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娜娜[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南京 210000]
李白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與大多數(shù)仕途不順、懷才不遇的詩人不同,李白天資聰穎,十五歲就因過人的詩詞創(chuàng)作水平受到當?shù)厣鐣鞯馁p識。李白曾在唐玄宗時期進宮擔任翰林一職,但由于不喜歡官場的官僚風氣以及豪放的行為與宮中人格格不入,常遭官員彈劾,被多次貶官流放,仕途坎坷。詩歌《古朗月行》是李白創(chuàng)作于安史之亂之前,全詩看似是在描寫月亮,實則表達了李白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李白出生于701 年,逝世于762 年。公元712 年,也就是延和元年時期,唐睿宗讓位,當時為太子的李隆基登上皇位,即唐玄宗,又稱唐明皇。713 年,唐玄宗賜死太平公主,將其黨羽驅(qū)逐或殺害,結(jié)束了這段史稱“韋后之亂”的混亂政局,并將年號改為開元,以此明志,表明自己勵精圖治,再創(chuàng)唐朝偉業(yè)的決心。唐玄宗共在位四十四年,退位時李白五十五歲,李白的青年和中年時期都是在唐玄宗執(zhí)政的時代渡過,同時他也親眼見證了一個朝代的興亡衰敗。詩歌《古朗月行》是李白創(chuàng)作于安史之亂之前的一首詩,詩歌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比喻的是開元盛世,國泰民安,后半部分比喻天寶后期,國家戰(zhàn)亂導致人民生活不再安定。李白本想借圓月消愁,不料月亮的陰晴圓缺使李白愁更愁。全詩看似是在描寫月亮,實則表達了李白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開元年間,唐玄宗在清除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之后,雖然皇權(quán)得到了鞏固,但是當時的國家情形卻不容樂觀。兵變使朝廷的元氣大傷,官吏治理混亂,腐敗現(xiàn)象嚴重。唐玄宗提拔賢才能人做宰相,在唐玄宗和姚崇、宋璟的精心治理之下,國政漸入正軌。登基前期的唐玄宗,知人善任、賞罰分明,辦事干練果斷,采取的許多舉措都有效地提高了官僚機構(gòu)的辦事效率,清明的政治作風使得當時的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國民生活平安穩(wěn)定,創(chuàng)造了繼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時期之后,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鼎盛局面。當時的首都長安城成為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達到百萬的城市。
年少時期的李白就生活在開元前期這個欣欣向榮的時代,開元八年(720),當時二十歲的李白帶著自己的詩文前去拜訪時任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的禮部尚書蘇颋,深得蘇颋賞識。雖然李白心懷遠大的政治抱負,卻志不在做官,而在于游歷四方,二十五歲時開始他的游歷生涯和各種各樣的政治干謁活動,但均沒有太大的成效。這一時期的李白已經(jīng)步入了不惑之年,心中難免郁郁不得志。直至天寶元年時期,四十二歲的李白被推薦進京,唐玄宗親自下詔,李白高興不已,心中以為他多年的政治抱負終于有了可以實現(xiàn)的機會,揮筆寫下《南陵別兒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p>
但彼時的唐玄宗早已不再如開元時期那般的勵精圖治,反而得意于自己創(chuàng)造的政局,開始放縱享樂,對國事不聞不問。在納楊玉環(huán)為妃之后,更是整天沉迷于酒色。后來賢相張九齡被罷,奸臣李林甫任宰相。唐玄宗詔李白進京的原因,并非任用賢才,僅僅只是因為當時需要一個出色的文人來點綴國家的太平。初入長安時,李白的確受到唐玄宗眷顧,那一時期李白創(chuàng)作的詩詞都難掩對初入官場以為自己的政治抱負就要實現(xiàn)的欣喜,如李白在《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寫道:“幸陪鸞輦出鴻都,身騎飛龍?zhí)祚R駒。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章紫綬來相趨?!边@一時期李白的許多詩作描寫的多是宮廷的歌舞以及享樂生活,如《泛白蓮池序》《宮中行樂詞》《清平調(diào)》等。沒過多久,李白就發(fā)現(xiàn)唐玄宗對自己不過是倡優(yōu)蓄之,并非有意將自己委以大任。政治抱負難以實現(xiàn)使李白感到失落不已。同時期創(chuàng)作出的《草堂集序》:“浪跡縱酒,以自昏穢,詠歌之際,屢稱東山”等詩作漸漸表現(xiàn)出李白對朝廷和官場的厭倦情緒。自小接受漢文化和西域文化熏陶的李白有放蕩不羈的秉性,與宮中人格格不入,便上書向皇上請愿“還山”。唐玄宗最終以李白“非廊廟器”為由,賜金放還。天寶三年,李白懷著怨憤之情告別了長安以及一年多的宮廷生活,繼續(xù)游歷四方。
后來,在幽州之行中偶然發(fā)現(xiàn)安祿山有作亂之心,第三次進入長安想要向唐玄宗反映真相,但是唐玄宗對安祿山深信不疑。李白雖憂慮天下,也只能就此作罷,再次帶著失望的心情離開長安城,同時難掩對唐玄宗、對國家朝政的失望,寄情于月亮,又因月亮的陰晴圓缺,聯(lián)想到國家的興盛漸衰,感到悲傷不已。
“朗月行”是樂府古題,屬于《雜曲歌辭》。朗月,指明朗的月亮,行,在這里是指樂府詩歌體裁的一種。南朝詩人鮑照曾寫過《朗月行》,描寫佳人對月弦歌。李白借用古題,將其稱為《古朗月行》?!豆爬试滦小穭?chuàng)作于安史之亂之前,詩作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描寫的是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經(jīng)濟繁榮,國泰民安,后半部分描寫的是國家戰(zhàn)亂,人民生活不再安定。
《古朗月行》中的許多地方都很好地表達了李白的浪漫主義精神,如“白玉盤”“瑤臺鏡”“青云端”“仙人”“白兔”“陰精”,等等,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對神話傳說進行巧妙加工,強烈的情感表達,同時也展現(xiàn)出詩人清新俊逸的筆調(diào)和寫作風格,構(gòu)成了《古朗月行》中一個個瑰麗神奇、含義深蘊的藝術形象?!靶r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白玉盤,白色的玉盤;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小的時候不知道月亮長什么樣子,叫那是白色的玉盤,又懷疑是神仙居住的瑤臺仙境,飛在高高的青云之上。在這一句詩當中,“白玉盤”和“瑤臺鏡”生動地將詩人兒時對月亮的認識表達了出來,詩人將月亮比作“瑤臺鏡”更是展現(xiàn)了月亮在詩人心目中無可替代的地位。“呼”“疑”兩個動詞,將兒童的天真爛漫之感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這四句看似是在描寫?zhàn)嵖蓯鄣脑鹿?,實則是在描寫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人民生活安定?!跋扇舜箖勺?,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團團”,在這里即指圓圓,形容桂樹茂密。詩人對小時候心中的美好景象進行了一番描述之后筆鋒一轉(zhuǎn),寫到了月亮的升起。月中的仙人的雙腳是垂著的嗎?月亮中的桂樹為什么長得圓圓的,看起來長得很茂密被白兔搗好的仙藥,又是給誰服用的呢??!跋扇恕薄肮饦洹薄鞍淄谩边@些本是在古代神話故事當中才會出現(xiàn)的東西,作者將它們運用到這里,給全詩添了一股神秘的色彩。兩個疑問句又給全詩增添了一股可愛天真的感覺,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抒發(fā)了詩人當時的茫然,或者說是對國家未來的焦慮、擔憂和感嘆。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眰髡f太陽里有一只金色的三足烏鴉,所以太陽的別稱也叫作金烏,九烏,也就是指九個太陽。蟾蜍把圓月啃食得殘缺不全,令原本完整皎潔的月亮殘破不堪,晦暗不明。后羿曾經(jīng)射下了九個太陽,天上人間才終于免于災難,得到了清明安寧。這里前半句看似指蟾蜍蝕月,實則詩人描寫的是曾經(jīng)國家的繁榮昌盛、太平安寧就快要過去,同時,也是借“蟾蜍蝕月影”暗暗諷刺當時唐玄宗沉迷酒色、寵溺楊貴妃和吏治混亂的國家局面。后半句引用“后羿射日”的傳說,感嘆災難時期有后羿這樣的英雄替人們消除多余的太陽,給人民帶來安定的生活,同時也希望大唐也能出現(xiàn)一個這樣的英雄救人民于危難之中。“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陰精,是月亮的別稱。淪惑,指沉淪迷惑。月亮已經(jīng)沉淪而迷惑不清,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看的了。心懷憂慮又能怎么樣,凄涼悲愴的心境讓人傷懷。結(jié)合起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知道,這里詩人將唐玄宗比作月亮,沉迷酒色、聽信讒言、不理朝政,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盼望的了。心懷憂慮不忍一走了之卻又無可奈何,凄涼悲愴的心境簡直讓詩人感到肝腸寸斷。
這首詩李白作于安史之亂之前,抒發(fā)了自己對當時朝政的失望、落寞之情,同時也抒發(fā)了他憂心人民生活、擔憂國家興亡的愛國之情。
李白是幸運的,他親眼見識過一個朝代的鼎盛時期,畢竟在一個太平昌盛、平安穩(wěn)定的政治格局和國家環(huán)境下,李白才能有游歷四方的機會和被人賞識的機遇。李白也是不幸的,他是一個時代由興亡到衰敗的見證者,他親眼看見一個朝代是如何從興盛走到衰敗的。作為一個文人,心中最難過的事情莫過于心中懷著偉大的政治抱負,卻不得已實現(xiàn)。這難免讓人覺得憤憤不平,也因此,《古朗月行》不僅僅只是李白閑來在月光下行走,同時還反映了一個朝代是如何從昌盛走向衰敗。