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滔 何曉慶
【摘 要】電站鍋爐安裝中射線檢測的質(zhì)量對于保障電站鍋爐的長久穩(wěn)定運行至關(guān)重要。論文列舉了一些電站鍋爐受熱面管射線檢測常見問題并加以分析,以期促進和提升電站鍋爐的射線檢測質(zhì)量。
【Abstract】The quality of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in the installation of utility boilers is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utility boilers. This paper lists some common problems of radiation inspection of heating surface tubes of utility boilers and analyzes them, so as to promo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adiation inspection of utility boilers.
【關(guān)鍵詞】電站鍋爐;受熱面管;射線檢測
【Keywords】utility boilers; heating surface tubes;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中圖分類號】TK229.8?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0-0160-02
1 引言
射線檢測是電站鍋爐安裝工序中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焊接質(zhì)量把控的一種重要手段[1]。射線檢測質(zhì)量不符合標準會造成缺陷漏檢或者缺陷不能有效識別,下文就電站鍋爐受熱面管射線檢測常見問題進行分析。
2 像質(zhì)計
①未將線型像質(zhì)計放置在成排透照的最外側(cè)的管子上。電站鍋爐受熱面管子外徑基本都小于89mm,屬于小徑管,依據(jù)NB/T 47013.2—2015《承壓設(shè)備無損檢測》的相關(guān)要求,當透照呈排狀的管子并使數(shù)個管子焊縫透照在同一張底片上時,像質(zhì)計應放在最外側(cè)的管子上,因射線底片靈敏度最高的地方在中心,所以若像質(zhì)計未放置在最外側(cè)管子上,即使線型像質(zhì)計靈敏度達標,也不能表征此底片符合標準[2]。
②線型像質(zhì)計金屬絲未橫跨焊縫并與焊縫垂直。由于探傷操作人員不注意,??吹降灼系慕饘俳z歪斜,未與焊縫垂直,部分金屬絲甚至未上焊道。
③線型像質(zhì)計標準號、線編號及I型深度對比試塊覆蓋在底片檢測區(qū)。底片檢測區(qū)包括焊縫金屬及相對于焊縫邊緣至少5mm的相鄰母材區(qū)域,目的是為了觀察焊縫及熱影響區(qū)的缺陷,像質(zhì)計標準號及線編號覆蓋在底片檢測區(qū),有可能造成底片缺陷無法正常顯現(xiàn)。
④線型像質(zhì)計靈敏度值不符合NB/T 47013.2—2015表7、表9的相關(guān)要求。
原因大致有以下幾方面:第一,探傷前技術(shù)交底不完善,探傷操作工誤使用與透照厚度不符的像質(zhì)計,當然用小絲徑代替大絲徑是允許的,只要透照靈敏度能達到要求。第二,探傷工對透照部件的公稱厚度不清楚,導致像質(zhì)計亂用。第三,有些檢測單位認為用γ射線探傷靈敏度值可以降低一級,這種理論與標準不相符。第四,選用膠片不當,NB/T 47013.2—2015規(guī)定,當應用γ射線透照或用X射線透照SA213T91、SA213T92類鋼(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Rm≥540MPa)時,應采用C4類膠片或更高類別的膠片,但有些檢測單位認為使用該類膠片成本高,而且曝光時間基本上是C5類膠片的兩倍,所以使用C5類膠片,采用γ射線雖經(jīng)多次透照,靈敏度仍不達標。通常情況下X射線探傷選用AGFA C7(C5類)或者Kodak AA 400(C5類),γ射線探傷選用AGFA C4(C3類)或者KODAK MX125(C3類)。第五,線型像質(zhì)計未能與工件緊貼,造成底片上像質(zhì)計金屬絲影像存在虛影,不能清楚識別。第六,使用的γ射線源源種類不當,例如,某電廠的螺旋水冷壁管規(guī)格為?38×7.3mm,透照厚度為14.6mm,依據(jù)NB/T 47013.2—2015表4的規(guī)定,宜使用Se75進行透照,若使用Ir192有可能達不到要求的像質(zhì)計靈敏度。第七,散射線防護不良,造成底片灰霧度過大,達不到像質(zhì)計靈敏度的要求。
⑤未放置I型深度對比試塊。小徑管對接接頭的未焊透和內(nèi)凹深度靠I型深度對比試塊來衡量,當然對于氬弧焊打底的I級受熱面管焊接接頭,未焊透是不容許的。
⑥線型像質(zhì)計材料使用不妥或者用錯。線型像質(zhì)計材料用錯,受熱面材料基本上都是Fe類材料,有時探傷工使用了鋁質(zhì)線型像質(zhì)計,造成底片很清晰,但是金屬絲一根都看不到,鋁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鐵,線吸收系數(shù)小于鐵,理論上以高代低可以,但是實際應用效果不太理想。
3 黑度計
黑度計屬于自檢設(shè)備,至少每6個月校驗一次,標準黑度片至少應每兩年送法定計量單位檢定一次,有些檢測單位的黑度片已過了檢定日期,仍在使用,無法保證底片黑度測定的準確性,影響缺陷檢出的靈敏度。
4 射線檢測底片
①偽缺陷。因透照操作或暗室操作不當,或由于膠片、增感屏質(zhì)量不良,在底片上留下的影像,如劃痕、折痕、水跡、指紋、霉點、藥膜脫落、污染、底片發(fā)黃、夾紙、乳白色的直印記、增感屏掉鉛、夾子印等。上述偽缺陷均會影響評片的正確性,造成漏判和誤判,所以底片評定范圍內(nèi)不允許存在有干擾缺陷影像識別的偽缺陷影像。
第一,劃痕。絕大多數(shù)劃痕是由于現(xiàn)場條件復雜,探傷工將暗袋放在地上將細砂帶回暗室,洗片人員未及時對暗袋進行擦洗,砂子進到暗袋內(nèi)部對膠片造成劃傷,也有裝片人員不注意造成指甲的劃痕或者洗片人員在藥膜泡軟時的掐痕。底片上的劃痕如果呈透明狀則是曝光以前的劃痕,呈黑色則是曝光以后的劃痕。第二,折痕。有些探傷部位不太好貼片或者暗袋裝包時壓折都可能在底片上造成折痕。第三,水跡。底片在暗室處理完成進行烘干時一般要涂抹潤濕劑,一般用洗潔精,以便底片上的水能盡快流掉,如果未涂抹潤濕劑則有可能在底片上留有水跡。一般的檢測單位都有自制做的紅外烘干箱,如果底片距離紅外燈太近,水分烘干太快也有可能在底片上留下水跡。第四,指紋。洗片人員不注意將定影液污染到未進行顯影的底片上一般都會在底片上形成白色的指紋印。第五,霉點。底片保存不良,開封膠片受潮濕空氣的影響,則會在膠片上形成霉點,有霉點的膠片不可使用。第六,藥膜脫落。有些膠片的質(zhì)量不好,常有藥膜脫落的現(xiàn)象,建議質(zhì)量不好的膠片不要使用。第七,底片呈黃色。底片的黃色大多是由于定影未定透,遇到這種底片必須重新進行定影和水沖洗,否則底片保存一段時間則有可能發(fā)霉。第八,夾紙。裝片人員將夾片紙同膠片一起裝進暗袋,這種底片在觀片燈下觀察如同在觀片燈和底片之間夾了一張紙,影響底片的美觀及清晰度。第九,乳白色的直印記。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于底片定影時兩張或者以上的底片粘到一起,粘到部位未浸入定影液造成的,這種情況也需要重新進行定影。第十,增感屏掉鉛。增感屏使用一段時間后未及時更換,有可能發(fā)生掉鉛現(xiàn)場,在底片上形成黑色的影像。第十一,夾子印。暗室紅燈太亮,顯影液溫度過高(顯影液溫度一般控制在20℃±2℃),都會產(chǎn)生夾子印。
②焦距過小,造成影像失真。以規(guī)格為?38×7.3mm的管子為例,依據(jù)NB/T 47013.2—2015的規(guī)定,AB級射線檢測技術(shù):f≥10d·b2/(f——射線源至工件表面距離;d——有效焦點尺寸;b——工件表面至膠片距離),采用焦點尺寸?2.5mm的源進行透照,計算出f不小于286mm,但是在現(xiàn)場時常發(fā)現(xiàn)射線源至工件表面距離過小,有時甚至將源貼到管子上進行透照,都將會造成影像失真過大,小徑管的影像變成大口徑管的影像,導致缺陷漏檢,不符合規(guī)范。
③底片影像相同而焊口不同現(xiàn)象。電站鍋爐受熱面排管比較多,射線檢測人員和評片人員責任心不強有可能造成底片影像相同而焊口不同現(xiàn)象,同一道焊口拍了兩遍或者更多遍,而某一焊口未進行檢查,這將為焊接檢測質(zhì)量埋下重大隱患。雖然同一焊工的同一位置焊接手法一樣,焊縫成形差不多,但是只要認真觀察總是能找到不一樣的地方,檢查底片時要養(yǎng)成前后對照的習慣。
④橢圓影像未能全部呈現(xiàn)在射線底片上。由于單向射線機窗口擺放偏斜,造成橢圓影像未能全部呈現(xiàn)在射線底片上,檢測部位不全,此類底片都要求重新透照。
⑤防散射線鉛板遮擋橢圓完整顯示。鉛板放置不當,造成鉛板遮擋橢圓完整顯示,常見的是遮擋盲區(qū),雖然盲區(qū)的透照厚度比最大,但也并不是所有缺陷都不能顯示,因此,此類底片都要求重新透照。
⑥超出檢測區(qū)的母材缺陷。底片檢測區(qū)包括焊縫金屬及相對于焊縫邊緣至少5mm的相鄰母材區(qū)域,超出該區(qū)域的母材缺陷也必須進行評定和處理。
⑦定位標記和識別標記遮擋底片有效評定范圍內(nèi)的影像。
⑧對于小徑管不宜采用垂直透照(確有必要者除外)。小徑管采用垂直透照雖然能提高裂紋、根部未熔合的檢出率,但是當出現(xiàn)缺陷時,無法準確對缺陷定位,給焊縫返修帶來困難。
⑨底片灰霧度過大。散射線防護不當,曝光量過小,顯影液濃度過低,顯影時間過長都可能造成底片灰霧度過大。
⑩底片保存不當。有些檢測單位對底片保存不重視,底片之間未用夾片紙隔開,底片保存庫房未安裝除濕機,這些都可能導致底片受潮粘到一起而無法使用。底片應長期保存,以便鍋爐出事故時查閱或者對照檢查鍋爐受熱面管子的腐蝕情況。
5 結(jié)論
本文旨在通過對電站鍋爐受熱面管射線檢測常見問題的分析,促進檢測單位依據(jù)標準規(guī)范,穩(wěn)步提高射線檢測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強天鵬.射線檢測[M].北京: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2】NB/T 47013—2015 承壓設(shè)備無損檢測[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