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語文科目中,寫作能力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寫作的啟蒙階段,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至關(guān)重要。在小學生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過程中,心理活動與情感色彩逐漸豐富,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能夠更好地表達學生的思想活動,但是,語言能力與生俱來,但是寫作能力卻要通過學習逐漸提升,這就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對策
一、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于我國學生而言,漢語作母語,在任何學習階段都是學習的基礎(chǔ)學科。在小學語文應試中,作為寫作占語文試卷總分的三分之一,到中學后,甚至超過了三分之一。由此可見,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不斷暴露出諸多問題,現(xiàn)狀令人擔憂。
筆者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曾針對班里學生做過初步調(diào)查,在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有一半的學生不喜歡作文寫作,學習寫作積極性不高。有約20%的學生認為學習作文寫作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不大,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毫無用處。有一半的學生認為寫作就是單純地為了考試,應試需要。素材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渠道,但卻有超過一半學生只會偶爾去積累素材,甚至有的學生不會在課余時間主動積累寫作素材。雖然在調(diào)查中調(diào)查范圍還不夠廣,不能完全以此定論存在以上情況的絕對性,但是也能反映出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 模式化作文教學,使寫作水平提升有限
在部分學生、家長看來,學習寫作,寫好作文,最大的目的是為了考試。部分教師也將考試成績?yōu)樽魑慕虒W目的。當然,這樣的教學初衷不能說是錯的,學生考出好成績,就意味著能夠通過學習有機會爭取更好的未來,但是這樣的心理模式導致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為考試而寫作,老師們?yōu)榭荚嚩虒W,學生諸多但是老師教學的思維只有一個,這就不僅容易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寫作能力提高與寫作思維的擴展。
(二) 作文教學方法守舊,教學模式單一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思維活躍,腦海中容易形成“天馬行空”的想法,看似不切實際,但是卻是學生真實的想法。但在現(xiàn)實作文教學中,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課程進度有要求,并沒有機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以寫作的形式表達出來。單一的教學模式,僵化的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在失去對寫作與學習寫作的積極性。因為教學任務的要求,教師們有時候也會覺得有心無力,一對多的情況下,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根據(jù)學生之間學習情況的差異、性格之間的差別因材施教。所以,造成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原因有三個。其一,教師不能給小學生精確定位,有時候定的教學目標過高,學生無法完成或敷衍了事。有時候定的目標模糊不清,學生不理解,掌握起來就很困難。其二,學生容易對作文學習產(chǎn)生厭惡、恐懼等心理,無從下手,甚至會產(chǎn)生抗拒心理。其三,教師在作文教學與對學生寫作訓練時,沒有注重和遵循從簡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規(guī)律,有時候抱著考一考的心態(tài)開展一些難的專題,然后進行簡單專題教學,沒有明確的作文教學規(guī)劃,以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這一階段想到了些什么,就怎么開展教學,不考慮學生實際情況。
(三) 作文點評不夠及時,效果有限
因為小學語文課程安排,開展專題的寫作課程在大多數(shù)情況為一周1~2節(jié)。一節(jié)課程的情況下一般為老師講,課后學生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寫作,由老師進行批改。兩節(jié)課的情況則一般為老師講解一節(jié)課,剩下的一節(jié)課學生用來寫作,課后上交老師批改。不論何種情況,學生在課后或課上完成的作文一般都要時隔一周才會由老師批改完發(fā)放到學生手中。但是,學生在開始思考作文、寫作文時,會對主題有諸多想法,寫作思路也清晰,但是經(jīng)過一周教師批改時間,學生會對思考、寫作時候的思想動態(tài)有所淡忘,并且老師以自己的思路對作文進行點評,不免會讓學生覺得越來越?jīng)]有新意,老師點評的評語也只是一看而過,沒有真正起到通過作文點評彌補不足、鼓勵指導的作用,點評效果不佳。
(四) 作文素材累計少,提升有限
在拿到一個作文題目或主題后,有部分學生會覺得無從下手。俗話講“萬事開頭難”,學生思索良久完成了作文開頭,但是后面的內(nèi)容卻又成了問題,這就是作文素材積累少所造成的。受課堂時間、課堂效率等因素影響,課堂上學生積累的素材遠遠不能支撐學生寫作。課后有些老師會本著擴展學生知識面、增加素材儲備與積累的目的,讓學生在課外多積寫作素材與技巧,但是對積累實效跟蹤不夠,有些主動性高、喜歡寫作的學生,會主動翻閱課外書籍,主動學習如何提高寫作水平,但對于相當一部分學生而言,主動性不高,學習、積累素材不認真或者并不重視素材積累,從而導致了寫作時無所適從,寫作能力提升微乎其微。
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的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交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筆者由此認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從實質(zhì)上來講,就是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運用漢語將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感受,用具有個人特點的語句表達出來,為今后作文、寫文章奠定堅實基礎(chǔ)。
二、 解決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 合理設(shè)計教學任務,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合理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是提升作文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渠道。首先,教師要對課堂作文教學內(nèi)容進行充分準備,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與薄弱環(huán)節(jié),制訂教學計劃,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在備課過程中,要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評估,通過課堂內(nèi)容,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實現(xiàn)什么樣的目的,學生能不能掌握,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應該怎么辦,這些都應該在備課過程中有所計劃。例如,課堂上教師要向?qū)W生講解一片記敘文,那么教師就得在講課之前先通過提問之類的方式,與同學們一起復習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使學生在學課文的時候更加明確什么是記敘文,一篇記敘文應該如何去寫作。再比如,課堂上講授說明文,先與學生一同復習說明文經(jīng)常使用的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然后再教學說明方法在說明文中起到的作用,應該怎么去合理運用說明方法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去,達到充實寫作內(nèi)容的目的。這種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使課堂內(nèi)容更有效地展開,還將寫作方法與技巧融入其中,有利于在學生腦海中形成良好思維,在寫作過程中學著去使用課堂上講授的方法,更大地調(diào)動寫作的積極性。
(二) 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是如今教學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當一種教學模式與教學要求不相符合的時候,那么就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小學作文教學也不例外。小學階段,學生處于對世界初步認識階段,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放寬教學內(nèi)容,增加學生的涉獵內(nèi)容。例如,讓學生寫一篇關(guān)于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作文,可以通過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一些動物圖片,然后讓學生來講動物在外觀、生活習性、具備的優(yōu)點等,讓學生明白在對待自己面前的專題時,應該如何形成寫作思路。此外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動物這一主題,自己動手制作動物卡片,并結(jié)合自己的卡片收集信息,向班級其他同學講解動物的起源、發(fā)展、特點、習性等,提高學生對課堂與涉獵知識的興趣。學生知道多了,自然就能夠?qū)懽魑恼隆?/p>
(三) 注重課外閱讀對寫作的重大意義,積累好素材
小學語文教育家張慶曾說“學理如聚塔,學文如聚沙。學語文是無序的,就是今天讀一篇,明天讀一篇,今天記住一個字,明天學會一個詞。日久天長,積累的多了,這個工具就有了。說話、寫文章就越來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了?!闭Z文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有的學生寫作文好引用古詩詞,有的學生喜歡用名人名句。對于不同的學生而言,在作文學習方面,大都是起點相差無幾。不論是古詩詞、還是名人名言,都不是自動生成的,而有些學生課外閱讀豐富,善于在閱讀中積累這些寫作素材。來自課本的積累是有限的,然而漢語卻有著幾千年的積淀。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在課本外積累知識。例如,每周抽出一點課堂時間,為學生講解一首詩,并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應該將詩中的名句運用到寫作當中,日積月累,便能積累不少名句。再例如,選一本適合的書籍,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將里面好的句子摘錄出來,并定期與同學分享閱讀體會好詞、好句,增加素材積累?!熬艑又_,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之以恒的課外積累,定會使寫作能力實現(xiàn)快速提升。
(四) 增強作文評價效果,取長補短
作文是學生主觀思想的表達。長久以來,在學生學習作文寫作過程中,教師為唯一的讀者與評價者,雖然目前學生家長大都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但對于孩子作文還不會擅加評論。作文點評的目的是在于讓學生能夠知道自己的不足與優(yōu)點在哪里,應該在今后改進哪些方面缺點、保持哪些方面優(yōu)點。所以,教師應該在點評過程中,更加注重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及時點評。例如,在作文課上,可以壓縮講解時間,用更多的時間去訓練學生實際寫作能力。有的學生寫得快,就在課堂上與學生面對面點評,寫的慢得學生就在課后當面交流,讓學生能夠更加直接地明白自己在面對寫作主題時,腦海里面哪些想法是對的,哪些思路有點偏離,使學生能夠理解今后應該在哪些方面去更正、提高。
三、 結(jié)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中占有至關(guān)重要的地位,學好作文寫作,不僅與成績息息相關(guān),還能夠為今后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在教學過程中,要不唯教而教,應該注重采取多種形式的口語和閱讀能力鍛煉,增加閱讀與知識儲備量。還要注重寫作來源于生活,將生活與作文教學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掘?qū)懽魉夭?,最終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與現(xiàn)代教育相適應,使學生在寫作中收獲成績與喜悅。
參考文獻:
[1]朱水根.新課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易菊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5).
[3]楊麗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9).
作者簡介:
馬立碩,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首府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zhèn)鐵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