方友好、合作的關系。
三、禮貌原則的會話分析
(一)策略準則
……
甄嬛:福晉即為人母也為人妻,自然時時事事都為夫君子女打算,以他們?yōu)橄取M鯛斈艿情T向張霖致歉。
福晉:王爺?shù)钠庑宰樱挥袆e人去求他的,哪有他求別人的呢?
甄嬛:……而且王爺性格耿直,難免結(jié)怨,若有公主,時時能在王爺面前勸說幾句,豈不更好……
福晉:既然皇上和娘娘費心,妾身和王爺也不能不領這個情了。多謝娘娘
(《后宮甄嬛傳》第33集)
以上對話發(fā)生在甄嬛和敦親王福晉之間,背景在于敦親王出言不遜、毆打言官讓皇上很生氣,考慮到兄弟之情也很頭痛,甄嬛便自告奮勇,提出建議,讓皇上下旨將敦親王的女兒封為公主,接到皇宮讓太后撫養(yǎng),名為獎賞,實為威脅。在對話中,甄嬛站在福晉的角度,拿捏住福晉作為一個妻子和母親,最在意的就是親人。所以從談話中,甄嬛從考慮到王爺及福晉的女兒的安全出發(fā),勸說福晉說服王爺?shù)狼?,保證皇上消除怒火。并且勸說福晉同意將女兒送進宮中,并拋出橄欖枝,自己可以請皇上允許福晉經(jīng)常來皇宮里面探視女兒,消除了福晉的后顧之憂。在這一過程中,甄嬛在談話中以策略準則為依據(jù),處處盡顯福晉的利益,從而達到了說服她的目的。
(二)慷慨準則
允禮:臣弟苦斗良久,還是落得滿盤皆輸,早知道便不茍延殘喘了。
……
允禮:棋藝之道,臣弟不如皇兄。
……
允禮:臣弟只知道進退,不懂得制衡,難怪每次總輸給皇兄……
(《后宮甄嬛傳》第22集)
此處主要是關注允禮的表達,背景設置于皇上和允禮的棋局之間。自古以來,棋局之間的博弈都為視為政治的思維交匯,同皇上下棋本就進退兩難。若贏了,則為大不敬,皇上多疑的性格會認為自己對皇上的地位有威脅;若輸了,皇帝也會認為自己是故意輸?shù)?,也會引起龍顏大怒。所以輸了以后,允禮先說“苦斗良久還是滿盤皆輸”,自己已盡全力并非故意輸給皇上。而后皇上談論棋局與朝政,講究制衡時,允禮又說“不懂制衡,難怪每次都輸?!苯杵逅囅蚧噬衔癖磉_自己對于朝堂與江山?jīng)]有心思。這是遵循了慷慨原則的體現(xiàn),既多讓自己吃虧,減少對自己有利的觀點,明哲保身。
(三)贊揚準則
姑姑:“出什么事了,怎么來得這么晚?。俊?/p>
……
安陵容:“今日托姑姑的福才沒有延誤,若碰上旁人哪還有這樣的福氣?!?/p>
姑姑:“嘴還挺甜的,快快進去吧站在后面啊??烊グ??!?/p>
(《后宮甄嬛傳》第1集)
以上對話發(fā)生于安陵容和姑姑之間,選秀當天,安陵容來遲,姑姑本想責怪,但安陵容將來晚了還能趕上選秀視作一種福氣,并且將這種福氣歸功于姑姑的身上,這就是遵循了贊揚準則的體現(xiàn),結(jié)果姑姑極為高興,安陵容也能借此免去了一頓責罵。
(四)謙遜準則
甄嬛:……那英雄最難過哪關?
皇帝:英雄難過美人關……
(《后宮甄嬛傳》第35集)
此對話發(fā)生于甄嬛和皇上之間,由于敦親王毆打言官引起朝堂上下不滿,皇帝為其極為事情苦惱,而此時,甄嬛心中已有答案,但礙于后宮不得干政,只能引導皇上自己說出。并且在受到皇上贊揚以后之后,并沒有邀功,而是又將功勞歸到了皇上自己的身上,認為是皇上運籌帷幄,一切自在心中。此處的謙遜準則運用的恰到好處 ,既替皇上解決了苦惱,又沒有讓皇上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和不滿。
(五)贊同準則
……
夏冬春:“你自負美貌,以為必然入選便可以指使我嗎?”
甄嬛:“不敢,我只是為姐姐著想罷了。今日漢軍旗大選,姐姐這樣怕會驚動了圣駕,若是龍顏因此震怒,又豈是你我可以擔當?shù)?。即便圣駕未驚,若傳到他人耳中,壞了姐姐賢良的名聲,更丟了咱們漢軍旗的臉面。如此得不償失,還望姐姐三思?!?/p>
(《后宮甄嬛傳》第1集)
此對話發(fā)生在選秀之前各位秀女候場時,夏冬春在侮辱安陵容,甄嬛前去解圍。面對盛怒之中并且依依不饒的高官之女夏冬春,甄嬛不卑不亢,她先是強調(diào)漢軍旗,找到二者之間的共同利益,表明雙方為同一陣營,不應該因為小事傷了大家的和氣;然后進一步對夏冬春說害怕壞了冬春的名聲以及漢軍旗的顏面盡失,在這里再次強調(diào)他們都是漢軍旗的,同時贊同夏冬春賢良淑德,如果繼續(xù)計較就會破壞這樣的的 名聲,對冬春不好,從而成功地使矛盾化解。在這里,贊同準則運用得極為恰當,用最簡單的話語解決了可能會釀成大錯的事件。
(六)同情準則
敬妃:若無朧月,我這后半生怕無半點歡愉了。妹妹,你自服侍皇上,圣寵優(yōu)涯,哪里知道我這深宮寂寞的感覺……
(《后宮甄嬛傳》第61集)
端妃此處從深宮女人的痛苦出發(fā),訴說自己的悲痛,作為一個不得皇上寵愛的女人,就連深宮的一磚一瓦都數(shù)的清,引起了甄嬛當年失寵以后所受到的苦楚所帶來的共鳴。同時端妃開始就從母親的角度出發(fā),作為一個剛生完孩子的母親,懂得做母親的付出以及心酸,還有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再次引起甄嬛的共鳴與同情,這一過程,端妃將同情準則運用得爐火純青,盡管做了傷害甄嬛的事情,還是用恰到好處的語言打動了甄嬛,得到了甄嬛的原諒以及朧月的陪伴。
四、結(jié)語
在《甄嬛傳》的人物對白語言中,隨處都能體現(xiàn)語用學中的禮貌原則。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等級制度戒備森嚴,往往說錯一句話就會導致株連九族,所以禮貌原則毫無疑問地成為了人們溝通的最佳選擇策略。從甄嬛的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她在后宮站穩(wěn)腳步乃至最終成為“宮斗冠軍”與她在各種語境下對禮貌原則的使用是密不可分的。
而在當今社會的與人的交往過程中,為更好地達到交際目的,禮貌原則同樣適用。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某些場合,自己想做成某件事情,但是由于與說話對象身份地位懸殊,或者并不熟悉,或者事情難以直接表達時,都可以采取以上的禮貌原則來幫助自己達成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針對不同的人際交往語境及場合,一定要挑選恰當?shù)恼Z言準則來對應,這時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言語策略,同時也是情商的一種體現(xiàn)。通過禮貌原則的恰當使用,我們不僅能夠達到我們所需的交際目的,還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避免交際沖突。與此同時,當遇到尷尬的情況時,采用正確的準則也可以為我們合理的推脫責罵亦或挽回一些面子,從而更好地構(gòu)建個人的社會身份。
參考文獻:
[1]劉潤清.關于leech的禮貌原則[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1987(2).
[2]何兆熊.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