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呈 楊靜茹
摘 要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服務育人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問題,更是一個重要的實踐問題。后勤管理工作是學校師生正常生活、學校得以正常運行的物質保證,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fā)揚和補充。目前,我國民辦高校存在資金投入少、校方領導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從后勤管理育人的重要性出發(fā),闡述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有助于民辦高校后勤管理育人工作的提高。
關鍵詞 民辦高校 后勤管理 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8.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2.009
On the Educ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G Kuncheng, YANG Jingru
(Lida Polytechnic Institute, Shanghai 201609)
Abstract It is not only a simple concept problem, but also an important practical problem i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not only the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normal lif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and suppl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At presen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the problems of less capital investment an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of school leader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improvemen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gistics management; education
1 民辦高校后勤管理育人的重要性
(1)高校正常運行的物質保障。高校后勤部門為學校育人工作提高物質條件,做好管理物、財的本職工作,確保校園基礎設施和校園環(huán)境井然有序,高校教師的教學和德育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尤其對于民辦高校來講,后勤管理工作直接影響著服務態(tài)度、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公寓管理、飲食服務、衛(wèi)生醫(yī)療、校園環(huán)境以及生源的引進和培養(yǎng),還影響社會上對于該校的整體環(huán)境的評價。鑒于此,民辦高校要想全面加強學校的整體辦學效益,必須保證后勤管理工作服務育人。
(2)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發(fā)揚和補充。民辦高校思想政治課主要學習“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很顯然,這門課程遠遠滿足不了對民辦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民辦高校學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好,如不正確引導和教育,很容易想成奢侈浪費、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不利于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價值取向的發(fā)展。后勤管理工作是課下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和消費觀念,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互幫互助的生活習慣。
(3)后勤管理工作具備服務育人作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不僅對公寓管理、餐飲服務、衛(wèi)生條件、校園環(huán)境提供服務,在日常后勤管理中滲透對學生做人、做事進行思想教育。如通過展開“兩學一做”系列活動,鼓勵學生干部發(fā)揚無私奉獻精神,開展黨員干部周末義務進行校園清潔勞動,全面改善學生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讓學生開展節(jié)約、熱愛勞動的教育,讓后勤管理育人工作確實有效的進行。
2 民辦高校后勤管理育人存在的問題
筆者結合某民辦高校后勤管理育人工作實際經驗,從以下幾點提出問題:
(1)民辦高校后勤管理資金投入少。民辦高校沒有政府財政撥款,后勤管理經費更是難以保證??顚S?,在開展后勤管理工作時資金上往往捉襟見肘,加上后勤沒有效益產出,大多學生認為學校應該提供福利式服務,在食堂飯菜服務上,希望好吃又便宜,在住宿服務上,希望便宜又舒適,在校園生活上,希望方便快捷,在文體活動上,希望多姿多彩等,后勤有限的管理經費不可能滿足學生所有要求。還有一些民辦高校為了減少后勤管理人員的支出,招聘一些學歷低、業(yè)務水平差、不懂后勤管理的臨時工,這些做法無法滿足后勤管理育人的需要。
(2)民辦高校對后勤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民辦高校中從校方領導到后勤管理工作者個人都沒有正確認識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沒有意識的后勤管理工作的高尚和光榮,甚至認為后勤管理工作無非是做飯掃地、買東西、設備維修、管理宿舍、栽花種樹的“粗活”,后勤管理工作業(yè)績和工作量得不到校方領導的認可,使得后勤管理部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長此以往,嚴重影響后勤管理責任感和管理服務育人的主動性。
3 民辦高校后勤工作管理育人的路徑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結合實際民辦高校后勤管理育人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希望有助于民辦高校后勤管理服務育人的工作提高。
(1)提高對后勤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民辦高校后勤管理人員自身要對后勤管理育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后勤管理人員要熱愛后勤管理服務育人工作,堅定信心、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在行為和舉止上做好帶頭作用,切身的對學生進行身教言傳,全身心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力求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積極作用。此外,校方領導要深刻認識到后勤管理育人的重要性,尊重后勤管理人員的勞動成果,通過開展評比和考核肯定后勤管理人員的業(yè)績,定期和后勤管理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為后勤管理育人提供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確保后勤管理育人工作順利進行。后勤管理人員組織學生開展勤儉節(jié)約教育的活動,組織學生到附近養(yǎng)老院幫助孤寡老人,通過互幫互助及關愛老年人,學會悲天憫人的情懷;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的活動,組織學生到烈士紀念園參觀學習革命先烈們的應用事跡,讓學生懂得感恩,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通過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做人的道理和責任感。
(2)加強后勤管理宣傳及學生的溝通,提高服務育人的質量。民辦高校后勤管理人員要加強自身服務育人的宣傳,讓學生對后勤管理工作正確看待,同時加強與學生會和班干部人員的溝通交流,聽取學生代表的意見,以管理育人為本,圍繞管理育人的目標進行宿舍管理、餐飲服務、校園環(huán)境和文體娛樂活動的安排,做到與學生感情上真摯的交流,也提高學生對后勤管理育人工作的理解,共同協作保證后勤工作的順利發(fā)展。比如后勤部門通過校報??托@廣播對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做出通知,邀請學生代表提出合理建議,讓學生感同身受的體會后勤管理育人的工作。
(3)讓學生參與到后勤管理工作。民辦高校后勤管理部分可以通過組織成立相應的學生后勤管理委員會,一方面讓學生親身參與后勤管理工作時體會到后勤管理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補充后勤管理人員的不足,學生管理委員會成員與學生溝通交流起來沒有隔閡,更容易發(fā)現后勤管理育人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及時更改和加強。學生參與后勤管理也是自我服務和教育的一種實現,在管理的同時提升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綜合素質。在實際后勤管理育人工作中,比如讓學生參與食堂后勤幫工、校園清掃、設備的安裝與維護等公益活動,使學生在實際勞動中更能體會后勤管理服務育人的光榮而艱巨。除此之外,后勤管理部門可設置勤工儉學崗位,讓家庭困難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勞動鍛煉,在管理服務的同時培養(yǎng)自食其力的精神,實現后勤管理服務育人的有機結合(見表1)。
(4)逐步完善后勤管理部門各項規(guī)章制度。逐步完善后勤管理部門各項規(guī)章制度,確保民辦高校后勤管理育人工作有章可循,為全校師生提高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和服務質量,也切實提高后勤部門自身工作效率,保證學校教學、生活、娛樂等各項活動井然有序的開展。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還能幫助學生自覺遵守學校各種紀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態(tài)度,成為學生內心牢固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真正實現民辦高校后勤管理育人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鄭雅萍,服務育人:高校后勤育人的理論與實踐[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69.
[2] 姜力力.高校后勤服務育人現狀的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
[3] 郭建宏.淺析高校后勤服務育人功能[J].高校后勤研究,2010(6).
[4] 尹建康.高校大后勤視域下的服務育人觀[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