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記敘文是其他各種形式寫作的基礎(chǔ)。在現(xiàn)階段,絕大多數(shù)學生由于受到生活經(jīng)驗的限制,使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經(jīng)常感到無從下手。如何增強他們的“角色帶入”能力,巧妙地以別人的生活經(jīng)驗來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已經(jīng)成為了廣大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
關(guān)鍵詞:記敘文;寫作素材;使用能力
記敘文是學生進行寫作的基礎(chǔ),而記敘文對于寫作素材的依賴可以說絲毫不亞于戰(zhàn)爭中對糧草、彈藥的需求程度。要想有效地解決初中生在記敘文寫作中素材缺乏的問題,提升他們對他人生活的借鑒能力至關(guān)重要。
一、 何為“融合別人的生活”
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從文本閱讀中找出有效的材料,并將之轉(zhuǎn)化為記敘文創(chuàng)作的素材,從而使自身在記敘文寫作時能夠有充足的素材可供選擇,這是寫好記敘文必不可少的條件。需要強調(diào)的是,我們這里所說的“融合別人的生活”,并非單純指對他人生活經(jīng)驗的借鑒,而是需要學生經(jīng)過主觀思考進而引發(fā)情感共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稱其為“融合”而非“挪用”。
二、 初中生在“融合”寫作素材時存在的問題
從現(xiàn)階段的情況看,初中生們在“融合”寫作素材時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將“融合”片面地理解為“挪用”
在寫作過程中,有些初中生是將別人的生活經(jīng)驗直接套用到自己的身上,使得他們寫出來的作文不僅文不對題,還經(jīng)常惹出笑話。例如部分農(nóng)村學生在寫作人教版語文七上《寫作成長的煩惱》這一題目時,會將在書上看到的對于青春期之困惑寫在文中,這與他們的生活實際有著較大偏離,寫出的文章也自然難以讓人產(chǎn)生深刻印象。
(二) 對于材料的選擇缺乏甄別能力
在對他人生活經(jīng)驗進行借鑒時,部分學生缺乏對于材料的提煉能力,不能從素材中科學地選擇出對自身作文創(chuàng)作有價值的東西。面對眾多的材料,他們無法快速、有效地找出符合命題需求的素材。
(三) 自身思考能力不足
部分教師為了盡快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往往會采取“大包大攬”的方式,將一些寫作中的常用素材給學生進行詳盡地講解。這樣雖然能使學生對于特定素材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卻缺乏從自身角度對素材進行取舍與轉(zhuǎn)化的能力,造成學生在素材使用時“千篇一面”。
三、 教導學生在寫作中提升融合他人生活的建議
針對如何在作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對于記敘文寫作素材的使用能力之問題,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在材料甄別中融合他人生活的精華
本文所指他人生活的精華,并非是指別人生活的精彩之處,而是在面對寫作要求時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學生們的生活經(jīng)歷有限,在面對作文要求時必須要融合多種素材才能滿足所需。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針對性地提升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首先是素材的選擇要合乎他們自身的實際情況,如成績不好的學生就不能將“給同學補課”作為有意義的素材;其次是素材的選擇要圍繞命題展開,比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七上《寫作成長的煩惱》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多準備出一些關(guān)于成長煩惱的素材,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寫的內(nèi)容進行選擇,要求學生所選擇的內(nèi)容要圍繞在中心、情感方面,要具有統(tǒng)一性。
(二) 在換位思考中融合他人生活的情感
換位思考通常指的是從別人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問題,并能夠從對方的立場解決問題,而這也是融合他人生活的關(guān)鍵所在。學生們的生活閱歷有限,對于他人思想的觀察力也不強,因此要想讓他們?nèi)诤蟿e人的生活,就要讓他們養(yǎng)成“換位思考”的習慣。例如人教版語文九上《寫作雨的訴說》,在書中提供的范文就是以“雨”為第一人稱的寫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我的足音——我的功過——我的韻味”,在這里,作者將自身轉(zhuǎn)化成了“雨”,所寫出的作文完全將讀者帶入了微妙的情感體驗之中,教師在教學中應特別要求學生注意這一寫法,在寫作記敘文時將自身與文中的主人公相“重疊”,力爭在情感上與主人公實現(xiàn)融合。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能具備真實的思想感情。
(三) 在材料轉(zhuǎn)化中融合他人生活的經(jīng)驗
在選擇出合適的素材之后,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掌握如何將這些事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面對材料時的思考能力,這是融合他人生活最重要,也是最關(guān)鍵的環(huán)節(jié)。只有學生對于素材隱含價值的思考能力得到切實地提升,才會讓他們在“借用乃至融合”的時候消去生硬的照搬痕跡,使其與自身的生活進行完美地融合。在講解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作者寫人敘事時采用的手法和技巧,然后對照自己的生活實現(xiàn)對素材的積累。
四、 結(jié)語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初中生們的生活閱歷比過去要豐富得多,但也無法滿足他們在記敘文寫作時對素材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中學語文教師加強對作文教學指導的鉆研,注重引導學生將他人的生活轉(zhuǎn)換成自己的作文積累,幫助他們在記敘文寫作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參考文獻:
[1]曹四民.考前作文訓練要積累好素材并深入挖掘思想——關(guān)于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積累的思考[J].語文知識,2017(7):93-94.
[2]劉桂娟.淺談小學語文作文素材積累新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467.
[3]高洪偉.談作文素材積累的認識、積累方法及獲取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65.
作者簡介:
黃東蓉,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晉江市毓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