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市經緯中學校 邢姝媛
【知識與技能】
了解鹽的分類,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并能運用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
【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分類、實驗、歸納等方法得出鹽類水解的定義,再揭示鹽類水解的本質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1.鹽類水解的實質
2.運用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
鹽類水解的實質
多媒體課件 學生實驗 黑板 白板
【引入新課】糞混灰,灰混糞,灰糞相混損肥分。灰的主要成分為K2CO3,糞的主要成分為NH4Cl,這兩種物質能反應嗎?為什么損肥分?這節(jié)課我們對鹽的性質進行研究,從而探究其原因。
【學生活動】實驗測pH,判斷溶液的酸堿性
【教師活動】酸在溶液中電離呈H+,抑制了了水的電離,呈酸性。堿在溶液中電離出OH-,抑制了了水的電離,呈堿性。鹽在溶液中既不能電離出H+和OH—,為什么鹽溶液會呈酸堿性?
【學生活動】討論,解答
【分析】
由于NH3·H2O的生成,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向電離方向移動,使c(H+)>c(OH-),故溶液呈酸性。
溶液中的粒子:NH4+、Cl-、H2O H+、OH-、NH3·H2O
本質原因:弱電解質NH3·H2O 的生成,促進了水的電離平衡,使c(H+)>c(OH-)而成酸性
對水的電離平衡沒有影響,故c(H+)=c(OH-),溶液呈中性
由于CH3COOH的生成,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向電離方向移動,使c(H+) 溶液中的粒子:Na+、CH3COO-、H2O H+、OH-、CH3COOH 本質原因:弱電解質CH3COOH的生成,促進了水的電離平衡,使c(H+) 【提出問題】我們將這種不同鹽呈現不同的酸堿性的原因稱為鹽類的水解。那總結鹽類水解的概念、條件和實質 【學生活動】總結,思考 【板 書】 一、鹽類的水解 1、定義:在鹽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H2O電離出的H+或OH-結合成為弱電解質的反應 2、條件:鹽溶于水、鹽能電離出弱電解質離子 3、實質:由于弱電解質的生成,促進了水的電離平衡,使c(H+)≠c(OH-), 【提出問題】什么樣的鹽能發(fā)生水解?鹽類水解有何規(guī)律? 【學生活動】完成下列表格,并總結規(guī)律 【規(guī)律呈現】 1.強酸弱堿鹽呈酸性,強堿弱酸鹽呈堿性,強酸強堿鹽呈中性 2.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 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主要要掌握鹽類水解的實質——促進了水的電離平衡,c(H+)≠c(OH-),從而呈現不同的酸堿性。并要學會應用鹽類水解的規(guī)律來判斷溶液的酸堿性。 第三節(jié) 鹽類的水解 一、鹽類的水解 1、定義:在鹽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H2O電離出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 2、條件:鹽溶于水、鹽能電離出弱電解質離子 3、實質:由于弱電解質的生成,促進了水的電離平衡,使c(H+)≠c(OH-) 4、規(guī)律: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