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帽子的界定,我們?nèi)匀辉跓嶂杂谝M‘洋’博士或博士后,‘土’的壓根就不在考慮之列;重大科技計劃的實施,我們數(shù)數(shù)論文和專利就可以給出從‘跟跑’一躍而‘領跑’世界的結論;科技論文,發(fā)表10篇《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仍抵不過一篇《自然》《科學》,后者依舊被捧為科技期刊的‘圣經(jīng)’?!?/p>
在2019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的上述“大實話”,句句直擊當前科研評價體系的“要害”。
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在設立人才評價指標時要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
在武向平看來,《自然》《科學》的“神圣”、SCI的地位、“帽子”的光環(huán)、獎項的分量,仍顯性或隱性地貫穿在目前的科技評價體系中,這值得人們深刻反思。
“《意見》的出臺反映了科技界上下一致的呼聲,但當前科技評價體系改革仍在‘深水區(qū)’艱難跋涉,其根本原因是中國科技工作者還缺少對自己文化的自信。”
在工作中,武向平發(fā)現(xiàn)了一些人們“習慣了”但實際并不合理的現(xiàn)象。
首先就是對外國的盲目崇拜。
據(jù)武向平觀察,在當前大多數(shù)人才和獎項評價中,評委一般都自然而然地認為發(fā)在《自然》《科學》上的文章才是國際公認的成果,而像《中國科學》《科學通報》這樣的國內(nèi)期刊,都是“自己在家鬧著玩兒”。
又比如,在一些項目申請和答辯中,科研人員經(jīng)??梢月牭竭@樣的質(zhì)疑:某某國都沒做,我們?yōu)槭裁匆??外國人是怎么評價你的成果的?外國人引用你論文的情況怎樣?
“只有外國人說好,我們才敢相信是真的好,我們的評價標準仿佛是建立在國外認可的基礎上?!蔽湎蚱秸f,“反觀之,外國人何曾以中國科學家的引用或評價作為晉升或評獎的佐證?我們骨子里缺少的,就是那份自信。”
近年來,我國各種人才計劃層出不窮,“香江”“黃河”“長江”“泰山”“黃山”,甚至“珠峰”,中國的名川大山幾乎不夠用了。
伴隨而來的,是這些“帽子”后面的灰色利益鏈和對青年人才的腐蝕。幾乎每年兩會期間,這一問題都會遭到科技界代表委員的“吐槽”,并引發(fā)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比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遴選“杰出青年基金”的受資助者時,其實并沒有和任何利益掛鉤,但到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層面,卻出臺了配套政策給“杰青”提高待遇,以千方百計留住人才。
在武向平看來,造成“帽子”信譽危機的真正推手,不應全部歸咎于青年人才的“貪婪”,也不應極力責備那些需要依靠“帽子”數(shù)量提升自身地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其深層次的原因,仍是文化自信的整體缺失??蒲袉挝蝗狈τ米陨砜蒲袑嵙蛢?yōu)質(zhì)環(huán)境來留住人才的底氣,進而引發(fā)了對“帽子”的惡意追逐。
“只有當人才的‘帽子’回歸榮譽稱號的本來面目,只有當全社會都滿懷自信地學習卻又不是供奉各類優(yōu)秀科技人才,我們的科技人才計劃才能為社會所尊重,并為科技進步帶來正能量。”他說。
必須承認,“唯數(shù)量論”的科技評價體系在歷史上曾發(fā)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幫助中國完成了科技發(fā)展的“原始積累”。時至今日,中國的國際科技論文數(shù)量已經(jīng)連續(xù)第9年排在全世界第2位。
但往后的路要怎么走?2016年引力波發(fā)現(xiàn)的案例,引起了很多中國科技管理者的深思。這樣一個耗時30年且沒有中間成果的項目如果搬到中國,真的能夠?qū)嵤┫氯??以一個執(zhí)行期5年的科研項目為例,由于財政的滯后,一般在經(jīng)費到賬3個月左右,科研人員就會被要求提交第一份年度進展報告,隨后便是2年期的中期檢查,最后是5年期的結題驗收。
“3個月就要‘成果’,2年就要‘發(fā)現(xiàn)’,5年就要‘領跑’,在這種體系下,看不出進展或進展緩慢的項目,得到后續(xù)支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沒人敢承擔5年做不出成果的后果?!蔽湎蚱街毖?,科技管理體系造就的短周期、重數(shù)量、逼成果式的項目考核機制,表面上看違背了自然科學探索的基本規(guī)律,而實質(zhì)上卻是缺乏文化自信的典型表現(xiàn)?!安桓曳攀肿尶萍脊ぷ髡呷プ杂商剿?,于是便給科學發(fā)現(xiàn)規(guī)定了時間、規(guī)定了任務、規(guī)定了模式、規(guī)定了標準?!?/p>
“當我們樹立了文化自信,我們就能理性地對待科技項目自立項、實施到考評的全過程,我們就能放開對科研人員的束縛,讓科研項目回歸自由探索的廣闊天地,讓科技工作者跳出思想和行動的牢籠,敢于冒風險、求真諦?!蔽湎蚱秸f,只要科技工作者堅持文化自信,中國就有能力、有信心參與并引領自然科學的時代變革,屹立在世界科技舞臺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